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吸收、传承与创新:习近平对传统文化认知的“三重性”

2018-04-17魏岷

知与行 2018年4期
关键词: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

魏岷

[摘 要]读书是习近平主席的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是其广博读书中的一个很重要部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对传播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了很多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而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传承与创新,则是他对传统文化认知的“三重性”。正是在对传统文化的广泛阅读和深刻思考的基础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对优秀传统文化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相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习近平;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8)04-0010-04

习近平主席说:“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1]腹有诗书气自华,习近平主席在各种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可以看出其读书范围之广、内容之博,读书真正成为习近平主席的一种生活方式。习近平主席喜好读书始于学生时代,据习近平主席的中学语文老师回忆,习近平读书很广博,对老师课堂讲解的内容不满足,自己还会在课外读很多书,尤其喜欢杜甫的诗,对国学更是情有独钟[2]。即便在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也是读书不辍。他回忆自己到农村插队后,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在上山放羊时也怀揣着书,锄地到地头休息时则看《新华字典》,进行字词的点滴积累[3]。

由于学生时代以及知青岁月养成的勤奋读书的习惯,从此读书成了习近平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陪伴着他成长为地方领导人乃至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他的读书经历,赋予了他观察与思考中国以及世界问题的广博知识和科学方法,赋予他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也赋予了他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和领袖魅力。在习近平主席的广博知识储备中,中国传统文化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较近的一次讲话中体现得尤为突出。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高度概括,他说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发展中,不仅有代表着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卓越科技成果——“四大发明”,而且还产生了先秦时期儒墨道法等诸子学术争鸣的盛况,然后依次出现了汉朝的辞赋、唐朝的诗歌、宋元的词曲以及明清的小說等一系列流传于后世的伟大文学作品[4]。这是习近平主席通过不断学习与思考,对中国传统文化得出最为精彩的概括。因此,本文拟分别从吸收、传承与创新这三个方面,对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进行专门性探讨,以期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主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过程。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习近平主席对传统文化的吸收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主席到山东曲阜孔府考察,来到了孔子研究院,看到桌子上摆放着孔子研究院系列研究成果的书籍和刊物,便饶有兴趣的一本本拿起来翻看。当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时,他便拿起来翻阅,他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可见,习近平主席对中国传统典籍的喜好程度。而且这是习近平主席的常态,从习近平主席的历次相关讲话中,可以看到他对中国传统典籍的熟稔程度。2014年10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中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均无不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对《古诗源》《诗经》中的一些作品,还有《敕勒歌》《木兰诗》等这些从人民生活中产生的脍炙人口的经典诗篇,随处引用,信手拈来[5]316-317。这都是反映关怀人民题材的佳作,习近平主席如数家珍,可见其对传统典籍的阅读之广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发表了一系列讲话、文章和访谈,为人们所喜读、爱读,关键在于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习氏风格”。“习氏风格”的特点就在于引经据典,用优秀传统文化典籍解读当下问题,这是习近平主席对传统文化进行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经过接受、理解、探究之后,最终转化为创造性的解读和引鉴。为此,人民日报评论部2015年、2018年先后编辑了两辑《习近平用典》,分别辑录了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9月以来在讲话、文章中引用的部分典故135则、148则。所引用典故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从孔夫子到王国维,旁征博引,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对中国经典的深入理解和创造性转化。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传统儒家的人生境界和价值追求,也深深地影响到了少年时期的习近平。习近平主席回忆,当他15岁下乡插队时,当时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自己去做,能做的事读书、修身。习近平给自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就是除了劳动之外,就是找书、看书,知青间交换着看书,中国古时代的课本,比如明代、清代的课本,以及一些文学经典都认真研读了。“文革”时,习近平帮着中央党校搬书,他就挑一部分书留下来看,又看了好多书,其中冯梦龙“三言”中的许多警句都能背下来[6]。以后在工作过程中,习近平也不废读书。我们翻阅《之江新语》,关于读书主题的就有五篇,比如在《多读书,修政德》一篇中,就谈到中国传统中讲究读书修身、从政以德,并举《论语》中的典故“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例,来说明在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7]175。可以说,正是由于习近平主席自身就是这样做的,因此他才能够以身作则,要求其他党员干部多读中国传统经典,从中汲取营养,为政以德,执政为民。

二、“百花齐放春满园”:习近平主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着重强调我国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是我们当代哲学以及社会科学建设不可多得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为当代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习近平主席之所以有如此判断,是因为他认为中国历代先贤深植于华夏大地汲取合理的营养成分,形成了丰富多彩、绚烂多姿的文化体系架构,“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5]339-340。

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习近平主席表现出了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在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上,他在继承前人的研究著述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评判提到了崭新的高度,强调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融入中华民族歷代沿袭的民族血液之中,成为一种民族发展生生不息的潜在基因,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民群众的人生追求、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他强调有着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思想理念,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并且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影响着当代以及未来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作为一种潜在基因而不断地输入我们的血液,繁衍升华而日益强化,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强大,就是因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中葆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8]171。

作为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主席不但向各级领导干部和中国人民倡导学习与借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还在出访其他国家的各种场合,引经据典地向全世界人民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强调世界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特别强调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蓄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文化的高度凝练,而这一凝练亦影响着中国之外的其他文化体系,促成了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和谐发展。他列举了中国与印度以及西方国家文明交流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发明”联动了世界变革,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8]260-261。次日,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和平、和睦以及和谐文化的这一主题,认为这一文化应该成为世界发展的核心内容。因此,习近平主席极力呼吁世界各国人民,必须走和平、和睦以及和谐发展之路。走这样的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8]265,也应该是世界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习近平主席高度赞赏和推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于他早年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真诚热爱,因此才能够在国内的各种讲话中,在出访的各种演讲中,向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宣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人们亲切地称他为“中华文化的使者”和“优秀传统文化忠实的传承者”。

三、“而今迈步从头越”:习近平主席对传统文化的创新

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问题,这是一个大命题。一般而言,对于这个命题有一个共识,即对于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与时代同步进行创造性的发展。然而,在如何进行创造性发展问题上,则是众说纷纭。在20世纪50年代,冯友兰提出了一个“抽象继承法”[9],自从改革开放后,学术界打破沉寂,对如何继承华夏传统文化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各种有效的方法,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是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10]。习近平主席正是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广泛阅读、深厚积累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借鉴既有的研究成果,站在新时代背景下,推陈出新,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并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理念。

第一,习近平主席认为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民族血脉的承续性,就要发展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就要紧扣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强调,在新时代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只有立足于这个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体现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居于顶层的国家层面,还是处于基层的社会层面,乃至于立基于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些都蕴涵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积淀而形成的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深厚精神血脉,承续着每一个中华儿女持之以恒的不懈价值追求,因此,立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8]170。

第二,习近平主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重发掘和弘扬体现人民性的内容,进而提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人民疾苦的主题。因此,习近平主席号召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创作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文学以及艺术作品,一定要体现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体现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根本方向,而最为重要的是,一定要反映人民的心声,这是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必须要达到的最根本要求。他列举了我国历史上一系列优秀文学作品,无不体现了人民性的内容,充满了对人民群众命运的关怀。他说,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该向那些中国历史上写出反映出人民疾苦的优秀作家学习,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要一以贯之地关注于人民的疾苦与冷暖,无时无刻地把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刻画与讴歌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典型人物,体现新时代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和企盼。他一再强调广大的文学艺术工作者要切实深入到人民生活实际中去,“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5]350,即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把握住时代脉搏,奏出新时代最美好的乐章。

第三,习近平主席对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始终把持一个最为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的根本原则。对此,习近平主席给予了深入的阐释。他说,在人类文明思想发展史上,还没有哪一种思想,无论是在科学性、真理性上,还是在影响力、传播面等方面,能够达到马克思主义那样的高度,并且更没有任何一种思想,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对全世界产生如此广泛的巨大影响。近代以降,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经过革命者和建设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断追求和创造性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新时代的发展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不断地处在进行时,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及中国化仍然在继续,应该使之不断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使之充分的中国化、时代化以及大众化。同样,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因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内容,就是人民性。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民性内容前文已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内涵,习近平主席阐述道:“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11],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全人类共同追求的未来理想社会的良好企盼与憧憬。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所阐释的关于人民性的深刻内涵以及对人类文明产生的重大影响,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让中华传统文化代代传承成为世界民族之林的璀璨明珠!

四、结论

“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习近平主席就是在这个座右铭的督促和激励下,在学生时代的课余时间,在知青岁月的田间地头,在工作之后的空闲时间,都用来不断地阅读,使读书成为日常习惯。正是在这种不间断的读书生活中,习近平主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广泛的吸收,思想构成中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基因,并使之与时代特色相关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与创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漫漫征程中,习近平主席将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壮大,使中国文化再现辉煌。

[参 考 文 献]

[1] 习近平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N].人民日报,2013-03-20.

[2] 林艳.语文老师忆习近平中学时代:喜读杜甫爱踢足球[N].北京青年报,2015-03-02.

[3] 卢新宁,李斌.中国有梦 青春无悔——习近平五四青年节参加主题团日活动侧记[N].人民日报,2013-05-06.

[4] 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3-20.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 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学情缘[N].人民日报,2016-10-14.

[7] 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9] 冯友兰.关于中国哲学遗产的继承问题[N].光明日报,1957-01-08.

[10]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三联书店,2011.

[11]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责任编辑:崔家善〕

猜你喜欢

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以人为本的小学教学管理模式分析
传承·扬弃·创新
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