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姓共享更多协同发展红利
2018-04-16张亚培
文/张亚培
2018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开始向中期目标迈进之年。京津冀山水相连,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四年的协同发展,三地在教育、卫生、旅游等诸多方面打破壁垒逐步融合,正越来越多地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越来越多的百姓享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所带来的民生“红利”。在全国两会上,住冀全国政协委员纷纷建言,京津冀在更多领域全面深入合作,把更多蓝图向现实推进,让三地群众体验满满获得感。
创新平台 共享优惠政策
河北如何在京津冀创新平台建设中发挥作用、如何借势京津搭建全面创新平台?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河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范社岭认为,协同创新的成效取决于创新平台的层次和水平,加快构建、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三地应集中力量、协同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平台。
范社岭委员在调查走访中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正逐步推进,但三地在创新平台建设上获得的国家政策支持有所不同。比如,国家赋予北京中关村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税收优惠、股权激励、科研经费管理改革、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政策,给予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金融、财税、科技创新先行先试等多项支持政策,而河北创新平台建设尚未获得这些国家政策支持。
此外,北京和天津都建有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兼有自贸试验区,但河北目前还没有国家级创新平台,难以对接国家资源和承接京津相关资源。
再从数据上看,北京有全国1/2的“两院”院士、1/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4的全国重点院校,又有大批央企、知名民企、外企的总部经济,有极强科研攻关力;河北只有全国2%的国家重点实验室、2%的全国重点院校。
为吸引更多京津科技成果到河北转化孵化,推动河北走上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范社岭委员建议,应在“顶层设计”上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成立国家层面的协调机构,按照京津冀协同创新的目标定位,统筹布局创新平台,避免无序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
同时,打破京津冀地域界限,推动区域内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开发区等优惠政策由三地共享,将国家对天津滨海新区及自贸试验区、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向河北创新平台延伸。
范社岭委员认为,短期看,京津冀要合力打造以京南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区为支撑的南部创新廊道、以科技冬奥为支撑的北部绿色廊道、以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为支撑的现代都市农业廊道,尽快形成“一南一北一环”的创新格局,同时,可以在河北建设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或自贸试验区。他在提案中建议:“可先由科技部与京津冀采取‘1+3’模式,共建京南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区,待条件成熟后,共同向国务院呈报设立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验区。”
完善路网 三地畅享新速度
今年2月28日,河北雄安新区首个重大交通项目——北京至雄安城际铁路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可实现30分钟从北京城区到达雄安新区。这也标志着作为京津冀一体化骨骼系统和先行领域的交通一体化进入了新阶段。
经过四年的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北京到天津35分钟,到河北省会石家庄1小时20分钟;天津到河北保定59分钟,到河北唐山37分钟……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京津冀高铁“公交化”的实惠和“通勤”的便利。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网元圣唐娱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宪明说: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基本前提。三地应继续优化道路交通网布局,打通跨区域公路“断头路”,把廊坊三河与通州对接的徐尹路,大厂的厂通路及潮白河大桥,香河的秀水路等列入规划,尽早立项开工建设;加快推进京唐高铁和北京外环铁路建设工程,同时加大北京东部地区的轨道交通网络研究力度,认真谋划北京主城区、副中心到三河、大厂、香河的轨道交通线路,实现多种形式组网。除了正式开通的公交线路、城际铁路、地铁线路,今后有必要继续优化公交线网、拓展公交路网。
今年北京市将全面消除市域内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推进京张高铁、延崇高速等项目建设,推动京津冀客运联程、多式联运等示范试点工作。天津市将完善天津连接雄安新区、京冀周边城市的交通网络,加快京滨、京唐铁路建设,推进津承城际、天津至北京新机场联络线、京沪高铁二通道等项目前期工作。河北省将制定实施全省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做好与京津的沟通衔接,推进北京新机场、张呼铁路、津石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石衡高速公路,力争太行山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加强协作 提高医疗卫生水平
去年11月29日,河北人皇甫在北京因高血压感觉身体不适,随即住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12月8日出院时,她用医保卡直接结算,11,366.8元的医药费,她个人付了1581.39元,其余由医保报销,当日便结算完毕。
从2017年5月份起,京津冀三地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的直接结算,异地看病再也不用为了医疗费东奔西跑了。
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主席叶冬松参加小组讨论并发言
全国政协委员、唐山市人民医院院长胡万宁谈到,京津冀三地的医疗合作,现在形式多样,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河北可以请到京津的专家来出诊、可以远程咨询,专家也会到河北来做有难度的手术,许多人不用再跑北京了。委员们建议,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一定要分层次,保证与京津对接的合理性、有效性、可行性和持续性,两地医疗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建立长期稳定的“传帮带师生关系”,培养中青年医疗骨干和医疗团队,加强被帮扶医院的造血功能,提升医学教育水平也是一个很好的路径。同时,河北应通过有效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留住优秀人才,并通过专科联盟的建立填平河北省医疗的洼地。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要提高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必须秉持共赢、均等、统一理念,通过三地协商、合作,逐步融合为“区域性公共服务”,降低区域间资本、技术、人才、劳动力等流动成本,共享设施和资源,最终实现均等化。近日,河北省卫生计生委有关人士表示,在京津冀合作中,为建立一支“不走的北京医疗队”,实现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分级诊疗,河北省将打造样板,持续推动北京—燕达医院、北京—张家口、北京—承德、北京—曹妃甸、北京—廊坊、北京—保定以及10所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委属(管)医院与我省12所医疗机构重点合作项目。
均衡资源 补齐教育短板
今年3月1日,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等四所学校的雄安校区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北京市教育援助雄安新区首个项目启动实施,北京市将每年保障1000万元专项经费,让这里的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近年来,京津冀还累计签署了10余项教育合作交流协议,组建了8个高校创新发展联盟,并成立了7个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要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点领域、难点问题,开展协同研究和产学研协作。
全国政协委员、省教育厅总督学韩爱丽认为,河北教育投入与京津的巨大落差,与协同发展要求差距较大,不利于加快实现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有效承担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建议中央财政加大对河北资金的倾斜力度。
根据《“十三五”时期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专项工作计划》,京津冀三地将携手完成教育领域非首都功能疏解合作项目、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津冀毗邻地区教育统筹发展项目、推进京津冀基础教育合作项目等十方面的工作,这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跨省之间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科共建……很多学生多年来梦寐以求的这些愿望,不久将在京津冀三地之间成为现实。
改善环境 加强联防联控
为了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加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国家已经出台和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定,建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由区域内各省(市、区)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参加,研究协调解决区域内突出环境问题,组织实施环评会商、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预警应急等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经过五年努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河北省委副主委、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义青认为,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应完善联防联控立法,迄今为止,我国还缺乏规范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法律规定,尚未建立完整的区域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没有专门的全国统一的区域环境立法,导致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立法层面的缺失和执法层面的乏力。
武义青委员认为,有效的区域联防联控是建立在健全的法律体系之上的,必须通过规范区域协同治理的政策法规来保障防治目标的实现,通过法律来明确不同省市、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法律责任,为区域联防联控提供方向性与原则性的指引。
在规范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的立法问题上,可以采用区域立法模式,建立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之间的区域立法,以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在京津冀区域内设立专门的区域立法委员会,统一进行京津冀区域内联防联控治理大气污染的立法活动。
专门的区域立法委员会应当从京津冀区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出发,制定适合不同省市防治大气污染的专门规定,细化各省市的不同责任,为跨省市的环境污染事件处理提供法律依据,为各省市落实具体任务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加强联动执法,合力治污,并建立京津冀区域间大气污染公益诉讼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