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儿童本位 提升音乐素养
2018-04-18朱雪莲
朱雪莲
[摘 要]有效课堂应关注学生,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生本理念下的小学音乐课堂,能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感受音乐之美,进而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践行生本理念,教师需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搭建学生自主参与的平台,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多元评价,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生本理念;音乐课堂;音乐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9005102
一直以来,多数音乐教师都将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作为音乐教学的目标。课堂上,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设计一步步地走,经常出现教师激情满怀,学生却内心波澜不惊的情况。于是,有的教师就会产生疑惑:教学设计挺好的,为什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不高呢?其实,这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关注的是音乐这个本体,而忽略了教学对象本身——学生。
音乐教学的对象是人,教学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小学音乐课堂应关注学生,应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教。那么,怎样才能真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感受音乐之美呢?在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大力倡导的生本教育理念粗浅指导下,以下是我对小学音乐有效课堂的粗浅探索。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
在音乐课堂上,一些教师很关注课题教学的形式,创设情境、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讨论互动等成为课堂的必要环节,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热热闹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学生兴趣盎然,参与度很高。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却发现很多学生都是人云亦云,并未能真正参与学习。其根本原因,就是教师过于注重形式,没有真正领悟以生为本的内涵,没有真正将生本理念融入自己的音乐教学之中。
因此,小学音乐教师首先必须深入领会生本的教育理念。生本理念强调一切为了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生能完成的任务都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潜能。只有将生本理念渗透到小学音乐课堂之中,内化为教师的行为,运用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发挥生本理念的作用。
二、搭建自主参与的平台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小学音乐有效课堂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需要,积极为学生搭建自主参与音乐学习的平台,让学生置身于自由、开放而充满对音乐之美探究欲望的情境中,满足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表现、自我发展的需求。这是上好一堂音乐课的重要前提。
1.以激发兴趣为出发点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因此,生本理念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师要以激发兴趣为出发点,选取恰当的方式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体验中收获认知、感悟。如教学《牧童之歌》时,教师不妨以中外牧童的不同生活视频为导入,让学生在观看中感受不一样的童年生活,激发学生对牧童生活的兴趣和对歌曲内容的好奇。
2.以宽松和谐的氛围为依托
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靈,也可以使学生心情放松,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营造宽松、和谐的音乐学习氛围最为重要的就是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轻易否定学生,不一棍子打死,不扼杀学生的童真,而是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表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音乐学习的信心。
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不是任由学生发展。生本理念下的音乐课堂,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比普通课堂要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更加高涨。但很多教师担心这样教学,课堂会乱成一锅粥。实质上,生本理念下学生的动,不是简单的身体上的动,而是学生思想上的动: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思考和分析。如教学《牧童之歌》的节奏难点时,学生模仿马蹄声和骑马扬鞭的动作,既形象又生动,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三、强调体验,尊重个性
法国音乐家柏辽兹说过:“音乐是心灵的迸发。它不像化学那样能进行实验分析。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音乐是培养学生情感发展的特殊学科。音乐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和交流。只有让学生真正主动地参与到音乐的感知、理解、实践、赏析等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从中获得情感体验,激发情感共鸣,提升音乐素养。然而,学生因为先天以及后天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这也决定了学生情感发展的不同。生本理念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不用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觉,不用成人化的方式代替学生的学习”的原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尊重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理解。如教学《牧童之歌》和《牧童短笛》时,结合李可染先生的系列牧童作品,多数学生在脑海中想到的是“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的画面,而有个学生却说他仿佛看到了爸爸童年时放羊、在池塘游戏等生活场景。这是多有生活气息的想象,同时也说明学生对这首乐曲的情感有了比较深的感受。此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联想,让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体验,让音乐课真正成为他们的情感剧场。
四、多元评价,注重发展
音乐教学中,多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是看学生会不会唱、能不能唱好等。显然,这样的评价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会抑制一部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多元评价理论认为,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不能简单地用一把尺子来衡量,而应从多维度综合评价。生本理念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对学生的评价,不应只关注音乐学习的结果,还应关注学习的过程,应从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活动、是否与同学进行交流合作、是否对音乐产生兴趣等方面入手。教学中,教师还应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伙伴评价、小组评价等,这样既能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又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如当面对一个音乐学习兴致极高,但张嘴就跑调的学生,教师不妨以激励的语气、包容的心态从其他维度去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比如他对音乐的兴趣、对音乐的理解和想象等,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也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小学音乐课堂应该立足儿童本位,努力践行生本理念,这样才能体现情感与理性的有效融合,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也才能成为学生真正喜欢的音乐课。
[ 参 考 文 献 ]
[1] 刘丽敏.生本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2] 冯星星.基于儿童视角回归音乐课堂本真[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7(4):06-08.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