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会抗拒地铁安检
2018-04-18陈侃
陈侃
如今,地铁已经逐渐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方便着我们每个人的出行。
说起地铁,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那就是中国地铁的安检制度。关于地铁安检,一直以来也是争议颇多,有人认为目前的地铁安检流于形式,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期,很难实现百分之百安检全覆盖。这其中也不乏有人对地铁安检持抗拒心理,甚至还会做出一些过激的举动……
地铁里的匆匆过客
“本次列车终点站XX路站,请乘客们在黄色安全线外有序候车……”广播里传来了熟悉的播报声。不过,在小宇(化名)眼中,这段耳熟能详的播报声此刻逐渐化为五个字:快要迟到了!
对于大多数行色匆匆的上班族来说,周一早晨的地铁似乎总是显得不那么友好,随处可见的漫长队伍几乎令人绝望:月台上、楼梯间、闸机前,无一不是人头攒动。更要命的是,此刻的小宇尚处在安检队伍的末尾处。
到底要不要安检?小宇正在做最后的纠结,如果一会儿轮到自己的时候就这样冲过去的话,或许还能赶上这一班地铁,也就有可能不会迟到;反之,自己则很有可能面临这个月的第三次迟到。其实这已经不是小宇第一次带着如此纠结的心情面对安检了。然而两年前发生的一件事却让小宇记忆犹新,时至今日他仍能清楚地记得当初的那一幕。正是那件事的发生才让现在的小宇能够养成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积极配合地铁安检的习惯,这一次也不例外,尽管这其中少不了一些内心的激烈斗争。
那时的小宇刚刚硕士研究生毕业,初入职场的他还能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唯一令他稍感头疼的问题是,由于所处地段繁华,离公司最近的那个地铁站客流量非常大。更让人心烦的是,那个站点的安检员们看起来都非常敬业,每一个身背双肩包的乘客无一例外都会被要求进行安检。
“那一次因为下班后要参加一个同学聚会,本来就下班晚了一点,眼看快要迟到了,到安檢口的时候就没顾那么多,一心想着直接快步冲过去就算了。”面对本刊记者,小宇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不禁笑了笑。然而,当时的那个安检小哥并不像小宇想的那样“得过且过”,眼疾手快的他立即将小宇拦了下来,并要求小宇将双肩包过安检设备。“当时确实是因为着急了,于是就只想赶紧摆脱那个小哥进站”。
一个正好赶时间,一个偏偏不让走。很快,两人便发生了口角。“可能我当时说话的确比较难听,所以就跟安检小哥吵了起来。我记得当时周围还有不少人围观,现在回想起来,那样的举动确实很愚蠢,也不值得。”没过多久,一个民警赶来,将小宇带到了一边谈话。在接受民警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冷静下来的小宇似乎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的确很不应该,于是便向那位安检小哥道了歉,重新安检之后才进了站。
“那件事情的确给了我一个教训,我也很庆幸自己当时的错误行为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如果当时我能够换位思考一下,或许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毕竟身为地铁安检人员,其职责就是维护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他们拦着我不让我过去也无可厚非”。
然而,小宇所讲述的故事绝对不是一个孤立的个案。那么,在熙熙攘攘的地铁站里,为了逃避安检还上演过哪些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闹剧呢?
警惕“一失足成千古恨”
记者日前从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了解到,2015年至2017年,上海地铁轨道交通内共发生故意伤害案件76起,妨害公务案件更是高达105起!这其中,绝大多数妨害公务案件的起因,正是由于乘客拒绝配合安检。
2014年5月的一天,家住上海的唐某和好友张某正在赶去上课的路上。当两人在十六号线惠南站准备进站的时候,身背双肩包的唐某被安检人员要求配合安检。然而急于进站的唐某对此并不理会,试图强行闯过安检。无奈之下,安检人员叫来了正在站内执勤的民警。闻讯赶来的民警追至站厅内劝告唐、张二人接受安检。不料,面对民警的再三劝阻,唐某非但听不进去,反而还对该民警拳打脚踢!眼看闹剧愈演愈烈,同站的另一名民警也赶到站厅,打算将唐某带到警务站进行调查。谁知此时的唐某仍不配合,推搡拉扯民警,并将民警佩戴在肩上的警用电台摔在地上。一时间,引发现场大量乘客滞留围观。
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经调查后认定,被告人唐某以暴力方式阻碍公安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其行为已经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并依法向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对唐某提起公诉。
据承办检察官於乾雄介绍,该类案件尽管看起来非常小,情节也并不复杂,但是其所具备的特点却是非常明显,同时警示性也非常之高。首先,这类妨害公务案件均属于偶发型犯罪,一般都是临时起意、一时冲动所犯下的错误。其次,这类犯罪嫌疑人中也不乏高学历之人,像前文所述的小宇以及本案中的唐某都是研究生文化程度。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那些具有高学历的人因为知识丰富,具备良好的分析辨别能力,遇事较少冲动,可以避免许多冲动型或是较低层次的犯罪。然而,近年来在地铁内上演的一些闹剧可以说是给所有人,尤其是一些高学历者提了个醒。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这类妨害公务案件尽管事态小,最终的量刑一般也以拘役为主,但是所产生的后果却是十分严重的,尤其是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比如申请落户和就业、信用级别等方面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承办检察官还建议,维护地铁车站秩序,是城市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根据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条例的规定,乘客进出站点应当接受安全检查。希望广大市民,懂得从自身做起,为创造安全、和谐的乘车环境而共同努力。一失足成千古恨,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抗拒安检,究竟在想啥
可是,地铁安检作为进站前一道再普通不过的程序却为何屡屡引起波澜呢?这恐怕与时下人们的心态不无关系。为此,记者采访了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上海市精神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季卫东博士,向他了解了在那些拒绝配合安检并且随之产生的一些过激举动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
首先要弄清楚的是为什么人们会抗拒安检。对此,季卫东博士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有两种可能性比较大。第一种可能性,有许多乘客将安检的过程视为对自己隐私的侵犯。据记者了解到,当初唐某在被工作人员要求安检的时候曾经这样说:“我的双肩包里都是书,又没有携带违禁品,凭什么查我!”因此,在感觉到自身隐私即将被侵犯时,绝大多数人会处于一种警觉的自我保护状态,抗拒安检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种可能性是从众心理。曾经有机构对一些拒绝配合安检的案例进行过调研,其中有一条理由值得关注,即“我没有携带违禁品,为什么不查其他人”。季卫东博士对记者表示,如果将上下班高峰期间的安检率与其他时间段做一个比较的话不难发现,其实高峰期间主动配合安检的人数肯定远远少于其他时间段。“十几个人一起过安检和只有几个人过安检的区别非常大。前一种情况只要有一个人不安检,后续的乘客有很大可能性也会以此拒绝安检;如果是三三两两的乘客,情况则可能会好很多”。
对那些在被安检人员劝阻的时候选择恶语相向甚至是以暴力手段抗拒安檢的,季卫东博士表示,与这部分人的情绪管理能力有很大的关系。“通常来说,工作及生活压力比较大的人群比如白领,在受到激惹的情况下非常容易产生情绪反应,最为常见的就是愤怒。在愤怒的情况下,人的认知范围和关注点是非常狭窄的,因此会产生一些过激反应,比如攻击他人”。
另一方面,季卫东博士还表示,公共场合更容易成为高压人群的发泄场所。“比如一些工作压力非常大的白领,因为平时在工作场合受到职场规则的约束,不太可能将怒气发泄在上司或者同事身上。相应的,一些公共场合的工作人员,比如医院里的医生,学校里的老师,餐厅里的服务员,包括地铁里的安检人员更容易成为发泄的目标。尽管这并不一定就是针对某个人的愤怒,更有可能是长时间以来积累的怒气的爆发。”
反思,我们为谁而安检
那么,地铁安检究竟有无存在的必要?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地铁作为一个人流量巨大,且又相对封闭的地点,如果发生任何意外事件,后果极有可能不堪设想。
会有多不堪设想?看看过去发生过的惨痛教训就知道:1995年,震惊全世界的日本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总共造成13人死亡,6300人受伤,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对该事件“谈虎色变”;2011年4月,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发生地铁爆炸案,共有12人不幸遇难,约200人受伤……
再来看看到目前为止,地铁安检所取得的成绩: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数超过620公里,日均乘降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据相关统计,仅2017年上海地铁就安检包次多达5.87亿,共计查获各类危险品、违禁品4万余件,主要包括易燃液体、管制刀具、仿真枪和各类压力罐。试想一下,如果有人手持刀枪或者怀揣易燃液体与你身处同一车厢,又会是怎样一种体验?
数据不会骗人。当我们在感叹地铁的快捷和便利之时,恰恰应该感谢那些坚守在安检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人员!所以从现在开始,当再次遇见地铁安检时,请积极配合。毕竟,坐地铁配合安检,说到底还是为了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