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弋阳叠山书院园林变迁钩沉
——基于元明清社会环境视角

2018-04-17晏琪徐武军付玲古新仁

风景园林 2018年12期
关键词:书院园林环境

晏琪 徐武军 付玲 古新仁*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体系中一类特殊的教育形态,多选址于风景优美的山林间,普遍具备祭祀、讲学与藏书等功能,能满足师生自由学术活动的空间需求[1-2]。

书院园林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改造地形,组合布置书院建筑、内庭空间、绿地植被等,满足讲学、祭祀、藏书、游憩、观赏等功能需求,营造出与书院儒学文化精神相契合的综合环境。这种综合环境具备生命的记忆,呈现出书院与地区的关联[3],其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带有深刻的社会烙印。

1 叠山书院平面图(清代)The plan view of Dieshan Academy (Qing Dynasty)

2 叠山书院平面图The plan view of Dieshan Academy

3 叠山书院平面图及鸟瞰图The plan and aerial views of Dieshan Academy

4(明)万历弋阳县儒学宫图Confucian Academy in Yiyang County in Wanli Period(Ming Dynasty)

5 元弋阳庙学布局推演图(右庙左学式)Deductive layout of Confucian Temple Academy in Yuan Dynasty (temple in right, academy in left)

书院园林是江西古代园林体系的重要组成,弋阳叠山书院是江西为数不多、保存完整的书院园林遗存之一,其空间布局现状与清代重建时期大体保持一致(图1、2)。基于此,笔者从社会环境发展的角度分析元明清时期弋阳叠山书院园林选址、空间布局与文化内涵的变迁。

1 祠学合一:元代弋阳叠山书院初建

1.1 元代江西社会环境及书院建立

元代江西地区稳定发展仅50余年[4]。元中期(1295——1332年),江西地区政治环境包容宽松、经济相对稳定[4],程朱理学受到推崇[5],宣圣庙祭祀体系逐渐恢复,传统宋儒文化得到一定程度复苏,教育发展取得较高成就[6]。这时期元廷对书院持包容与鼓励态度,祠庙为主兼作书院用途的庙学书院逐渐普及[7]。江西书院数量迅速增长,祭祀主体包括孔子、四圣以及“过化”或“经行”的儒家先贤们[8];书院建设出现官学化萌芽。元皇庆末年(1313年),虞舜臣率领其生徒在弋阳县东侧购买田地,筑建谢文节公祠[9-10],春秋两季祭祀谢枋得先生[11-12],南宋遗臣洪元基作诗篇《过叠山祠》,元延佑四年(1317年),谢文节公祠增建明伦堂[13],有省臣向元廷请奏,将谢文节公祠更名为“叠山书院”,此为弋阳叠山书院之始。

1.2 元代弋阳叠山书院选址特色

元代弋阳叠山书院承袭中国古代书院择环境、重名师[14]的传统。一方面选址于郊野,建书院于山林。志书记载:谢文节公祠位于弋阳县城东侧郊野六十二都乡的叠山中,“东至韩家弄,南至岭脊,西至岭脊,北至自地为界,以为护焉”[12],基址被绵延群山环绕围护。另一方面追溯名师,南宋大儒谢枋得曾在叠山自建书斋,自号“叠山先生”,可见叠山书院的选址与祭祀对象形成呼应。

1.3 元代弋阳叠山书院空间布局

元代叠山书院建设记载尤其稀少,本文作者从3个方面复原此时期书院空间布局:

1)叠山书院源于谢文节公祠,其空间结构从祭祠转向祠学合一,这是复原书院空间布局的基础。

2)元中期书院建设与庙学同质化[15],因而元代庙学结构是分析书院布局的重要依据。元代庙学自外而内依次包括棂星门、学门、泮池、庙(也称礼殿、大成殿等)、学宫及其他辅助设施[16]。参考明万历版弋阳县儒学宫图(图3),推演元代弋阳庙学的布局(图4~5)。

3)叠山书院的初建者虞舜臣习承宋儒文化,叠山书院具备“文人园”特点。

综上所述,元代弋阳叠山书院整体布局以庙学合一结构为基础,以建筑组群为主导,呈现前祀后学、中轴对称的空间形态(图6)。建筑组群自外而内包括:棂星门、学门、泮池、大成殿(主殿)、明伦堂、尊经阁。

1.4 元代弋阳叠山书院文化内涵

元中期,元廷逐步恢复宣圣庙祭祀体制,为笼络汉儒文人,推崇程朱理学、默许纪念宋儒名人等行为,这促进谢文节公祠的建设与转型。与此同时,祭祠以谢枋得的民族精神为文化核心,隐含宋儒遗士的清高与不屈,书院布局延续儒学文化一贯的表征形式,传递出传统的儒学文化。

表1 清代江西社会环境特征Tab. 1 Jiangxi Province soci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in Qing Dynasty

6 元代弋阳庙学布局推演图(前庙后学式)Deductive layout of Confucian Temple Academy in Yuan Dynasty (temple in front, academy in back)

7 明万历间谢文节公祠与县城位置关系图Location relations between Xie Wenjie Temple and county seat in Wanli Period of Ming Dynasty

8 清康熙年间谢叠山公祠迁址示意Relocation of Xie Wenjie Temple to Dieshan in Kangxi Period of Qing Dynasty

2 湮没无闻:明代弋阳叠山书院园林颓靡

2.1 明代江西社会环境特征

明代社会政治环境一直处在对峙、再平衡的动态变化中,经济发展呈现资本主义萌芽趋势,思想自由奔放,书院讲学蔚为成风,江西书院建设进入活跃期,但就弋阳叠山书院而言,相关记载鲜少,建设活动凋零。

2.2 明代弋阳叠山书院没落探究

《弋阳县志》记:“弋阳旧有叠山书院,为宋儒谢文节公讲学所,元季毁于兵火。明景泰中,郡守姚堂择地于郡城之南,以祀先生,匾曰叠山书院。而弋阳之故址数百年来,湮没无可考焉。”考究原因有2个层面[11-12,17-18]:

在社会环境层面,1453年,姚堂在广信府郡之南择址重建叠山书院,1454年,弋阳县令在县城隍庙之西另修二贤祠,延续祭祀宋儒陈文正与谢枋得。以上2个历史事件迫使弋阳原叠山书院失去了政治支持与文化溯源;虽然明中后期弋阳县令几次复修弋阳叠山书院原址,但屡修屡毁,说明经济来源难以维系。

在县城建设层面,“正德五年(1515年),知县胡伟始垒石为四门,上建门楼。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知县陈仕始筑城”,弋阳县城的建设变化导致元代始建的叠山书院完全脱离明廷照拂范围(图7)。

3 复苏再现:清代弋阳叠山书院重建及其园林化

3.1 清代江西社会环境及书院重建

纵观整个清代,政治环境相对稳定闭塞[4],社会以小农经济为主[19];统治者始终掌握主流思想,充满肃杀之气[4,20],缺乏自由开放的文风[8],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用于“朴学”研究;书院建设呈折线式向上发展[8,14](表1)。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知县王度移迁(谢文节公祠)于城内塔前岭之东”,“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前令吕文樱始立义学于文节公祠旁”[17](图9)。谢文节公祠旧迹迁址与义学建设,为弋阳叠山书院重建奠定社会政治认可、经济支持与名师溯源的基础。“乾隆十一年(1746年),前令陈元麟以皇华亭旧基构堂室数楹,为葛溪书院”,“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权建书院于西街城隍庙右”。葛溪书院是清弋阳叠山书院择址重建轨迹的前半部分[18,21](图9),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知县陈乔枞“选邑绅士之能者董其役,先撤学宫而新之;贸易民地,拓展广轮,饬材庀具鸠工经始建”,更其名曰“叠山书院”[12],咸丰五年(1855年)书院毁损,同治九年(1870年)知县俞致中筹资重修[22](图10)。弋阳叠山书院自康熙至道光,同步完成书院园林化。

3.2 清代弋阳叠山书院选址特色

清弋阳叠山书院园林重建,基址选于城市内,乾隆年间虽有动议变迁,但都局限在城市市井间,直至道光年间,终定址于县城内东门背山面水的高胜地。

此变迁既符合当时清末书院官学化程度高、清政府对书院管控严格的社会政治环境,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读书士子安静学习的精神需求。

3.3 清代弋阳叠山书院园林布局分析

志书中对书院功能区、建筑布局及其空间形态等描述得非常细致[12]:“文昌宫于东南,前为奎星阁,后为书院讲堂;而山长所居则枕乎后山之址,中辟径道以达大门,北营堂宇以祀乡先(通“贤”)①;正西南建小楼三间,迤北而西,以次立学舍数十区;自门堂以至讲室,皆拾级数十步以上,每进益高豁然明爽;缭以周垣,翼以曲楹,庖湢有所,讲习有地,仍颜曰:叠山书院”,“自今以往,士之肄业其中者,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9 清乾隆四十九年葛溪书院Ge Xi Academy in 49th year of Emperor Qianlong of Qing Dynasty

11 清同治叠山书院园林平面图Plan view of Dieshan Academy Garden in Tongzhi Period of Qing Dynasty11-1 轴线分析Axis analysis11-2 分区说明Division description11-3 空间及视线分析Spatial and sight analysis

园林的营造有赖于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优越的经济实力,且反映出特定社会关系[23],基于清代社会园林发展的大背景,弋阳叠山书院园林空间布局呈现如下特征。

第一,叠山书院园林是双主轴式布局,两条南北向轴线奠定整个书院的空间格局(图11-1)。书院建筑以轴线为基准随地形南北向展开,建筑组群严谨,绿地穿插其中,形成紧凑且富有变化的组合空间。

第二,书院园林以垣墙为分隔,月洞门为沟通,形成东、中、西 3个功能区,分别是讲学功能区、游憩功能区与辅助设施区(图 11-2)。讲学区是由文昌宫——魁星阁——文昌殿——讲堂构成的建筑群落,从文昌宫进入书院,建筑与中庭组合,形成四进深坪庭空间。息游功能区是以入口牌楼(“叠山书院”匾楼)——山长室——祀乡堂宇构成的祭祀功能为主的建筑组群,从入口到山长室以台阶径直相连,营造出类似佛教“进香”的甬道,辅助设施区是独立开辟的园中园,由建筑三面围合形成的内聚庭院空间,主体建筑望江楼是登高观景的两层楼阁。3个功能区彼此独立、掩映呼应,形成多院落多进深空间。

10 清同治十年叠山书院Dieshan Academy in 10th Year of Emperor Tongzhi of Qing Dynasty

第三,绿地空间通过月洞门,彼此呼应(图11-3),改变严谨的建筑群落节奏,创造出张弛有度、宜藏宜修宜息宜游的园林空间。讲学轴线上,绿地以建筑为核心,起到弱化冲突与过渡平淡的作用。祭祀轴线上,绿地形式多元且灵活,方便学子们交流,无论是芭蕉入景、松柏常青还是宅舍植桂,都传递美好的愿望和寓意。

3.4 清代弋阳叠山书院园林文化内涵

叠山书院盘踞于清弋阳县城最高处,近市而不喧,高势而开阔,符合“山水幽胜,去省亦不甚远,在不喧不寂之间”[14]的特点。

园林基址南低北高,利用地势俯借信江,一方面通达城区,便于朝廷管理与士子入仕,另一方面,讲学与环境结合,体现士子文人“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整体布局主次分明,平面规则不失活泼,体现出“礼乐相成”的儒家文化理念。园林植物运用包括松、芭蕉与桂花等,植物所隐喻的品质表达出仕子们对高尚情操的追求与金榜题名的诉求,是儒家君子比德精神的外化体现。

书院园林建筑既包含传统儒学建置,又包含民间道教祭祀建置与宗教空间形式,折射出儒释道俗文化的相互影响。

因此,清代重建的叠山书院园林文化以儒家精神价值为基础,深受道释俗文化的影响,书院文化类型多而不新,乱而不活,缺乏创新和活力,这与当时清廷控制社会文化思潮、文人士子急功近利的社会文化现实是分不开的。

4 结语

4.1 弋阳叠山书院园林变迁分析

弋阳叠山书院园林自元代初建至清代复建,经历明代“断层期”,变迁总结为3个方面。

1)在择址环境上,弋阳叠山书院园林从郊野林地转变为城市高胜地。元代时期选址遵从儒学书院的传统;清代时期选址一方面继承传统,另一方面妥协于清代社会政治环境而发生变化。

2)在园林布局上,书院从建筑主导的单一轴线对称空间形态转变为双轴线、多进深园林化空间形态。元代弋阳叠山书院仅具书院园林雏形;清代重建的叠山书院是成熟的园林空间。

3)在文化内涵上,书院园林文化从以传统宋儒为基础的纪念性文化转化为多元文化杂糅的特征。

4.2 弋阳叠山书院园林变迁原因及其规律探究

经过对弋阳叠山书院元明清史料的梳理与分析探知,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是书院建设及其园林化的基础条件,文化环境的张弛程度能反映出政治、经济环境的内在本质,而这正是影响书院选址、空间及文化底蕴的关键外因。

元中期朝廷鼓励建设书院,并寄希望于通过恢复宣圣庙制度建立自己的国家祭祀体系,这为一定程度上恢复传统宋儒提供重要的政治土壤,文化环境也有相当的自由空间;从书院建设的经济支持来看,多数书院以民间乡绅筹资建设为主,适度弱化了官府对书院的控制。因此,元代初建的弋阳叠山书院择址坚持了传统宋儒的清逸风格,书院文化也以宋儒文化为底蕴,书院与宣圣庙保持一致,空间形态简明,缺少变化。

明代江西书院建设进入高峰期,讲学之风盛行,是文人思维活跃的重要时期。由于缺乏直接的政治支持、经济来源与文化溯源,弋阳叠山书院在明一代没落。

在吸取明代自由讲学带来的影响经验上,清廷对书院始终保持高压怀柔并举的政治态度,以程朱理学为导向推出八股科举的仕途制度,既能掌握与控制社会文化主流方向,又能禁锢与约束士子们自由创新的思想,社会文化环境固化,失去自由空间;书院官学化也达到极致。因此,清代重建的弋阳叠山书院园林选址表现为拉锯形式,反映出外松内紧的政治态度;书院文化内涵虽以儒学文化为基础,但道释俗多元文化取代文化创新;书院实现园林化,形成双轴多进深布局。

自元代初建,弋阳叠山书院园林至今风雨飘摇近700年,是江西省为数不多的完整遗存之一,通过考究与分析书院园林及其变迁历史,能管窥特定时期下书院园林的建设特点,探寻书院园林建设兴衰的历史规律,既能为保护与宣扬书院文化起到推动作用,又能为后期的园林史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探索。

注释:

① 文字记载中的祀乡堂宇,在同治年重修后,已经消失,仅余山长室,因此图片与文字的记载稍有出入。

② 文中图1引自参考文献[12];图2引自参考文献[13];图3、7作者自绘;图4引自参考文献[11];图5、6根据参考文献[15]改绘;图8-12根据县志文献改绘;表1根据参考文献[4]、[5]、[20]、[23]整理形成。

猜你喜欢

书院园林环境
朵云书院黄岩店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环境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