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模式构建之研究
2018-04-18孙娜
孙娜
【摘要】分析了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应用的必要性,阐述了分层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最后再提出了几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分层教学 模式 构建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潜力进行分析,从而将知识能力水平相近的学生划分为一组或多组,从而形成分层并区别对待。而这种按照学生知识能力进行分组的策略,能够使学生的发展、潜力得到更加充分的提高。而教师也可以利用这种分层的模式,对不同班组的实际能力水平进行教学。对于分层教学来说,它比较强调以下三点内容:第一是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第二是分层次;第三是所有学生的能力水平都应该得到提高。
一、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应用的必要性研究
不论是那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优点,同时在学习中的表现也有属于自身的特征。因此,站在这一角度来看,学生之间是存在明显的差别的。然而,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注意到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了同样的教学标准,以至于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呈现出两极分化严重的状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本文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进行分组,并进行区别教学,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群体,教师必须要采取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层次性的教学。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更加容易完成。因此,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原则
1.水平相近原则
对于分层教学模式来说,首先要确保的条件就是将学生进行分组,而分组的依据便是学生的实际知识、能力水平,因此,分层教学模式必须要遵循水平相近原则。而通过将实际知识、能力水平相近的学生划分为同一班组或群体,可以实现教师的区别教学,有利于教师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一方面,教师可以对同一层次的学生进行整体性教学,可以最大化的发挥该层次学生的学习潜力;而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进而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变化,有利于分层教学的后续开展。
2.差别模糊原则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能力水平有可能会提升,也有可能会下降。因此,对于分层教学来说,必须要注重学生实际能力水平的动态变化,即差别模糊原则。按照该原则,在分层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分组、分层不能一层不变,必须要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变化,进行一个动态的分组、分层。具体来说,对于实际能力水平超出其分组层次的学生应当将其划分到更高层次的分组,对于实际能力低于其分组层次的学生应当将其划分到符合其能力水平的分组层次中。
3.感受成功原则
在完成分组后,通常情况下教师都会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布置一些课题和作业。由于是为学生量身订做的课题和作业,因此,学生们大多都能够完成这些题目。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会自己每天都能完成教师布置的所有课题而感到喜悦,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这也正是感受成功原则的具体内容。因此,在分层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坚守感受成功原则,从而充分地保持学生的学习激情。
4.积极激励原则
在分层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但不论对于哪个层次的学生教师都应该采取纵向性的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师要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表扬,从而激励学生用更加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在初中数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措施
1.合理分层
对于分层教学模式来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并不是为了将学生进行区分,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得到更好的提升。而分层的作用就是为了让教师更好的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因此,初中数学教学的分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保证每一个层次学生群体的实际能力水平都处于相同或相近的范围,除此之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发展潜力,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动态变化。因此,在实际的分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实际能力水平稍差,但学习积极性较高、潜力较大的学生划分到高于其现有的实际能力水平的分组层次当中;而对于表面上实际能力水平稍高,但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较低的学生则应该放在稍低一点的层次。
2.区别教学
对于分层教学来说,其显著的教学特点就是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进行区别教学。因此,首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班组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按照制定的目标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发展,从而提高各层次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其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准确的把握提问的难度,而这也正是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之一。教师的提问难度如果超过了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范围,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等方面的下降,但如果提问难度过低,对于学生来说又缺乏价值。因此,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准确地把握提问的难度;最后,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该布置一些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状况的作业,并加以指导,从而推动学生快速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
3.分层评价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已经养成了独立学习的习惯,但他们的身心仍处于发展当中。因此,初中学生仍然很容易受到教师評价的影响。为了让教师的评价不对学生产生负面作用,因此,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坚持分层次的评价,切记不能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比较,以免影响学生的情绪,降低学习效果。此外,教师也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合理的采用竞争评价机制,以促使高层次学生不断的超越自我;对于中间层次的学生,教师因该采用激励性评价,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而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教师则应该保持肯定的态度,对该层次学生进行鼓励,并诱导其发现自身的亮点,从而帮助该层次学生找回信心,从而促使其进步。
四、结束语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分层教学进行合理利用,从而推动我国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洁.分层作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鲁东大学,2015.
[2]陈敏.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学周刊,2014,(33):44-45.
[3]肖昕茹.辅助教学软件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25) :19-20.
[4]江毅玲.新基础教育理念下的电子书包运用[J].基础教育参考,2017,(13) :50-51.
[5]李培芝.参与式教学模式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求知导刊,2017,(11)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