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重要性

2018-04-18何雪华

关键词:综合症胸痛冠脉

何雪华

(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31)

急性冠脉综合症主要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侵袭现象,属于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急性冠脉综合症严重程度较高,主要多发于老年、男性、不良生活习惯及基础性疾病患者身上,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发作性胸痛等[1],若不及时进行急救,将会导致猝死等现象出现。因此,有效的急救护理流程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中的效果及重要性,我院针对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进行观察及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8~79岁,平均年龄(65.24±3.58)岁;实验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7~80岁,平均年龄(65.56±3.4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及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心、肺、肾功能缺损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严重手术禁忌症及药物过敏史患者。

纳入标准[2]:患者诊断后存在缺血性胸痛现象,心电图呈现动态变化及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出现动态变化。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基础急救护理,主要包括配合医生快速识别胸痛、吸入氧气、建立静脉通道、维持心电监护、动态观察心电图、镇静、镇痛等。

实验组实施急救护理流程优化护理,主要措施为:(1)院前急救:救护车在接到求救电话后3分钟内发车,在救护车上通过电话与患者家属沟通,指导现场急救,建立胸痛时间管理表,准确记录各个时间节点及指标,到达现场后快速评估患者病情,关注生命体征指标,给予相应的氧气吸入、心电图采集等操作,将结果以传输平台发送至医院值班医生手上,实现无缝隙衔接;(2)转运流程:做好转运准备,告知患者家属转运存在的风险,轻柔、平稳的搬运患者,在救护车上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提前准备好急救物品,简单向患者家属商议治疗方案,缩短救治时间;(3)快速接诊分流:针对胸痛患者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实施先救治后交费的方式,采集患者的疾病史、过敏史等信息,给予相应的急救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为患司匹林嚼服,在患者左上肢及左下肢建立静脉通路,对于胸痛剧烈的病人,可使用吗啡止痛。检查相应的肌钙蛋白等检验项目,给予备皮、带上腕带、更换手术衣等术前准备,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与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及信心。(5)者合理安排分诊,针对高危患者实施紧急程序化急救护理及会诊,尽快抢救患者。(4)急救处理:护理人员首先应接上带除颤功能的心电监护仪,密切观察ECG的波形、频率、节律和ST段变化,监测血压、呼吸、体温和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心律失常,随时抢救。同时给予氧气吸入及ECG检查以便快速诊断。通知心内科急会诊,遵医嘱给予患者氯吡格雷及阿记录相应的抢救药物及时间节点,进一步完善胸痛时间管理表。

1.3 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抢救成功率等之间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抢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抢救成功率比较

3 讨 论

现阶段,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进步,临床中治疗冠心病的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对于心血管疾病治疗及护理的范围越来越广,对心血管科室护理工作及急救过程中的护理流程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应熟悉心血管疾病知识,具有熟练的技术操作水平,满足日益复杂的治疗及护理要求[3]。

急救护理流程主要是指将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转运至急救中心的过程中实施一体化及流程化的护理措施,建立快速、有效的急救措施及无缝隙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家属的信任感及满意度,帮助患者脱离危险,促进预后[4]。急救过程中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实施的急救护理中能快速确诊及控制患者病情发展,加快心肌再灌注的专科治疗,建立流程化的急救处理,急诊医护人员与各科室医护人员合作的方式运用心肺复苏指南及急救指导等对高危患者及猝死患者实施优化心肺复苏处理[5],将患者的心脏骤停及心律失常现象及时缓解,为患者后期实施心肌再灌注治疗奠定基础,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现象的出现[6]。将临床急救护理路径(流程)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急救护理中,具有有效缩短患者的 D-to-B 时间与住院时间、提高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等优点。本次观察结果数据显示,实施急救护理流程的实验组抢救后的抢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抢救成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实施基础护理的对照组。说明急救护理流程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能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促进患者生命安全,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促进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廖彦菊.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救治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2):4267.

[2]王 璐.院前医疗急救电话指导在冠心病救治中的应用评价[D].大连医科大学,2016.

[3]张 华,王尽莲.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2):1056-1057.

[4]陈永强.《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解读[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2):253-256.

[5]肖可喜,唐迎红,余天浩,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无复流的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3):39-42.

[6]刘 涛.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7):75-77,80.

猜你喜欢

综合症胸痛冠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鱼类越冬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有些胸痛会猝死
六安市人民医院组建胸痛急救网络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急性非心源性胸痛治疗体会
梦游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