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有效教学的基本特性
2018-04-18程怀泉李志
程怀泉 李志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应具备教学方式的协调性、情境创设的趣味性、教学设计的综合性、教学基本功的扎实性、核心素养培养的务实性等五方面的特性,这样学生才能够学得快乐,教师才能够教得轻松,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9002802
數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优质课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敢于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思辨,尤其在学生出现疑难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等活动,彻底弄清和解决问题。数学课堂中,学生只有在思与辩的激烈碰撞中才会产生智慧的思维火花,才会燃起数学思辨的熊熊烈火。因此,现代的数学课堂,期盼学生的独立思考,期待教师的正确引导,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进入好的学习状态,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一、体现教学方式的协调性
无论是骨干教师还是名师,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都注重从单一走向多元,通过优化整合、因势利导等途径,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这样有以下优势:一是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使教师与学生进行真诚、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如课堂教学中,师提问:“用符号、字母、数字表示加法结合律,你更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以前你还学过哪些知识用到加法运算定律?”生:“验算、凑整中用到加法运算定律。”……通过这样的互动交流,既使学生回忆了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注重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如课堂教学中,师:“还有几个人没有做好,我们等他们一下吧。”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时间继续探究,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集体精神。三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讨论的习惯等。如学生上黑板写竖式时,竖式中的横线要求他们使用直尺,这样既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上述教学案例,其实都是课堂教学协调性的具体体现。
二、追求情境创设的趣味性
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深入探究所学知识。因此,教师课前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时,教师创设“五指四空”等形象生动的情境,把比较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化、形象化,为学生进一步明晰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又如,教学“分数的再认识”一课时,教师创设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情境,引导学生体会“同一个分数,如果整体‘1不一样,那么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再如,教学“小数的加减法”一课时,教师借助教材中的主题图创设问题情境:“第一轮比赛我们赢了,大家想知道第二轮的比赛成绩吗?”……通过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不仅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而且易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三、实现教学设计的综合性
1.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教师需注重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操作——感悟”的过程;教学“小数的加减法”一课,教师应注重讲练结合,且讲到点子上,练在关键处;教学“分数的再认识”一课,教师应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学“加法的运算定律”一课,教师需注重对学生进行类推、不完全归纳法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课上除了实现“四基”“四能”的教学目标外,教师还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当渗透一些数学史、科学史的知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例如,教学“分数的再认识”一课,教师可向学生讲解分数产生的过程;教学“加法的运算定律”一课,教师可向学生介绍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3.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数学练习
数学练习设计,既要符合教材编排的逻辑结构,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既要考虑数学知识的前后联系,又要沟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的、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练习设计更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得到拓展和提升,使学生的“四基”“四能”目标真正得到实现。例如,教学“分数的再认识”一课时,教师通过设计看图说数、数学游戏、估一估、给灾区捐款等练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感,引导学生切实把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特别是估一估的活动,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数感先是感,再是悟。如“某个学生占今天上课总人数的1/10,占全班总人数的1/45,占全年级总人数的1/88,占全校总人数的1/840,占全国1300000000人数的1/1300000000”,这里的感是总数,悟是某个学生所占的份数。
4.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数学课堂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特别要善于运用启发式的方法进行教学。启发式教学,教师应力求做到启而能发、发而能导、导而能活、活而不乱,引发学生进行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启发式教学的关键不在于教师在一堂课中问了多少个问题,而在于问了多少个有价值的问题,所问的问题是否有助于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5.根据教学内容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
课堂中,教师选择恰当的辅助手段进行教学,能起到突破难点、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的作用,体现数学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理念。如教师鼓励学生课后上网查找资料,继续探究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使学生课外也不断深入探究所学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
四、展现教学基本功的扎实性
1.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
教师要充分把握好教材序,教学序,学生序。
(1)教材序,即教师应尊重教材的编排意图和顺序。数学教材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主题、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要弄清教材的编排意图,合理地利用教材,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于教学中不断渗透。同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尊重教材序的基础上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
(2)教学序,即课堂中的各个教学环节做到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课标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教师应综合考虑分数的产生、意义、应用及分数单位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探究,使学生学有所获、感有所悟、做有所得。
(3)学生序,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把抽象的概念、定律、法则形象化,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活动,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例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棵树对应一个间隔,不对应就加或者减”的结论,使学生深化一一对应思想的理解,对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准确把握学科特点
教师应依据数学教材的编排特点,加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 “小数的加减法”和“加法的运算定律”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而“植树问题”和“分数的再认识”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演绎思维。
3.重视课堂教学评价
第一,教师的语言应及时、准确、巧妙。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结构性语言、过渡性语言和歸纳性语言都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你先听听别的同学怎么说的”等,然后再给学生一次机会,让学生整理思路后再说。又如,有学生站起来说错了,教师可鼓励学生“你能积极思考,很好”。第二,教师行动上要体现关注、重视学生。教师巡视时应尽量走到学生中间,必要时还要跟学生握握手,以示鼓励。第三,教师应灵活运用延缓性评价,如“再等一下,还有几个同学没有做完”等,使学生能继续探究,获得新知。第四,教师应将评价的主体、客体相结合,一是从主体上来讲,针对全班、集体进行评价,如“大家今天的表现都不错”等;二是从客体上来讲,针对学生个体进行评价,关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五、凸显核心素养培养的务实性
1.落实核心素养在于心
教师教学前应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预设,既要关注学生个体,又要关注学生群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2.落实核心素养在于细
教师教学应做到细化,细腻,细微。课前想细,即教学预设时要想多、想深、想细一些。课中择细,即要关注细节。例如,教学“整体1”的预设偏重直观演示,淡化抽象的生活实例。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该怎样处理会更好一些呢?如学生抄错了数字,教师不应只看学生的计算结果,而是在学生错题的旁边予以说明、订正,使学生通过两者的对比更明晰自己错误的原因。课后仔细,即注意反思、回顾,总结得失,寻根溯源。例如,调查的数据不能错;需要链接的网址可以提前收藏;课件上出示的主题图不清晰,可以网上下载;课上音乐的播放是否必要,因为练习时需要静心思考,而不恰当的音乐播放是一种干扰;学生合作讨论时所要遵循的规则或要求可否直接呈现在大屏幕上……这样教学比教师口述的效果要好,更有利于让学生按照要求完成既定的任务。因此,教师应优化自己的教学语言,尽可能消除频繁使用“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结构化语言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3.落实核心素养在于实
朴实,从情境创设到课件制作,既简简单单,又形象直观;既清新自然,又朴实无华。扎实,该讲就讲,该练就练。丰实,既有知识传授,又有能力训练,还有思维拓展和习惯培养。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亮点及时进行评价,让学生在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的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得以形成,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学习、会学习和善学习的人。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