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培养
2018-04-17张延德
张延德
摘 要:论述物理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着重讨论物理教学中学习情感的培养和人生价值情感的培养。
关键词:情感教育;情感教学;情感体验;感受;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和动力”。培养学生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感受,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以我的教育经验来看,情感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有力武器。大量的事实证明,真挚、敞开肺腑的谈话,是与学生之间沟通感情、交流思想和建立良好关系最重要的手段。也是心与心的交流,灵魂对灵魂的呼喊,言传不如身教,情感教育是一把很好的钥匙。
一、情感教学的重要性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特点,把情感因素引入教学中。陶行知在育才小学当过校长,大家都熟知的《四块糖果》关于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的故事就发生在那时,陶先生的这种激励法还在于其及时性。他的四块糖果在他每说一个好处后就奖出一个,真可谓恰到好处。无论是赞赏、奖励还是批评,都是一种精神上的触动,应当立刻去做。一旦时过境迁,感受淡了,效果上就要打折扣。
情感教育就是这么一种教育方式,它强调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建立平等的益友式的关系,以情感育人,以人格的魅力折服人。
二、学习情感的培养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积极的学习态度的驱动下,学生才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远胜过责任感。”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因为当有浓厚学习兴趣的时候,人的大脑就会活跃起来,神经细胞就会兴奋不已,这样就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学习品质要培养学生对学习有自信心,能独立、自强,勇于探索和敢于创新的精神。物理课程是八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能力,联系生活实际,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物理产生的深奥难懂的心理,对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三、人生价值情感的培养
物理学发展史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价值,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顶尖人物和催人泪下的动人事迹。有成功的欢乐,也有失败的经验和教训。这些都是情感教育的良好的教材。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恰当地运用这些史料,作为正面教材,用他们热爱科学,敢于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和不怕困难、勇于奉献的高尚品质去感染学生,使学生树立向他们学习的信念和理想,以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物理教学中,还可以通过介绍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我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因此,美国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巨大的中心之一。”活字印刷、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三大发明,英国学者培根给予高度评价,他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况。”充分挖掘和利用物理学发展史中的情感材料进行情感培养,可以激励学生更加喜欢物理,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和创新,也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我国在许多高科技领域中(如火箭发射、人造卫星、导弹、激光、超导研究、遥感、量子等)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在量子通讯、量子计算机探索研究等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进一步激发学生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紧迫感,让他们为使我国科技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努力奋斗。
富有人道的教学活动应该把教育活动看作一种与“人”打交道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顾及自己的教学目标、内容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需求和感受,并且要让学生感受到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生活过程的精神和情感体验。比如在物理课上,对“声现象”中乐音的讲解,老师可能想到的只是要让学生知道它的概念、规律和特征,却没有在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充分地让学生去感受音乐之美,允许学生表达他们的愉悦之情,同时引导学生享受音乐之美。教师不可为了教学目标而漠视学生的这种感受,应该尊重学生的愉悦体验。
总之,情感教育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纽带,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情动人,以趣激情。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引发人的某种情感,影响人们对于世界、人生的态度,从而成为情感教育的素材。生活中的一个人、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所获得的感受或得出的结论可能完全相反。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存在,有些人有“火眼金金”,有些人则熟视无睹。因此,在情感上教师应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和体会生活中那些散发着魅力的情感素材。教师对物理学的热爱,对物理教学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教师积极的、强烈的情感才能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更加喜欢物理,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邵宗杰.教育學[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韩永昌.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约翰·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商务印书馆,1939.
?誗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