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操作层面上的“创新原则”

2018-04-17龙煦霏

中国商界 2018年7期
关键词:成功者双创层面

龙煦霏

在2014年9月召开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概念。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下简称“双创”)被正式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4月,联合国大会根据已成为中国全民共识的“双创”理念,将每年的4月21日设立为“世界创意和创新日”。由此可见,创新不仅“火”遍了神州大地,而且已燎原至五大洲。“创新”更是覆盖了主流媒体的头条,以创新为主题或主旨的电视节目或论坛铺天盖地,全社会的创新热情被点燃了,创新似乎无处不在。然而,几年时间过去了,政策层面按下不表,单就具有影响力的创新成功案例而言似乎并不多。

不可否认,中国当下已是一个极为典型的“创业型社会”,“双创”成功者的“经历或轶事”也确实鼓舞了新晋或立志中的“双创”群体,但这种鼓舞大都止步于“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层面,可借鉴之处甚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了创新的引领地位。那么,“万众创新”究竟如何快速进入实操层面就成为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全方位锤炼创新体质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对创新的理解也是“千人千面”。其实,创新就是以有别于常规或常人的思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物质,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产品、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因此,创新并非仅指科技领域的创新,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创新。无论使巨无霸企业还是小微企业,无论是企业界还是非营利机构,创新活动可以具体到产品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直至社会创新。“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真正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全民创新精神。

二、操作层面上的创新原则

美国著名学者彼得·德鲁克经过20多年的持续印证发现,“灵光乍现”的创新案例确实存在,但是却无法复制。而通常意义上的创新是一种平常的、稳定的和持续性的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就是在启动创新之初确定创新原则(见表1)。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一技之长和了解市场外,聚焦目标、严谨有序、简便易行以及把控风险四项原则几乎是所有创新成功者的标配。

原则之一:聚焦目标

“求新求变”无可厚非,然而“一会儿初一,一会儿十五”的创新也绝对是大忌。创新对于创新倡导者或一家新公司甚至一个成熟的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创新之初首先要选择自己熟知的领域,因为创新本身充满了未知与变数。成功的创新应该只预设一个目标与一个核心,多元化或多个项目会使注意力分散延迟甚至拖垮预设的创新目标,结果一定是“东一耙子,西一扫帚”。爱迪生一生的发明無一例外都是围绕“电”完成的。经考证,爱迪生并不是灯泡的发明者或唯一发明者,英国物力学家约瑟夫·斯旺几乎同时也发明了灯泡,在技术上也旗鼓相当,但爱迪生却因为创新型企业家的身份脱颖而出,为后人所敬仰。他先是购买了斯旺的专利权,之后又围绕灯罩、真空管等展开系列攻关,徜徉在“电”的领域“长袖善舞”。

原则之二:严谨有序

创新的感性阶段靠的是灵感、体验和直觉,之后开展的创新工作需要有组织地在严密且理性的状态下有序进行。企业要创新,就必须完成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技术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而管理机制改革是所有这些创新的基础,管理模式创新是一个企业最高层级的创新。德国蒂森是世界公认的先进汽车材料生产商,其率先开发出了从材料到用户体验的全方位汽车材料创新解决方案,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公司的全方位协调组织和反复严谨的试验论证。这种以用户为目标的汽车材料解决方案为公司带来了巨大效益,被欧美日韩以及我国同行争相效仿。

原则之三:简便易行

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获得一种易于掌握或容易操作的技术或模式,满足人们对于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因此,过于小众的创新一旦失去大众的认知,就很难达到一定的规模并取得一定的市场地位。A钢厂一直都是国内铁路车辆用耐蚀钢的主要供应商,但是随着环境腐蚀介质的改变,钢板焊缝处在使用周期内出现了严重腐蚀,无法满足用户的要求。这时B钢厂推出更耐腐蚀的3Cr钢挤占了市场,而A钢厂的工艺装备却无法生产这种3Cr钢。A钢厂在一度乱了阵脚后重拾耐蚀钢研发,通过调整成分开发出了新一代“物美价廉”的耐蚀钢并获得用户好评。专利一经公开,同行惊诧“原来不过如此”。这就是创新的魅力,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原则之四:把控风险

风险处处有,更何况创新是在探索未知的事。创新“花钱”有风险,但是裹足不前的风险更大。研究表明,在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创新成功者“绝非拍脑门行事”,而是花费了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在资金运用上,通常在确定和控制风险方面都做得相当成功。在德鲁克的案例中,一位建立了庞大太空领域全球性企业的创新者兼企业家认为自己并不具有“企业家性格”,而且他熟悉的成功者也都不是“冒险家”,但他们都能事前确定所能承担的风险,并最大限度地化解了风险。

三、创新铸就中国梦

纵观人类文明史,一切成果都是创新智慧的产物。无论是国家、公司还是个人,大创新带来变革,小创新带来惊喜,不创新就是“等死”。为此,在今年两会的闭幕讲话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发出了“创新总动员”——“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在宏观层面上,国家及各部门、各地方出台了近千份“双创”促进政策,使“双创”有了制度保证。在微观层面上,“双创”者们如果遵循创新通用原则,积极且周密行事,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充分证明,创新始终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基因之中,有我们引以为傲的“创新”老祖。在新时代,惟有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才能早日达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成功者双创层面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辛苦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
辛苦
成功者对失败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