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升级战略下绍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018-04-19肖维歌

关键词:绍兴市绍兴文化产业

肖维歌

(绍兴文理学院 商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转型升级是后工业化时代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绍兴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长期以来工业总产值撑起了经济增长的半边天。但是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经济在给GDP交出漂亮答卷的同时,也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2003年,浙江、广东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示范省,绍兴文化创意产业借机起步,加速了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到2016年,绍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已从2008年的62亿元增长至253.18亿元[1],占地区GDP比重5.3%,年均增速19.2%*根据2008-2016《绍兴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正成为绍兴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方向。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绍兴文化创意产业在转型升级战略下又迎来政策的春天。本文在演化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分析绍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然后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探讨绍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外在保障,最后从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出发,提出绍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引擎。

一、经济转型升级是绍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内在动力

根据演化经济学的一般理论,经济演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其核心就是人类创造力、发明与创新[2],从传统工业到文化创意产业其实就是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嵌入人类创造力、发明与创新的过程。传统工业发展重在制造,转型升级就是要实现工业“智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创造、发明与创新,而这也正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灵魂所在。2004-2016年绍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趋势明显(图1),第一和第二产业经历了明显的收缩,特别是第二产业,占地区GDP比重从2004年的59.7%下降到2016年的49.2%,而同期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则从33.4%上升到46.3%,呈现明显的扩张趋势。绍兴市越城区转型升级的步伐更快(图2),200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就已经撑起了经济的半边天,到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已经占到GDP的59.6%。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生推动力量,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2008至2016年绍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从62亿元增至253.18亿元,年均增速19.2%,占地区GDP比重从2.8%上升到5.3%,与此同时,到2016年底,绍兴已有各类文化产业单位2万多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636家,其中,沪深上市公司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8家,这些公司横跨纺织、珠宝、黄酒、珍珠、影视等10多个门类*参见2016年《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1 2004—2016年绍兴市三次产业结构演变图

图2 2004—2015年越城区三次产业结构演变图数据来源:《绍兴统计年鉴(2016)》、2016年《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不断健全的制度是绍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外在保障

经济变迁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而制度变革会影响甚至改变经济变迁的路径。在绍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技术路径上,制度变迁不仅指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更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温床。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绍兴市委、市政府各种专门性的政策支持从财税、投融资、用地、人才、发展方式等方面层层推进,不断提升(表1)。2005年《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市直文化单位改制的若干政策意见》明确市本级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财政资金,对文化改制单位及文化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同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2006年《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进一步鼓励民营文化企业发展上市;2010年《绍兴市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首次全方位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规划,财政、税收、金融、用地、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与优惠力度进一步明确和具体化,同时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制度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提升;2012年《关于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进一步将文化发展财政专项资金升级到5000万元,接连加码的政策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到2012年底,绍兴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增加值达到134.43亿元,在浙江省文化发展指数测评中,绍兴市居全省第二,其中区域文化创新能力排名全省第一。2014年《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是绍兴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升级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财政、税收、金融、用地、人才等方面的扶持措施更明确、具体,优惠力度更大,继续加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同时政策的市场化导向明显增强。比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额度调整为3000万元,但将市本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每年安排20%用于扶持文化产业,扶持资金和使用与获得突出了市场导向。2014年,绍兴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增加值达到177.9亿元*参见《绍兴市“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2016年6月。,产业集聚效应也初步显现,逐步形成金德隆文化创意园、东城智库、中国轻纺城创意产业基地、嵊州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层层推进的产业发展政策为绍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宏观层面的制度保障不只是相关产业发展政策,还包括产业发展规划和细分的行业发展政策。在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引下,浙江省“十二五”规划中专列“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绍兴市“十三五”规划中也专门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绍兴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空间布局和保障措施,引领产业发展方向。此外,《关于加快发展森林休闲旅游业的意见》《绍兴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规定(试行)》《关于促进二、三产业转型升级若干政策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保护的实施意见》等相关行业发展政策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推进作了有益的政策补充。当然,制度保障不仅体现在政府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上,还体现在各相关机构及行业协会等中观层面的协助和文化企业等微观层面的积极配合上。比如绍兴市先后成立城市文化交流促进会、文化产业促进会,开展文化产业对外合作交流、招商引资、理论研讨、项目策划、人员培训、信息服务等活动,以行业协会的形式发挥民间力量助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断完善的制度是绍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外在保障机制。

表1绍兴市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汇总

政策法规政策支持重点发布时间1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市直文化单位改制的若干政策意见财政:市财政设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每年600万元;税收:减免优惠及出口退税,特别是对政府鼓励的新办文化企业,免征3年企业所得税;投融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2005-10-172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财政:市财政设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每年600万元;对文化体育企业的贴息和奖励;税收:减免优惠及出口退税;投融资:积极发展民营文化企业,鼓励上市;人才:加强人才引进。2006-07-313绍兴市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财政:建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开拓文化国内外市场,大力扶持原创动漫、影视、游戏及创意作品;税收:减免税优惠;金融: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用地:强化文化用地保障;人才:加快引进和自主培育相结合;经营方式: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企业产业园区。2010-12-014关于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财政:市财政设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每年5000万元;金融: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用地:强化文化用地保障;人才:加快引进和自主培育相结合。2012-01-185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财政:市财政设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每年3000万元;市本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每年安排20%用于扶持文化产业;税收:对文化领域企业技术研发、影视动漫企业、广播电视企业、出版发行单位、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以及国家鼓励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项目进出口和小微文化企业实行税收减免等优惠措施;金融:加大对文化产业信贷投入,优化文化产业金融服务;用地:优先安排文化产业用地、降低市级以上重点文化产业建设项目土地出让底价、支持存量房产和土地资源兴办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和加快培育相结合,通过收入分配政策调整吸引和留住文化高层次人才;经营方式:鼓励文化创意企业集聚经营,对文创园区实行各种奖励及税收优惠。2014-08-04

资料来源:绍兴市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sx.gov.cn/index.html.

三、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贸易是绍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绍兴是“水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丝绸之路”缘起于贸易,“一带一路”推进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式是互联互通,而“联”和“通”都需要各方的认可和共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虽然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宗教信仰不同、语言不通、习俗不同,但是文明相通,人们对真善美等精神上的追求相通,文化认同和共识较易达成,而文化产品贸易是文明互通的桥梁和纽带,故此,“一带一路”推进的落脚点也是贸易,特别是文化产品贸易。

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文化产品贸易方面,绍兴具有先天的区位优势、产品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首先,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宁绍平原西部,西接省会杭州,东邻港口宁波,北濒钱塘江与杭州湾,南依金华、天台山,又有嘉绍大桥沟通上海,辐射长三角地区,水陆空对外交通发达,发展文化产品贸易的区位优势极其明显。其次,绍兴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文化资源丰富,作为全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绍兴古城已经有2500多年历史,绍兴的山水文化、酒文化、桥文化、名士文化、书法文化、戏曲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发展文化旅游有故事、吸引文化投资有市场,此外,绍兴的黄酒、纺织等特色产品,绍兴的绍剧、越剧、书法、旅游产品等,因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文化背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有着广阔的市场,在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出口上都具有显著优势;此外,作为一个外向型城市,绍兴经济发达,居民人均收入水平高,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出口市场。第三,绍兴文化创意产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好,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发展环境优良,绍兴市《“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文化旅游业、动漫影视传媒、创意设计、文化交易演艺、文化产品制造五大产业为文化重点发展产业,而且这五大重点文化产业均呈现集聚的发展模式,以各种特色小镇或文创园区的形式,充分发挥外部规模经济的优势,实现产业平均成本的下移,建立产业出口竞争优势。

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经济增长的基础就是产业发展,绍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催生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的出口必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引擎。在绍兴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其在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领域的竞争优势会不断转化为出口优势,推动绍兴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及文化相关产品的出口。同时,绍兴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居民消费特别是教育文化及娱乐类商品价格呈不断上升趋势*根据2014年至2016年的《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计算,近3年来绍兴居民教育文化及娱乐类商品消费价格年均上涨3.23%。,文化市场需求强劲,加之绍兴作为开放经济体,文化市场开放度较高,这些会不断推动绍兴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进口的扩张。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进出口的扩张既是绍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战略下贸易结构升级的体现,也将成为绍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四、小结

绍兴文化创意产业受益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获得了持续的内在动力,这一内在动力在实现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催生了绍兴文化创意产业,并不断推动其发展、完善;不断完善的制度保障和行业协会的发展及民营文化企业的崛起则从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为绍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外在动力,助推绍兴文化创意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贸易是绍兴这个外向经济体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节点城市对接“一带一路”的重要推进器,也是绍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绍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得益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相关制度日趋完善和对外贸易拓展三方合力的推动。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力体对作用对象也会产生反作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加速了绍兴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3],推动绍兴文化创意相关政策的完善、行业协会及各种民间团体的形成和文化企业的发展,并助力绍兴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贸易的发展。这是一个良性的互动循环过程,而且这个循环不断升级深化的结果必将是绍兴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参考文献:

[1]裴金红.新型文化业态释放乘数效应[N].绍兴日报,2017-10-20(1).

[2]何梦笔.经济转型:规则与选择[J].读书,2009(11):3-5.

[3]肖维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4(8).

猜你喜欢

绍兴市绍兴文化产业
绍兴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绍兴市越城区孙端成校
数读绍兴市“五星双强”两新组织
绍兴大闯关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人文绍兴
绍兴市上虞区夏丏尊小学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