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产业链的民营企业跨国成长模式研究
——以宁波M公司为例

2018-04-19吴瑞勤孟祥霞张凌南

关键词:跨国宁波产业链

吴瑞勤 孟祥霞 张凌南

(1,2.浙江万里学院 商学院,浙江 宁波315100;3.安徽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马鞍山243002)

一、问题的提出

发展和成长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实施跨国经营,将商品、劳务、资本、资源等进行跨国转移,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市场和合作伙伴,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企业更好地成长,这种依托跨国经营带来的跨国成长是企业成长的特殊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世界经济在全球内配置资源,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各种产业相互渗透,跨国经营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行为。在此大背景下,企业在全球内寻求跨国成长是一种必然趋势,是否拥有一批高质量、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跨国企业,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在我国,一直以来国有企业是跨国经营的主体,但是与国有企业相比,我国民营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已显示出明显的竞争优势,更容易取得海外政府审批部门的信赖,未来增长空间巨大[1]。

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战略不断深化和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和逐步落实,给民营企业的跨国成长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环境,也给民营企业的跨国成长带来了新的契机。在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大批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海外投资的规模增长迅速,寻求跨国成长的势头很猛,民营企业投资者的数量和投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和成长,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本文将对浙江M公司跨国成长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归纳,结合企业跨国经营理论、跨国成长模式等相关理论和全产业链等分析工具,构建一个基于全产业链的民营企业跨国成长模式,为民营企业的跨国成长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二、基于全产业链的企业跨国成长理论分析

(一)企业跨国成长理论

企业成长理论在西方的研究历程中,经历了从外生成长理论到内生成长理论的两个主要阶段。外生成长理论认为,决定企业能否成长以及成长速度是企业的外部因素,如市场环境、制度环境、行业特征等,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下,企业要不断去适应,才能得到成长,外生成长理论认为企业的成长是被动的。1959年,英国经济学家彭罗斯(Penrose)提出了企业内生成长理论,对外生成长理论做了重要补充。内生成长理论认为,企业内部的资源、能力是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特别强调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组织等因素对企业成长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只有当企业内部拥有了不可复制的、稀缺而独立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拥有相对于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2]。

企业跨国成长是企业成长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企业在成长中的经营范围跨越国界,进行跨国生产和经营。在理论研究领域,跨国成长理论是企业成长理论的细分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有海默(Hymer)、索思阿德(Southard)、艾萨德(Isard)、巴克利(Buckley)和卡森(Casson)等。1960年,美国学者海默(Hymer)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垄断优势理论,主张利用产业组织理论来解释美国的对外投资行为,即从不完全竞争或者寡头垄断来解释企业的跨国经营。1953年,索思阿德(Southard)则提出区位理论,用来研究国内资源的区域配置问题,之后艾萨德(Isard)利用该理论来解释企业的跨国直接投资现象。1976年,巴克利(Buckley)和卡森(Casson)在科斯的企业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内部化理论[2]。

随着企业内生成长理论的提出,理论界提出了资源和能力观的跨国成长理论。Neil Kay(2000)认为可以从资源的角度来分析跨国公司的成长,企业通过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如营销资源、生产资源和研发资源等,实现企业的跨国成长[2]。企业可以根据对各种资源的利用方式选择成长路径。资源跨国成长理论认为,企业的资源是否充分是企业能否成长的重要因素。而后,又有学者认为资源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获得,只有隐藏在资源背后的企业能力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深层来源,由此产生了“能力基础论”。能力基础论强调分析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综上所述,企业通过跨国经营实现国际化成长是企业成长的一种形式,是企业在国际化背景下的必经之路。企业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知识和能力,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获得持续成长。

(二)基于全产业链的跨国成长模式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链与链之间的竞争。全产业链是一个“中国化”的概念,2009年,中粮集团首先提出“全产业链”的战略。其运行模式包含纵向和横向两个层次[3]-[5]:从纵向看,是指一条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均由一家企业控制,包括产业链上的全部产品、服务和信息;从横向看,是指不同产业链之间在品牌、渠道、财务等环节实现横向一体化的整合。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关键在于链内是否能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形成基于全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6]-[7]。

本文将以持续成长为企业发展的目标,构建一个基于全产业链的企业跨国成长模式,在该模式下,龙头企业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形成竞争优势,以此为依托逐步向上下游延伸,依靠市场、技术的影响力把相关生产环节和众多中小企业整合成一条产业链。该产业链的下游销售环节向国外市场延伸,开展跨国经营。上游设计环节,开展国际合作,顺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开发出满足国际市场需要的产品。中游充分利用国内资源和生产能力,培育品牌,将生产制造环节做大做强,成为整个产业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环节[8]-[9]。

三、基于全产业链的宁波M公司跨国成长模式分析

(一)企业背景

宁波M公司成立于1999年底,成立之初是一家普通的外贸公司,从事服装辅料的国际贸易,主营的产品包括:涤纶线、绣花线、尼龙线、拷边线等;塑脂纽扣、金属纽扣等;塑料拉链、金属拉链、尼龙拉链等;T/C花边、经边花边、水溶花边、花边面料等;长丝面料、短纤面料、针织面料、装饰面料、皮革等。

随着M公司在外贸领域的快速发展,完成了第一笔资金的积累,M公司利用该笔资金在2003年成立第一家绣花线工厂,2003年开设第一家海外公司——尼日利亚办事处,正式拉开了M公司全产业链战略下进行跨国经营的序幕。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传统贸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M公司又一次抓住历史机遇,主动迎接挑战,于2011年启动M公司的国际电商项目。目前该电商项目拥有包括户外、藤编、家居、健身、宠物和儿童产品6大类7000余种商品,拥有300余人的专业电商服务团队,已相继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7个国家建立了近30000平方米的专业仓储中心和本土化仓储队伍的分拨中心。经过第一阶段的积累,开始迈入自有平台营运,国际电商的快速发展,成了宁波M公司新的增长点。至今,宁波M公司已形成集生产制造、国内贸易、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为一体的集团型企业,打造出了一条完整的跨国经营产业链。

(二)宁波M公司全产业链跨国成长的实践

宁波M公司的全产业链跨国经营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公司成立之初是一家单纯从事服装辅料的纯外贸公司,这个阶段的宁波M公司是宁波市成千上万的小型外贸公司中的一员,依托宁波的有利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淘得第一桶金。(2)第二阶段,开始建立自己的生产加工中心,并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制造环节,并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逐步形成了服装辅料行业完整的产业链。(3)第三阶段,在国际环境恶化,传统外贸行业利润率下降,跨境电商迅猛兴起的环境下,宁波M公司抓住机遇成立国际电商公司,迅速开展业务抢占先机,使跨境电商项目成为宁波M公司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见表1。

第二个阶段是宁波M公司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在这几年中完成了从一个小型外贸公司到集团公司的转变,以每年上一个台阶的速度扩大企业规模,夯实基础,一步一步以服装辅料的研发、生产、物流到销售终端的产业链打造为战略目标向前发展,最终形成了全产业链经营的格局。宁波M公司产业链见图1。

表1宁波M公司全产业链跨国经营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主要业务产业链环节企业战略重点1999-2002年服装辅料的外贸业务国际销售环节以国际贸易为主,同时开始谋划生产环节2003-2010年集服装辅料生产、制造、外贸于一体延伸至设计、国内生产、国际销售等环节,完成全产业链的布局全力发展生产制造环节,创立品牌,形成核心竞争力2011年以来新增国际电商业务顺应市场形势,开拓新的增长点在已有格局基础上,二次创业,打造跨境电商平台

图1

(1)研发设计环节

中国被世界很多国家视为“世界工厂”,在一般的外贸公司中,卖的基本上是产品,很少拥有自己的品牌,而宁波M公司始终秉承“品牌是企业灵魂”的品牌观,始终认为品牌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在市场拓展和产品销售中,也一直坚持使用自己的商标和品牌。经过多年的经营,宁波M公司的两个商标在海外许多国家都已经拥有了很高的知名度,自2002年开始先后在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这两个商标。宁波M公司的自主品牌背后,是对自主设计和研发的坚持。如在刺绣花边领域,宁波M公司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花边研发和制造基地,是众多一线服装品牌制定合作伙伴,目前拥有200余人的专业刺绣产品设计和业务服务团队。正是因为对自主研发和设计的重视,宁波M公司的产品才能独具特色,在国际市场上畅销多年。

(2)生产制造环节

生产制造是宁波M公司重点打造的环节,经过多年的经营已成为宁波M公司的核心环节。从第一家绣花厂成立开始,宁波M公司陆续建厂。仅2005年宁波M公司棉线花边厂、织带厂、绣花线厂、绲边带厂、小机厂全面投产,当年实现生产总值2亿元人民币。经过几年的努力,宁波M公司继续打造服装辅料的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了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生产制造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带动了国际市场的销售占有率,生产与营销两个环节形成良性发展。这一时期宁波M公司建立了四个生产基地,并投入运营,分别是:鄞州绣花线生产基地;镇海涤纶线生产基地;江北带类及头巾产品生产基地,江北刺绣花边生产基地。这些生产基地的陆续建成和投产,增强了宁波M公司的生产制造能力,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正是M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3)销售环节

宁波M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是一家外贸公司,一直以来宁波M公司充分贯彻国家商务部“走出去”的贸易政策,大力拓展国际市场。2001年,M公司就已享有了进出口经营权。M公司以客户为导向,时刻关注市场对于服装辅料花式、款式的变化,积极进行产品的创新,逐步积累了口碑和品牌影响力。2002年左右,逐步打开中东、非洲、北美洲、欧洲的服装辅料市场,其市场份额逐步提高。在尼日利亚,标有该公司品牌的服装辅料在该国市场占比达到80%以上;在孟加拉国、加纳、马里、摩洛哥等国的服装辅料市场,公司的产品市场份额占到30%以上;在埃及、俄罗斯等大国,市场份额达到10%以上,并且呈上涨势头。

为促进企业在国内外的均衡发展,2005年宁波M公司在国内服装辅料市场的拓展也迈开了步伐,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并凭借公司强大的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目前,宁波M公司生产的服装辅料在国内服装辅料行业内也已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综上所述,宁波M公司已完成了从单纯的外贸公司向集团公司的转变,产业链从单纯的外贸环节扩展到研发、生产制造等上游环节,完成了全产业链的打造。至此,公司规模得到空前发展,2010年宁波M公司正式开始事业部运作模式,在集团总部下设集团投资事业部、国际贸易事业部、海外投资事业部、国内营销事业部、制造事业部等,形成了宁波M公司事业的新格局。

(三)宁波M公司跨国成长模式的经验总结

从上述跨国成长的历程来看,宁波M公司的跨国成长模式是一种基于全产业链战略的跨国成长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宁波M公司制定了一个清晰的全产业链的战略,以国际贸易起步,在销售环节获得成功之后,没有止步于单个环节的做大做强,而是通过建立服装辅料的生产基地向上游攀升。短短十几年中,宁波M公司在全产业链战略的指引下,一步步完成了服装辅料的全产业链的打造和升级,从一个小小的外贸公司发展为一个服装辅料领域当之无愧的航母级企业,从宁波M公司的跨国成长模式来看具有鲜明的全产业链特点,具体体现在:

(1)坚持跨国成长与发展的理念

宁波是一个开放型城市,具有悠久的外贸传统,外贸也是宁波的一张名片。M公司初期在外贸领域的成功,得益于宁波良好的外贸基础和外贸环境,这是M公司的跨国成长的基础。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M公司一直坚持跨国成长的理念,坚持全球视野,成立海外事业部,不断拓展国外的市场,进行资源的国际化整合。在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形势下,依托前期在欧美市场上形成的市场优势和渠道,迅速建立跨境电商的子公司,打造多个立足于欧美市场的海外仓,在新兴的跨境电商领域赢得先机。所以,从M公司的成长模式和发展历程来看,坚持跨国成长与发展理念是其重要特征。

(2)专注于服装辅料领域的全产业链的构建

宁波M公司也是一家非常专注的企业,从成立之初就专注于服装辅料行业的销售、生产、设计,坚持在自己熟悉的产业里深耕细作。坚持“客户至上、团队合作、开放创新、激情进取、诚信敬业”的核心价值观,以客户为导向,对市场流行的花色、款式、面料等核心信息保持高度敏感,并通过全产业链上的快速反应机制,迅速传导到上游的设计、采购、制造环节。M公司自成立之初,一直坚守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专业化发展路径,不被市场的其他机会诱惑,专注于在全球范围内打造服装辅料行业的全产业链,最终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服装辅料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行业龙头,这也是M公司跨国成长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

四、结论与建议

宁波M公司基于全产业链战略的跨国成长模式,使其从一个小型的外贸公司成长为一个集团公司,其成功经验值得其他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学习借鉴。该案例也告诉我们,企业的成功需要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在这个战略目标的指引下,还需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战略调整,不同类型的企业各具特色,但是企业利用自身资源和能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永恒的追求。

(一)坚持全产业链的布局战略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宁波M公司的成功,首先是因为企业从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全产业链布局的战略,并在全产业链战略的指引下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就像万吨轮船行驶在茫茫大海上,而战略就是企业的灯塔,能使企业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不至于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迷失了方向。我国的民营企业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是民营企业的主体。中小民营企业大多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战略定位,虽然灵活,对市场适应性强,但也导致很多中小民营企业寿命短,无法做大做强[10]。因此,宁波M公司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企业需要有一个适合的发展战略,在这个发展战略的引导下持之以恒。同时,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也必须不断改善与转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7]-[8]。

(二)坚持跨国成长与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

坚持跨国成长与发展是M公司成功的原因之一,M公司起步于外贸行业,在从事国际贸易的经历中,积累了国际化经营与成长的经验,这种国际化的经验造就了M公司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经营成长的思路。在后续的发展中,继续利用开阔的国际化视野进行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包括市场资源、人力资源、设计与研发资源等。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在未来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会进一步加大,中国会进一步加大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中国的民营企业也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因此,用国际化的视野进行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坚持跨国成长与发展是企业成长的一种重要模式。

(三)做小市场里的隐形冠军是一条重要的成功经验

宁波M公司虽然做的是服装辅料行业,做的是单位价值不高的轻工业产品,但是M公司多年坚持在同一个行业里精耕细作,创立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强制造能力,不断拓展海外市场,锐意进取,最后凭借强大的研发、制造和销售能力,成长为细分行业里的隐形冠军。宁波M公司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经营企业需要无与伦比的专注力,坚持不断地完善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坚持做自己熟悉的产品和行业,走专业化经营之路,即使在不起眼的小行业里,也能通过专业化的专注经营成为这些小行业里的隐形冠军。从宁波M公司的成功经验来看,一直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其高效的组织效率和供应链管理能力,是其他企业无法模仿复制的一种核心竞争力,使得宁波M公司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海波.我国民营跨国公司成长动因与培育对策[J].国际贸易,2015(11):39-42.

[2]杨杜.国外企业管理学的历史演变与新动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9):24-30.

[3]许益亮,靳明,李明焱.农产品全产业链运行模式研究——以浙江寿仙谷为例[J].财经论丛,2013(1):88-94.

[4]赵琼.基于中粮屯河案例的全产业链商业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5]冯长利,兰鹰,周剑.中粮“全产业链”战略的价值创造路径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2(4):135-145.

[6]李韬.不要盲从“全产业链”战略[J].企业管理,2013(8):47-49.

[7]彭维刚,孙卫,刘新梅.全球企业战略[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8]高顺东.面向全产业链创新的转型战略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2.

[6]徐康宁,陈健.跨国公司价值链的区位选择及其决定因素[J].经济研究,2008(3):138-149.

[8]沈静芳.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外贸生产型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索——以张家港市外贸型企业为研究样本[J].企业经济,2014(11):38-41.

[9]王炳成,于泉,王显清.供应链成本传递机制下的企业创新动力源与创新方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8):77-81.

[10]张海波,彭新敏.我国民营跨国公司成长的现实基础、制约因素与培育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7(9):9-10.

猜你喜欢

跨国宁波产业链
筑牢产业链安全
绛县输送80名农民跨国务工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聚焦·宁波
跨国大瀑布,一起去探秘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
喜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