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严雅逸话欧褚
——《九成宫》《圣教序》浅析

2018-04-19李卧勇

中国篆刻 2018年4期
关键词:圣教序欧阳询风神

文︱李卧勇

“学书当学唐楷”,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且不论这一理论是否适合一切学书者,但“唐人尚法”,深入学习唐代名家作品,对学书者线条凝炼化、用笔精到化、结体端正化程度的提高无疑是很有裨益的。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推荐的临摹、欣赏作品中,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均列榜首。下面谈谈对《九成宫》《圣教序》的认识。

精严遒劲《九成宫》

《九成宫醴泉铭》于唐贞观六年(公元六三二年)四月摩勒上石,碑在陕西麟游,为欧阳询七十五岁“人书俱老”时经意之作。碑文字画丰腴,结构谨严,行气流畅,章法停匀,刚健峻婉,法度森严。窃以为,学习《九成宫》至少需把握以下三个特点:

一、遒劲的笔力流荡着严猛沉着的风神气质。欧阳询以二王风神为本,掺合北魏特点,中、侧锋并用,顺、逆势结合;善用推笔,捺画、钩画全系缓缓推出,雄浑饱满;主用方笔,起收爽劲,大刀阔斧,方中含圆、沉着含蓄。特别是线条中段厚实坚挺,与后期馆阁体楷书的那种“中截瘦软”是截然不同的。就这些来说,欧体与魏碑书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写《九成宫》不带一些北魏风格,就不可能将欧字的内在风骨完美地表现出来。只有“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才能表现其严猛沉着,“鼓努为力,标置成体”是不能表现其风神的。

二、险峻的体势显示了化险为夷的艺术匠心。欧阳询在结构布势中极尽参差,做了大量的也是大胆的尝试,他不满“前贤”的“圭臬”,在点画的长短伸缩,部件的迎让组合、字的俯仰倾侧上求新、求异,从险处求稳,从动中寻静,使楷书的平正与险绝、静谧与灵动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平正是险绝的基础,我们在临写时应围绕欧字中宫紧凑、重心低,右势开张的特点来变化结构,惟其如此,才能真正表现欧字端庄俊俏的面貌。

三、活脱的用笔蕴造了静穆、生动的动态韵致。临习《九成宫》除了追形习法之外,更应潜心领悟,妙得其神。欧阳询能直接二王,为唐初诸家之冠,其要妙是以圆浑之笔为性情,以方整之笔为形貌,其淳古处又来源于古之篆隶。因此,每一点画的方圆,都要相融兼备,才能表现出轻重缓急,起伏顿挫的节奏来。学此碑者,开始只会注意其秀丽俊俏,既而知其浑厚饱满,最后才能得其精细参差之活脱。

《论语》选抄

闲雅清逸《圣教序》

褚遂良《圣教序》全称为《大唐三藏圣教序》,原碑在西安慈恩寺大雁塔,故世称《雁塔圣教序》。《圣教序》在用笔上方圆兼施,以行入楷、兼带篆意,运笔轻灵飞动,线条虽纤细秀丽,却骨力十足、神采飞扬,可谓“玉骨丰肌”。因其线条较细,故须中锋运笔,若非中锋,线条就显单薄、软弱乏力。线条柔和玉润,运笔须流畅,滞行则板;练习时最好悬肘,以腕、臂运笔,绝不能以指运笔。还要把握转折处的提按顿挫,写好《圣教序》点画,一是要做到提多按少,二是要真正领会“行处皆留、留处皆行”的笔法精妙。此三者,便是攻克《圣教序》点画线条关的关键。

疏朗空灵的结体使褚字不失前人的简淡古朴。《圣教序》笔画较细,笔画与笔画之间断开较多,容易写散。褚以行入楷,或用线条的流动游丝萦绕,或笔断意连,呼应顾盼,取得“虚中有物,不见空洞”的效果。《圣教序》整个字形稍呈扁状,重心平稳,显得典雅端庄;又通过左紧右舒、上密下疏等疏密的经营变化打破平板,使其呈现闲雅自如、婉媚清远的格调风神。

李白《独坐敬亭山》

古诗二首

古诗四首(“护”应为“護”“哪”应为“那”)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常﹄应为﹃长﹄)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猜你喜欢

圣教序欧阳询风神
东风风神全新奕炫马赫版
书法家欧阳询貌不如字?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技法解析(二十九)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技法解析(二十八)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技法解析(二十四)
唐欧阳询《用笔论》
风神的礼物
东风风神AX7新车测评
唐马英姿展风神
唐代书法家欧阳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