APP下载

下肢创伤骨折术后预防膝关节僵硬的功能训练临床效果探究

2018-04-19鲍焕熊小龙罗毅

当代医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训练组下肢膝关节

鲍焕,熊小龙,罗毅

(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医院骨外科,陕西 安康 711600)

在骨科疾病中,下肢创伤骨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手术应激性和骨折病理性损伤会破坏患者膝关节的正常功能,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其中膝关节僵硬是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常见表现,屈膝度在90°以下[1],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需接受专业化的训练指导。为了探讨功能训练在下肢创伤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100例下肢创伤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下肢创伤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手术治疗,排除患有精神疾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100例下肢创伤骨折患者分成常规组和功能训练组,每组50例。常规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1~63岁,平均(43.26±11.35)岁;骨折部位:股骨中段骨折22例,胫腓骨骨折11例,髌骨骨折9例,踝部骨折8例。功能训练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0~65岁,平均(43.31±11.28)岁;骨折部位:股骨中段骨折23例,胫腓骨骨折10例,髌骨骨折10例,踝部骨折7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组常规组在患者围术期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术前协助患者完成各项身体检查,简单介绍手术治疗方案和过程,手术过程中密切配合术者进行有关操作,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手术结束后定时检查患者的切口愈合状况,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采取听音乐法、深呼吸法、药物止痛法等来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掌握其心理情绪的变化情况,建议家属多和患者交流,使其注意力转移,积极配合临床各项操作。

1.2.2功能训练组功能训练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术后协助患者进行功能康复训练。首先在手术结束后将膝关节僵硬的预防方法详细告知患者,介绍功能训练的具体方案和开展时间,嘱咐患者一定要坚持完成功能训练,否则会对膝关节功能的恢复造成严重影响。具体的功能训练方法如下。

(1)早期(术后第1~2周)。术后第1天,协助患者进行侧踝关节的旋转和屈伸运动,使血液循环改善,防止肌肉萎缩,促进膝关节附近肌肉力量提升,手术后第2天和第3天继续进行术后第1天的训练项目,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个训练项目(直抬腿运动),术后第4~7天每天活动踝关节80~100次左右,分2次完成,早晚各1次。术后第2周进行膝关节被动运动,每天1次,每次坚持30 min。

(2)中期(术后第3~6周)。术后第3周在床上进行踩单车运动,适当活动髋关节、膝关节以及踝关节,每天2次,每次20 min左右,延长膝关节被动运动时间至1 h。术后第4周协助患者拄拐下床活动,开展负重训练,负重从体质量的1/4开始,逐渐增加至体质量的1/2和3/4。术后第6周开始进行上下楼梯训练。

(3)后期(术后第7~10周)。强化中期训练内容和强度,给予沙袋进行负重训练,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持续增重。所有训练内容都需在医护人员或家属的陪同下完成,避免发生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1)术后持续随访,测量两组下肢创伤骨折患者的膝关节伸屈度和肌力。

(2)术后半年及1年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2]对患者的膝关节各项功能进行评估,测评项目包括下蹲、上下楼梯、肿胀、疼痛、不稳定、交锁、需要支持以及跛行,每项测评项目分值区间均为0~100分,以高分为优势。

(3)在术后半年、术后1年采用Berg平衡量表[3]对患者的身体平衡状况进行评估,评估项目包括8个,分别是无支持坐位、无支持站立、从坐位站起、从站立位坐下、闭目站立、双脚并拢站立、单腿站立以及转身360°。各项目分值区间为0~4分,以高分为优势。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予以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膝关节伸屈度和肌力比较功能训练组下肢创伤患者术后的膝关节伸屈度、膝关节肌力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膝关节伸屈度与肌力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knee flexion and strength between two groups

表1 两组患者膝关节伸屈度与肌力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knee flexion and strength between two groups

注:与常规组比较,aP<0.05

组别常规组功能训练组膝关节肌力(kg)5.11±0.73 8.59±0.74a例数50 50膝关节伸屈度(°)60.21±3.58 85.69±6.49a

2.2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功能训练组患者术后半年及1年的各项膝关节各项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knee function recovery in two groupscore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knee function recovery in two groupscores)

常规组(n=50) 功能训练组(n=50)术后1年86.69±2.13 87.54±3.10 90.52±2.24 90.13±2.18 89.59±2.11 89.57±1.64 90.27±1.55 91.59±0.37测评项目下蹲上下楼梯肿胀疼痛不稳定交锁需要支持跛行术后半年69.21±2.29 68.59±3.47 61.28±2.20 65.59±3.14 64.33±2.10 65.15±1.89 64.74±2.13 65.11±1.07术后1年73.59±1.26 75.51±1.28 77.13±2.34 76.59±1.20 73.31±3.28 72.20±1.55 76.46±1.29 75.16±1.37术后半年76.31±1.28 76.59±3.19 77.41±2.28 76.34±2.42 75.59±3.21 78.69±2.13 77.94±2.09 78.54±2.37

2.3两组身体平衡状况比较功能训练组患者术后半年及1年的身体平衡项目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身体平衡情况比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physical balance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scores)

表3 两组患者术后身体平衡情况比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physical balance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scores)

测评项目无支持坐位无支持站立从坐位站起从站立位坐下闭目站立双脚并拢站立单腿站立转身360°常规组(n=50) 功能训练组(n=50)术后半年1.10±0.13 1.21±0.28 1.15±0.09 1.21±0.34 1.31±0.06 1.17±0.34 1.16±0.19 1.15±0.20术后1年2.01±0.36 2.14±0.34 2.11±0.18 2.09±0.15 2.10±0.32 2.12±0.31 2.20±0.58 2.11±0.35术后半年2.05±0.39 1.94±0.18 2.15±0.38 2.28±0.54 2.31±0.67 2.50±0.21 2.35±0.31 2.56±0.54术后1年3.41±0.13 3.69±0.20 3.59±0.18 3.54±0.02 3.34±0.34 3.26±0.21 3.31±0.59 3.64±0.25

3 讨论

骨科疾病以手术治疗方案为主,能够修复创伤面,但术后关节功能还需依靠专业的训练指导来恢复,下肢创伤骨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4],术后膝关节僵硬是常见的并发症,为了预防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需在手术接受后采取功能训练指导方案。膝关节周围骨折会损伤关节装置[5],关节囊出血粘连症状会对关节活动造成影响,加上手术的应激性,关节囊关节活动装置损伤程度会加重,加上外固定器械损伤韧带、骨膜、关节囊等[6-7],进而引发膝关节僵硬。

骨科常规护理干预术前做好完善的准备功能能够保证手术如期进行,术中密切的配合可缩短手术用时,术后疼痛干预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提高舒适度,为了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预防膝关节僵硬,还需进行功能训练指导。功能训练方案在骨科中应用广泛,能够逐渐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和关节功能,多数研究表示[8-9],手术结合功能训练指导能够使患者的各项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功能训练内容根据时间进行调整,分别在术后早期、中期以及后期开展不同的训练项目,能够改善膝关节僵硬、肿胀症状,恢复局部血液循环[10],扩大关节活动度以及提高肌肉力量,在开展各项训练项目时循序渐进,结合患者耐受程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不断鼓励患者坚持完成训练,能够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功能训练组患者术后的膝关节伸屈度、肌力均更大,术后半年、1年的膝关节各项功能评分、身体平衡项目评分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得知,在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进行功能训练指导能够预防膝关节僵硬,提高肢体、关节各项功能,效果显著。

[1]程锦珍,邱雪,周仲辉,等.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9):11-12.

[2]CarpiF,FredianiG,GerboniC,etal.Enabling variable-stiffnesshandrehabilitationorthoses withdielectricelastomertransducers[J].Medical engineering and physics,2014,36(2):205-211.

[3]胡燕娜.早期功能训练指导预防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7):75-78.

[4]赵晓梅.早期功能训练指导预防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2):209-210.

[5]温小霞.早期综合康复对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33):77.

[6]Narang YS,Winter A.Effects of Prosthesis Mass on HipEnergetics,ProstheticKneeTorque,andProsthetic Knee Stiffness and Damping Parameters Required for Transfemoral Amputees to Walk With Normative Kinematics[A]//Proceedings of the ASME international design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nferences and computers and information in engineering conference[C].2014:New York,USA,volume 5A.

[7]江丽娇,熊洁,张晶晶.下肢创伤骨折术后预防膝关节僵硬的功能训练[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5):43-45.

[8]孙英霞,罗新,吕坤芳.下肢创伤骨折术后预防膝关节僵硬的功能训练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3):82-85.

[9]赵先彬,陈妍,李国华.早期功能介入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患者康复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4):494-495.

[10]李小萍.步态训练在脑瘫下肢功能康复训练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121-122.

猜你喜欢

训练组下肢膝关节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膝关节置换要不要做,何时做比较好
新型抗阻力训练模式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跑台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肺功能及HMGB-1表达的影响
线上自主训练与线下指导训练表面肌电差异分析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