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伴我成长
2018-04-16陈玉珍
文/陈玉珍
【编者按】“三十而立”,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而对于一种期刊来说,《乡音》杂志从1988年8月创刊,迄今走过了30年的不平凡历程。30年不忘初心,30年砥砺前行,从双月刊到月刊,从外宣期刊到省政协机关刊物,一步步发展壮大。《乡音》人牢记使命担当,肩负起宣传政协统战工作的重任,并在国家、华北地区、本省期刊界获得许多荣誉。党的十九大作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乡音》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走进新时代,我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30年来,《乡音》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与支持。值此《乡音》“而立”之年,特设专栏,热望广大读者不吝赐稿,抒写您与《乡音》结缘和学刊用刊的故事,让我们共同纪念《乡音》创刊30周年。
我与《乡音》结缘是2007年,距现在已有10余个年头了,也算是老朋友了。
2007年我调入盐山县政协工作,刚一改行,还真不适应,因为在来这之前我是一名教师,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进入政协真不知道工作如何做,只能每天看别人怎么干,自己再慢慢学。有一天办公室副主任递给我一本《乡音》,说看看省政协这本杂志吧,它能让你了解政协,走进政协。当时我不太相信,就这么一本杂志能有多大作用?
当经过一段时间慢慢读通、读懂之后,我开始知道了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并逐步爱上《乡音》。《乡音》成了我开展工作的老师,我把它放到床头,睡前必翻看,同时也试着给乡音投稿,先从小信息入手,把盐山县政协干的工作宣传出去。当看到自己的信息在《乡音》发表,心里无比高兴,是《乡音》让我走进政协,并让我爱上了写作。在政协的那7年,每年我都在《乡音》上发表信息三四篇,并且2012年我的一篇征文《路宽了,心也宽了》被评为优秀奖,2012年还发表了《履职尽责的优秀教师吴晓瑞》,2014年发表了《履职尽责的县妇联主席孟金彦》。看着自己的进步,我由衷地感谢政协为我提供的平台,更感谢《乡音》这位老师带我融入政协,爱上政协。
陈玉珍
2013年,我们盐山县公开招聘16名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其中党员15名,非党1名。当时县政协主席鼓励我报名,我报的非党员科级干部,我运用这几年在政协学到的知识,再加上自己曾经当过老师不害怕面试的底子,以笔试第一名、面试第一名的成绩被录用。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政协机关领导们的教诲是分不开的,是我当老师都学不到的。我也感谢《乡音》,是它让我学会了写文章,让我重新燃起对工作的热情和兴趣。
2013年11月,我离开县政协机关,进入庆云镇工作。初进庆云镇,一点儿基层工作经验没有的我不知如何开展工作,并且我分管的工作很多,有时得需要扳着手指算,一时忙得我晕头转向。但不管多忙,我的办公桌上始终摆着《乡音》,因我人虽然离开政协,但我还是政协委员。2017年换届,我又成为县政协常委,沧州市政协委员。我与政协有着不解之缘!记得有位同事,看到我办公桌上的《乡音》时,还笑我说“咱们工作这么忙,你还有空儿看闲书”。当时我就反驳他:《乡音》不是“闲书”,是省政协机关刊物,她里面记录了各级政协工作动态、委员风采、政协视点、议政建言等等好多内容。我还骄傲地告诉他,是《乡音》让我这个怵头写作文的人爱上了写作,能在省级刊物发表文章是多大的幸事啊!
我不光在《乡音》发表文章,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我们盐山县庆云镇是历史文化名镇,一走进庆云镇政府的大院,首先看见的是衙署二堂,在镇政府的西面还有泰山行宫,在庆云中学的大院里还有孔子庙。保护历史文物和古迹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当看到这几处建筑年久失修,我们几个委员联名写了“关于对庆云古迹修复的建议”的提案,受到领导们的重视,盐山县开始打造庆云旅游名镇,将此提案作为1号重点督办。主席带队多方想办法,出点子,各方筹措资金,还有知名人士捐款。2016年真正把此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现在这三处古迹正等着人们参观呢!这也算是我作为政协委员所作的一点儿贡献吧!
虽然我现在不在政协机关工作了,但我也始终能读到《乡音》。今年正值《乡音》创刊30周年,祝愿我心爱的《乡音》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