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设计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2018-04-19刘哲军杨贤传
刘哲军,杨贤传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传媒系,安徽 铜陵 244000)
0 引言
设计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由于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为设计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当前,我国设计艺术学的理论正在逐步形成一个整体、系统、全面的学科架构,作为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的设计心理学,能够以用户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对不同心理的客户采用不同的设计心理学思路,更为有效和便捷地迎合客户需求,创造出更多优质设计作品。因此,本文对设计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具备较强的实践意义。
1 设计心理学的概念
设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是通过将人们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价,尤其是对人们的需求进行剖析和探讨,在设计方面得以体现,以迎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将设计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才开始使用的,作为设计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心理学、美学、工程学、设计艺术等学科却由来已久,伴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进步和发展,设计心理学有着明显的学科交叉属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设计艺术需求的不断提高促进了设计艺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学术界学者对设计心理学的定义是“设计心理学是设计艺术与心理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既运用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也是设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心理学是研究设计领域内设计主体与设计目标主体心理现象的学科”[1]。通过学术界对设计心理学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设计心理学在设计领域内的重要程度,本文探讨设计心理学在室内设计方面的心理学效应和应用。
2 室内设计的心理学效应
室内环境的设计是影响人心理活动及变化的重要因素,由于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在不同的室内环境中人的心理和行为受到不同的影响。但是在人的心理差别的前提下,人类对整体的环境氛围形成的心理也存在一定的共同点,特别是在室内的距离感、领域感与私密性、安全感方面。
2.1 室内空间的安全感
在室内设计心理学中,人们的安全感是伴随着个人空间的领域感和私密性而进行的延伸性心理感受[2]。人们在居家以及消费场所等区域内,对安全感的追求可谓不约而同,因此,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集合人们对安全感以及归属感心理的需求,合理进行室内空间、布局、室内装饰、家具、座椅等方面的设计。从人们心理安全感的角度来说,室内设计的空间并不是越开阔越好,过于开阔的空间会让人们在内心形成一种孤独的负面感觉,例如在进行书房设计时,书桌椅子的靠背应该靠着书柜或者墙体,这样会给人一种安全感(图1),如果书桌椅子的靠背对着门就会有一种安全感的缺失(图2)。
图1 座椅靠墙产生安全感
图2 座椅靠门产生不安全感
2.2 室内空间的距离感
室内空间的距离感是人们在自我空间领域内形成自我保护意识的主观界定[2]。人类不同的活动都具有其自身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的距离范围。按照人们的思维惯性,总是会根据彼此之间的亲疏程度的不同来调整交往距离。例如在人们乘坐公共汽车时,车厢内的拥挤程度超出了人们的心理空间的距离界定时,人们总是会设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尽量把自己的视线转移到其他角落或窗外的风景之上,以此来维持心理的距离平衡。
在室内设计的尺度界定方面,室内各区域的尺度界定是室内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室内的位置分区和桌椅、沙发等家具的形制、摆放位置等方面都会影响人们心理的距离感,因此在室内设计的具体实践中,需要根据不同家具的形制、大小等方面设置不同的摆放位置,以此产生不同的距离效果来迎合客户的心理需求。
2.3 室内空间的领域感与私密性
领域感与私密性是现代人们对室内设计效果的基本要求[2]。领域感是指人们在房屋空间内形成的可以控制的心理范围。主要是通过人们的心理活动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抽象的领域范围,这个范围可以是一间房、一个座位,也可以是一片区域等。例如北京四合院,徽派建筑天井庭院,都是充分考虑了居住者的领域感和私密性,通过三面房屋一面门楼的布局设计,将整个空间整体进行收拢和锁定,使居住者在心理感受方面形成一种无形的领域感,也兼顾了私密性(图3、4)。
图3 北京四合院①
图4 徽派天井民居
关于领域感与私密性的心理感受和体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颇为常见。例如在进行酒店大厅、茶楼、咖啡厅设计时都会考虑消费者的领域感与私密性,在进行大厅空间设计时会采取通过提高座椅的靠背等形式迎合消费者的领域性和私密性的心理需求,使客户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感受。
3 设计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3.1 设计心理学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空间距离是室内设计的重要方面。在人与人的日常生活交往中,对空间距离的远近、空间的构成方式有着不同的要求,而且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人们之间的距离和空间并不是保持固定不变的,而是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环境、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方面联系密切[3]。在室内设计中,对室内空间设计也分为互动场合和非互动场合两类,互动场合需要人们进行适时沟通和交流,利用人们之间的交流形成合作和完成工作内容,一般为办公空间;非互动场合一般不需要人们进行过多地交流与合作,一般为住宅的室内设计。
例如在互动场合的室内设计中,办公室的设计中可以巧妙利用空间布局促使交谈双方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背对窗户的一方可以清晰地看到面对窗户一方的面部表情,从而在心理上形成一种优势,这类设计则有助于企业业务以及谈判的开展;而用于座谈的办公室,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温馨、融洽的气氛,需要营造出一种相对平等、轻松的空间氛围,因此在座椅的摆放和位置的设计方面可以采用并排、集聚等形式。
在非互动场合的室内空间设计中,如个人住宅室内设计却不需要过多的去考虑双方交流的空间环境,在起居室客厅设计时,主要考虑住户的装饰心理需求、装饰风格。选择设计好电视背景墙的位置和距离,给住户一种放松温馨的心理感受。
因此,在室内设计心理学在室内空间设计的应用中,需要设计者把握人们对空间的需求心理,根据空间性质和需求对室内空间进行恰当设计,通过空间设计影响人们的心理行为,从而引导人们行为方式的转变。
3.2 设计心理学在室内视觉设计中的应用
视觉是一种极其复杂和重要的感官效应,人类感受外界氛围以及信息大部分是来自视觉,而视觉带给人们的感受影响人们在室内环境中的心理感受[4]。人类对环境以及事物的认知过程是这样的:首先,人们可以通过视觉确定事物的存在;其次大脑会将眼球所传递的视觉信号同周围的环境相分离,继而形成视觉心理感受;最后,思想又会集中到事物的本身,才会注意到事物的外形、轮廓、颜色、质地等,形成对事物的视觉心理结论。
在室内设计过程中,设计的效果直接影响视觉效果,继而产生视觉心理。在室内设计中的色彩配比、环境搭配、空间分布等都会对人的视觉产生影响。因此,在不同的场合进行不同的色彩搭配,以调整和引导人们的视觉心理是室内设计中对视觉心理的主要把控手段。例如在办公室以及公共环境中室内设计的色彩运用一般是白色等纯色,体现出高端、大气的视觉感受;在住宅的色彩运用中客厅和卧室以白色为基础颜色,儿童房的设计可以根据儿童的性别去选择颜色,一般情况下男孩多设计为蓝色、女孩设计为粉色,使住户在这样的空间内生活感到平静、舒适,别具趣味。
另外,在对室内设计中视觉效果的设计,光线的色彩效果搭配也必不可少,由于光线的色彩搭配对人们的视觉心理也产生较大冲击,因此可以运用人们对色彩的心理感受进行室内光线的设计和运用[5]。例如为了促进消费、营造温馨和谐的气氛,咖啡馆、个性餐厅等场所在灯光的运用方面常以黄色、橘红色等暖色调为主;为了表现庄重、严肃的氛围,在办公室、企业单位等场所多以白色等冷色调为主。
3.3 设计心理学在室内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空间图形是由点、线、面的集合组成的,空间图形和造型对人们的心理影响程度较大,人们可以根据室内空间造型的设计或产生轻松、愉悦的感受,或产生压抑、烦躁的感觉[6]。因此在室内设计中,设计者将室内造型的恰当设计也是引导和协调人们心理感受的一种方法。
运用设计心理学对室内空间结构的设计中,设计者需要巧妙利用“点、线、面、体”的设计手法,注重激发人们的心理情感,以此来达到对其设计作品的认可和赞赏。例如黄金分割理论、对称、韵律与节奏等,这些法则都可以帮助设计师在室内设计中构造完美的室内结构,通过“点、线、面、体”的设计手法可以提升住户的愉悦心理表,对空间结构都会起到一定弥补其不足的地方(图5)。
图5 线结构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室内设计在人们安全感、距离感、领域性与私密感等情感要求的前提下的设计理念的阐述,结合室内设计心理学在人们对空间、视觉、结构等方面所形成的心理感受的应用展开分析和讨论,认为设计心理学在室内设计的实践应用中,应符合人类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从人们的心理以及行为的角度来思考和设计,科学地把控室内设计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设计出符合使用者需要的室内环境,达到设计与使用者感受相平衡的高度。
注释:
① 图片来源:http://www.xtuan.com/xiaoguotu/a165394/3095512.html。
参考文献:
[1]左冕.设计心理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2] 曹瑞林,郭平平.设计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10.
[3] 朱红丽,李晶源.视觉心理学在住宅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浅谈[J].室内设计,2007(9):21-27.
[4] 戴敏.浅谈设计心理学在室内陈设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2(5):99.
[5] 王奇,张鹏.浅谈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68-70.
[6] 王小同.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研究[J].设计,2015(5):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