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

2018-04-17

群众 2018年5期
关键词:创新型科技建设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决贯彻中央部署要求,强化创新引领,以系统化思维深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领先,科技创新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发挥了重要支撑引领作用。

江苏科技创新工作站上新的重要起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将其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贯穿于“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显著增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组织程度和推进力度。2013年,以启动全国首个创新型省份试点为标志,全面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工作;2014年,以启动建设我国首个城市群为单元的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标志,加快打造创新高地;2016年,以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为标志,密集出台了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科技创新“40条政策”等一批重要政策文件,努力建设科技强省;2017年,以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强化创新引领”为标志,对系统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以改革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创新创业日益成为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科技厅紧扣中心工作主动作为,坚持“企业是主体、产业是方向、人才是支撑、环境是保障”的工作理念,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理清发展思路,在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中明确关键举措,在落实政策加大激励中优化创新环境,牢牢把握工作着力点和改革突破口,认真履行职责,提升整体效能,推动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实现大幅跃升。创新投入方面,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9%、率先突破2000亿元大关,研发人员超过82万人、增长50%以上;成果产出方面,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翻了近两番,涌现出蛟龙号、神威·太湖之光等在世界有影响的重大成果;产业贡献方面,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年均增长1个以上百分点,相继跨上5万亿元、6万亿元两个大台阶,纳米、物联网、太阳能光伏、智能电网、海工装备等领域一批核心技术占据国际前沿;企业创新方面,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的数量,实现了26%的工业产值、32%的利润,完成了55%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创造了61%的企业有效发明专利;创新创业载体方面,国家高新区数量全国第一、率先实现了设区市全覆盖,我省高新区全员劳动生产率和每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3倍和5.1倍。建设了全国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孵化载体群,成为我国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丰硕、创新氛围最浓厚的地区之一。

准确把握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导向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必须准确把握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战略定位和任务要求,进一步增强使命担当,在学懂弄通做实上走在前列。

新时代展现科技新作为,必须坚持系统化思维。要以历史眼光、全球视野去深刻把握科技创新的趋势和规律,以系统化思维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加强统筹谋划,工作思路上,主动放到全省的大盘子中去考量,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持续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工作方法上,更加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转化的有机统一,更加注重高校院所和企业的优势叠加,更加注重产业创新、区域创新、全社会创新的统筹协调,形成创新合力;工作推进上,加强精准施策,注重协同配合,科学配置力量,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相互促进,进一步提高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

新时代展现科技新作为,必须确立高水平取向。江苏科技创新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工作推进的站位必须更高、视野必须更加开阔。我们不仅要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而且要高水平建成,这是国家对江苏的期望,也是全省上下的共同愿望。我们追求的高水平,既体现在企业实力强上,就是要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也体现在产业层次高上,就是要加速进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还体现在平台支撑有力上,就是要努力建设具有領先水平的国家级平台和综合性科学研究基地;更体现在区域发展协调上,就是要积极构建协同有序、优势互补、科学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新时代展现科技新作为,必须狠抓关键性改革。当前,科技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要敢于触及深层次矛盾问题,破解“卡脖子”环节,把改革进行到底。要着力攻克“难点”,进一步统筹科技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要积极疏通“堵点”,深入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减少中间环节和过程管理,使监管更精简、更高效、更便捷;要善于运用“试点”,充分发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试验田”作用,形成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改革品牌,以科技改革的新突破新成效为经济发展增加稳的动力、注入进的活力。

新时代展现科技新作为,必须强化根本性保障。党的领导是确保科技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最根本的保证。新时代推进科技事业发展,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强化党的领导。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全省科技创新工作,扎实践行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牢牢把握主动权、主导权,把对党忠诚、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抓成效,在新时代彰显科技系统管党治党新气象,努力用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向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

面向江苏未来发展重大需求,全省科技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为目标,强化“企业是主体、产业是方向、人才是支撑、环境是保障”的工作理念,大力实施“一深化四提升”专项行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努力提升江苏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创新对江苏发展的支撑能力,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着力破解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通过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各种创新要素形成合力。进一步推进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发展,深化市场化改革举措,吸引集聚一批水平领先或填补空白的重大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在全球范围内新选聘一批项目经理及团队,新建一批专业研究所和海外窗口,孵化培育一批研发型公司。进一步加快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提升技术转移、成果转化、股份转让、融资服务等功能,健全省市县三级技术转移工作网络,构建技术转移信息服务“一张网”。进一步深化科技“放管服”改革,探索省科技计划(资金)项目科学管理新模式,赋予高等院校更大的科研项目管理自主权,提升科技项目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支持地方先行先试,支持南京深化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充分发挥常熟、海安县域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示范作用,探索各具特色的创新发展新模式。

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创新型企业集群培育,深入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计划,积极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围绕激发企业内生动力,积极将创新资源引入到企业,完善“科技副总”选聘机制,提升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水平,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专利布局;积极将研发机构建设到企业,依托行业龙头企业新建一批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争创一批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积极将科技服务覆盖到企业,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积极将创新政策落实到企业,进一步做好企业研发费用省级财政奖励以及普惠性税收政策落实工作,最大限度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

着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强化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全面打通科研与产业之间的通道,促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聚焦前沿核心技术突破,对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实施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集中突破一批前瞻性、原创性、标志性的科技创新成果。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集成推进一批创新水平高、产业带动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產业化,培育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战略产品。聚焦科技惠民富民,启动乡村振兴战略科技创新行动,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加快科技资源向苏北集聚,组织实施一批社会发展重大科技示范项目。

着力提升区域创新发展能力。坚持统筹推进和特色发展,构筑区域创新发展新优势。加快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贯彻落实《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省市联动实施20项重大科技创新建设项目,争创国家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试点,提升一体化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水平,打造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创新高地。提升高新区创新发展水平,贯彻落实《江苏省开发区条例》,从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服务保障等方面为高新区发展提供法治保障。进一步完善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发布、定期通报和动态管理机制,着力培育特色鲜明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支持有条件的高新区争创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推动基层科技创新,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市),积极争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促进经济绿色增长、社会均衡发展。

着力提升创新平台集聚能力。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加快推进各类创新平台建设,打造竞争力强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围绕创业孵化平台,推进众创社区、众创空间建设,完善创新创业孵化链条和服务体系。围绕基础设施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高校院所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围绕开放创新平台,深化与创新型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研发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着力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要素。围绕科技金融平台,启动“科技金融进孵化器行动”,完善“孵化+创投”服务模式,加强新型和特色科技金融机构建设。围绕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和服务平台,建设用好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构建多元化立体保护网络,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运营市场机制,加快建设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大力倡导创新文化,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科技支撑。

责任编辑:张 宁

猜你喜欢

创新型科技建设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科技助我来看云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