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按摩配合补液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护理效果

2018-04-18邹才定余海波

关键词:补液婴幼儿腹部

邹才定,余海波,付 昀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石花镇大峪桥卫生院,湖北 襄阳 441704)

婴幼儿腹泻为临床常见病,属消化系统疾病的一种[1]。该病的发生率较高,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大便性质变化及大便次数显著增多,严重影响患儿健康及生长发育。病毒、细菌、原虫等是导致该病发生的常见病原体[2]。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腹泻病的发生率及致死率均有显著下降,但其仍是威胁婴幼儿健康及生命安全的一向常见病[3]。常规药物或补液极易增加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及抗生素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仍需探究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与干预方式。腹部按摩配合补液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有效方式[4],同时配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帮助。本研究对60例腹泻的婴幼儿在腹部按摩配合补液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将其疗效与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婴幼儿腹泻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对患儿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24个月,平均年龄(14.2±2.3)个月;病程1~3 d,平均(1.5±0.3)d;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6~23个月,平均年龄(13.9±2.5)个月;病程1~3 d,平均(1.4±0.4)d。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的诊断标准[5],且所有患儿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患儿大便均呈蛋花汤样或黄色水便样,无脓便血;且患儿监护人均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行腹部按摩配合补液治疗,即根据患儿病情给予其微生态制剂、蒙脱石散剂及补液治疗;同时给予患者腹部按摩治疗,以手掌置于患儿腹部,采用逆时针回旋方式进行按摩,每次按摩5~10 min,然后利用拇指按揉足三里穴位,按揉1 min,1次/d。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

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基础护理。①患儿年龄较小,加之受病情及陌生环境的影响,更易出现哭闹、不适现象。护理人员需要配合家长安抚患儿,同时需鼓励家属,缓解家属焦虑、紧张情绪。②做好健康指导,护理人员需耐心的向患儿家属讲解腹泻的原因、可能引发的并发症、治疗方法及效果等,增加患儿家属对疾病与治疗方法的了解,促使其更好协助患儿配合各项操作。③确保病房干净卫生,合理控制病房内温度与湿度,为患儿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2)消毒隔离护理。入院后,及时进行床边隔离,尤其需加强对感染性腹泻患儿消毒隔离的重视,分室收治,且需做到食具、尿布、衣物等专人专用;另外,在对患儿进行护理操作时需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且医护人员及母亲喂奶前、换尿布后均要及时洗手,以防较差感染。(3)臀部护理。护理人员需叮嘱患儿家属尿布需选用清洁、柔软的布类尿布,且需及时进行更换;便后需利用温水清洗患儿臀部,确保会阴及肛周皮肤清洁干燥;若有皮肤发红现象发生,需涂抹药膏,以防臀部感染。(4)营养支持。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儿家属为患儿提供充足的营养及水分,可利用等量的水对ORS进行稀释,以患儿病情为依据随时口服;对于伴有严重脱水症状者则可利用留置针进行补液,补液时需遵循“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做好对患儿口腔护理的重视,叮嘱患儿家属患儿需多饮水,且需适量引用含有碳酸氢钠的凉开水,以保持口腔清洁,预防鹅口疮发生。(5)腹部按摩护理,在给予患儿腹部按摩治疗时,护理人员需做好医生的配合工作,且动作需尽可能轻柔,避免给患儿造成不必要的不适感。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儿治疗与干预前后24 h、48 h、72 h腹泻次数;(2)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包括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脱水纠正时间、止泻时间等;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相关文献制定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6],显效:治疗与干预48~72 h内,患儿腹泻次数每次不超过2次,且大便性状正常,全身完全缓解;有效:治疗与干预48~72 h内,患儿腹泻次数每天3~4次,全身症状有所好转,大便呈糊状;无效:治疗与干预48~72 h后,患者症状及腹泻次数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1.6 满意度评价方法

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表进行评定,满分为100分,满意(评分在90分以上);基本满意(80~90分);不满意(80分以下),分值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量表均在干预结束后发放给患儿家属,由患儿家属当场填写。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干预前后腹泻次数比较

两组患儿干预前腹泻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24 h、48 h、72 h腹泻次数均明显减少,而且观察组腹泻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腹泻次数比较(±s,次/d)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腹泻次数比较(±s,次/d)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24 h 干预后48 h 干预后72 h观察组 30 9.41±1.53 6.54±1.01 3.12±0.45 1.21±0.20对照组 30 9.36±1.55 9.15±1.24 5.49±0.52 4.31±2.69 T 0.126 8.939 18.877 6.295 P 0.900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脱水纠正时间以及止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s)

组别 n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d) 脱水纠正时间(d) 止泻时间(d) 满意度评分(分)观察组 30 2.50±0.40 2.23±0.30 2.57±0.62 93.21±3.60对照组 30 3.51±0.72 3.41±0.41 4.54±0.94 82.57±4.05 t 6.716 12.722 9.582 10.755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婴幼儿腹泻为临床常见病,夏季为该病的高发期,患儿多伴有腹泻、呕吐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引发电解质紊乱,对患儿健康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极大[7]。以往,临床上通常将补液治疗作为该病的常用方式,治疗多以补锌为主,其在改善肠道局部因素、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力方面有重要价值,且可促进肠黏膜再生,提高细胞免疫力,有利于促进肠道功能恢复[8]。而腹部按摩则可有效的刺激患儿肠道,对引发患儿局部及全身反应;且有效的腹部按摩还可刺激患儿穴位,对调节患儿体内阴阳平衡,有利于促进患儿消化系统功能恢复。两种治疗方式联合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协同作用,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病情有重要帮助。但由于该病患儿较小,在治疗过程中极易产生不配合、家属焦虑等情绪,为提高治疗效果,在给予患儿上述治疗的同时还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9]。

本研究中以整体护理方式对观察组30例患儿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腹泻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且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脱水纠正时间、止泻时间等方面,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平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整体护理干预在改善腹部按摩联合补液治疗婴幼儿腹泻患儿临床效果中可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做好对患儿家属的鼓励与支持,可改善患儿家属的焦虑情绪;且有效的健康宣教还可增加患儿家属对疾病及治疗方式的了解,对增加其配合度有重要价值。同时通过有效的消毒隔离干预还可为患儿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与康复环境,对预防交叉感染现象发生有重要价值。而通过加强对患儿臀部护理及营养支持的重视则可有效的改善患儿机体抵抗力,减少患儿不适感及臀部感染发生[10]。且耐心、细致的护理干预还可让患儿家属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用心与体贴,对改善护患关系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对婴幼儿腹泻患儿实施腹部按摩联合补液治疗的同时配合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预后效果与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赵 炜,丁明辉,田文鹏,等.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与磷酸铝凝胶联用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7):51-52.

[2]关 玲.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6):29-30.

[3]毛桂龙,霍 斌.儿童腹泻病的概述及病因[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6,23(4):1-2.

[4]杨彩秀,杨新平.腹部按摩配合补液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9):709-709.

[5] 方鹤松,段恕诚,董宗祈,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 [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61-64.

[6]徐慧芳,祝雪英,蒋锐锋,等.消旋卡多曲颗粒与布拉氏酵母菌二联治疗婴幼儿中重型急性水样腹泻临床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1):97-99.

[7]李 莹,石 玲,张敬旭,等.应用行为改变理论探索婴幼儿腹泻相关喂养行为影响因素[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4):359-362.

[8]胡仁玉,李江涛.磷酸铝凝胶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婴幼儿腹泻60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2):83-84.

[9]任柳芬,刘芝菊,杨 敏,等.蒙脱石散联合肠炎宁糖浆治疗婴幼儿腹泻52例临床观察[J].中国药师,2014,17(6):991-992.

[10]魏 薇.穴位推拿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婴幼儿迁延性腹泻6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6,48(12):63-64.

猜你喜欢

补液婴幼儿腹部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理念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