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环法、Lejour法与垂直双蒂法治疗乳房下垂的疗效比较

2018-04-16魏虹朱丽芳汤铭陈秋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皱襞双环乳晕

魏虹,朱丽芳,汤铭,陈秋霞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1.整形美容科,2.护理部,湖北 武汉 430064)

乳房作为女性的性征器官,挺拔的乳房既能增添女性的气质和形体美,还能营造良好的自信[1]。但有部分女性因各种原因出现乳房下垂,从而给日常生活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困扰和痛苦,有的还会出现肩背部疼痛、乳房皮肤湿疹等症状[2]。为使该症状得以纠正,临床医师尝试了各种方法,如双环法、垂直双蒂法、Lejour法等,但都有相应的优势和一定的局限性,乳房轻、中度下垂可经隆胸或双环法得以改善,若下垂程度重,其治疗就显得相对棘手。本研究通过对比双环法、Lejour法及垂直双蒂法在乳房下垂治疗中的效果,探讨其在乳房下垂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诊治的67例乳房下垂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纳入双环组23例,Lejour组26例,垂直双蒂组18例。年龄21~43岁,平均(34.61±6.87)岁。其中有过生育哺乳史58例,未生育者9例。患者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无手术禁忌证。3组患者在年龄、生育史和乳房下垂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egnault分级,乳房中、重度下垂的分别为45和22例,其中双环组中、重度分别为15和8例,Lejour组分别为16和10例,垂直双蒂组分别为14和4例。手术由同一组熟练掌握3种手术方式的医生完成。

1.2 方法

1.2.1双环法①术前设计: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充分暴露胸部。首先以双侧乳头为轴心各画出3~4 cm直径的圆,定为内环,再离此环2~3 cm处画出外环,依据患者乳房大小及下垂程度设定直径,并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相应形状,一般上部取重新设定乳晕位置的上缘,下部则为乳房下皱襞距锁乳线6~7 cm处,内外侧则依乳房大小确定,此即完成双侧乳晕周围2个环形相嵌切口的标记。②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起效后,从设定位置开始切开皮肤,再将两环间的表皮予以剥去而形成真皮环。再向内进行分离直至乳腺组织,此时应小心锐性剥离乳腺包膜和皮下组织,直至外环皮肤收紧后能无张力与内环乳晕对合。为保证术中乳腺组织的切除范围,依据术前评估结果,采取梭形方式顺真皮环的内、外、上方向操作,使乳房基底中下部腺体呈锥形而保留,再将其缝合固定于相应部位。双侧操作完毕,观测评估双侧乳房大小及对称性。对于外环皮下组织,笔者通过采用荷包缝合来有效缓解缝合张力而促进愈合,再依据解剖逐层缝合,并放置引流管利于术后引流。

1.2.2Lejour法①术前设计:患者取站立位,通过原乳头和锁骨中点做一直线,取乳房下皱襞线与该直线的交点即为新乳头所在位置,以此点为中心,画出一直径5 cm的乳晕周缘线,该周缘线最高点与锁骨中点有19~22 cm距离。再从新设定乳头上方2 cm为顶点画一弧线,其底边与乳晕圆保持在1 cm左右距离,范围即为囊括乳头乳晕14~16 cm。圆弧开口大小应根据乳房体积、下垂程度决定,也就是乳晕区真皮腺体蒂的宽度,若患者乳房肥大且下垂明显,则该开口也越大。②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起效后,先用止血带结扎乳房根部使其保持一定张力,依据具体需要将乳房基底和浅筋膜层注入肿胀液。依据术前设计范围,皮肤切开后,完整去除乳头乳晕以外部位表皮,并将真皮保留,由外向内逐层剥离乳腺组织到达下皱襞处,直至锐性剥离到乳房基底。从胸大肌筋膜剥离出乳腺组织基底,并完整保留胸大肌筋膜。若下垂患者伴乳房肥大,其操作内容不仅囊括切除相应乳腺及脂肪组织,还需在胸大肌上缝合固定保留的腺体及组织,其位置应在乳线和胸乳线间的第2肋水平。乳头、乳晕瓣做适当上提,并根据需要修整乳房基底径。由内向外依次缝合切口,为达到促进术后皱襞处更好更快成形的目的,可于该处放置引流管。皮肤缝合时,力求无张力缝合以期达到术后乳房瘢痕更小。

1.2.3垂直双蒂法①术前设计:首先是新乳头位置的选定,先通过原乳头和锁骨中点做一直线,再从胸骨切迹中点引出一条外下斜线,长度控制在18~22 cm,两条连线的交点即作为被选定乳头位点,依据该位点设计直径5 cm的圆即为新乳晕。乳房内外侧皮瓣的设计:先标记出乳房下皱襞线,内外侧则分别至腋前线和胸骨旁线。在新乳晕下方标记5~7 cm垂直双蒂宽度,并于乳头下方乳房下皱襞处保留一三角形缓冲带。同法设计对侧。②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起效后,先用止血带结扎乳房根部使其保持一定张力,在乳晕下方完成垂直双蒂乳头、乳晕皮瓣的制作,范围以6~7 cm适宜。移去止血带,选定第4肋水平在锁骨中线解剖位置,将乳头、乳晕予以缝合。将乳房内、外侧皮瓣浅筋膜进行分离,再将乳房下方及两侧多余组织予以切除,依据乳房情况修剪以便于塑形。从设定位置切开皮肤后仔细分离至乳腺包膜,再从多方向剥离至腺体基底部边缘,将分离形成的腺体瓣提向内上方,旋转后与垂直下蒂一起在胸肌筋膜、乳晕下方进行固定,完成可旋转移植皮瓣制作。乳房皮肤切除后,将乳晕下方下皱襞处2.5 cm大小的三角形皮瓣置于乳房内外侧皮瓣间。最后逐层缝合切口重塑乳房,于两侧乳腺组织基底边缘各放置一根负压引流管。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比较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术后观察指标比较

3组患者温哥华瘢痕评分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满意度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3组患者术前与末次随访观察指标比较

术后随访0.5~1.0年,末次随访时3组乳房形态与术前相比效果明显(P <0.05),而3组术前和末次随访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3组乳头乳晕感觉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乳头乳晕感觉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3种手术方式对患者的手术效果无明显影响。见表2。

2.3 3组患者手术前后经典图片

3种手术方法均可显著改善乳房下垂情况,达到乳房塑形的目的。Lejour法治疗后乳房形态更好,瘢痕更小,且依旧有泌乳功能。而垂直双蒂法疤痕最为明显。见图1~3。

表1 3组患者术后观察指标比较

表2 3者患者术后随访结果比较

图1 双环法

图2 垂直双蒂法

图3 Lejour法

3 讨论

双环法有效地保护患者乳房血供和神经,而且尽量将乳腺导管及中央蒂的损伤降到最低,使患者依旧有泌乳功能[3],其主要通过收紧皮肤、上提乳房等操作完成手术,术后恢复快。但其主要切除乳房部分腺体,而未切除相应皮肤,从而导致塑形效果没有垂直双蒂法明显[4]。因此,笔者认为该术式适用于乳房下垂伴或不伴轻中度肥大、有妊娠泌乳需求,以及期盼切口瘢痕尽可能隐蔽的年轻患者。但双环法手术过程中,游离范围要适中。因游离过多则会对剩余乳腺组织血供产生影响;而过少则可致拉拢缝合内外环时产生张力,甚至还可引起乳晕环形瘢痕增生[5],本组1例术后出现乳晕局部缺血,考虑术中缝合过紧所致,经对症治疗后恢复血供。双环法对因乳房重度肥大引起的乳房下垂者,若过多切除势必造成乳头乳晕区缺血,严重时发生坏死,甚至不能保证乳房外形重塑效果。而垂直双蒂法则能解决此问题,该法不仅能灵活控制切除乳房下部腺体量,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将下垂的乳头、乳晕向上移动[6]。此外,垂直双蒂亦有较灵活的活动度,使术后乳头、乳晕处的血供得以维持[7]。本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乳房脂肪液化,经换药后治愈,1例患者表现为乳晕缺血,其症状经积极对症治疗后消失。随着术式的改进,操作方法的规范,该术式术后并发症也将降低[8]。其弊端在于术后乳房遗留的倒T型瘢痕,而且可能损伤乳腺导管从而对泌乳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尚未生育或者有妊娠泌乳需求患者,应避免选择该术式。Lejour法是垂直切口上蒂瓣法的一种,其在欧洲推荐用于巨乳症患者的治疗[9],该方法优势在于通过稳固的乳腺组织悬吊,使得术后乳房表面皮肤受力均衡,降低乳房下极皮肤受压而致凸问题[10],同时还保留泌乳功能。但该术式术后暴露出乳房下极形成一定长度瘢痕,下皱襞处还可有“猫耳”畸形等问题[11]。针对其情况术中尽可能削薄[12],并上移下皱襞,必要时可至10 cm。此外,应加强对新乳晕周径的考虑,多控制在14~16 cm范围[13]。笔者认为Lejour法适用于中、重度乳房下垂而无乳房肥大,巨乳伴或不伴乳房中度以下下垂者,同时希望术后瘢痕不明显及有妊娠泌乳需求者。

通过比较3种手术方式治疗乳房下垂,发现均能改善乳房症状,达到乳房塑形效果,且患者较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但Lejour法治疗后乳房形态更好,瘢痕更小,且依旧有泌乳功能。临床医师应依据患者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参 考 文 献:

[1]LI D, CHEONG A, REECE G P, et al. Computation of breast ptosis from 3D surface scans of the female torso[J]. Comput Biol Med,2016, 78(6): 18-28.

[2]EYCK B M, van DONGEN J A, ATHANASSOPOULOS T, et al.The rainbow scale for assessing breast ptosis: validation of three different views[J]. Aesthet Surg J, 2016, 36(9): 1010-1016.

[3]尹康, 赵利平, 吴国平, 等. 双环法与垂直双蒂法乳房缩小整形术的临床比较[J]. 重庆医学, 2016, 45(31): 4415-4417.

[4]龙骁. 双环法与垂直双蒂法乳房缩小术的临床应用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28): 183-184.

[5]STERODIMAS A, NICARETTA B, BORIANI F. Modified round block mastopexy versus traditional round block mastopexy[J]. 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 2015, 19(3): 350-356.

[6]刘正茂, 戴霞, 柴琳琳, 等. 两种乳房肥大缩小术的临床应用[J].重庆医学, 2012, 41(21): 2141-2143.

[7]林彬. 双环法与垂直双蒂法乳房缩小术的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21): 41-42.

[8]HALL-FINDLAY E J, SHESTAK K C. Breast reduction[J]. Plast Reconstr Surg, 2015, 136(4): e531-e544.

[9]BOGDANOV-BEREZOVSKY A, PAGKALOS V A, KRIEGER Y,et al. Burying the knot in periareolar mastopexy[J]. Aesthetic Plast Surg, 2013, 37(4): 851-853.

[10]吴振, 贺洁, 周蔚, 等. 改良Lejour法与传统双环法联合假体矫正乳房下垂方法比较[J]. 中国美容医学, 2015, 24(24): 11-13.

[11]AGGARWAL S, NIRANJAN N S. Tuberous breast deformity: a modified technique for single-stage correction[J]. Indian J Plast Surg, 2016, 49(2): 166-171.

[12]高俊明, 李文鹏, 赵发鹏. 乳房下垂采用垂直切口法乳房悬吊术[J]. 中国美容医学, 2016, 25(11): 6-8.

[13]余萌, 许辉, 余明星, 等. 直线LEJOUR法乳房缩小术的临床应用[J]. 中国美容医学, 2014, 23(14): 1151-1153.

猜你喜欢

皱襞双环乳晕
臀下皱襞支撑性解剖学与美学研究进展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乳晕又大又黑能改善吗?
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MRI诊断价值
经乳头根部乳晕内双环形切口行乳晕缩小术
模仿到底
乳晕变黑是病吗?
乳晕切口和环状射线切口摘除乳房纤维瘤临床对比
双环法结合双“V”形乳腺切除法在乳房肥大整形术中的应用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症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