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皖平:发展“中医农业”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8-04-16张院萍,刘源,王芳

中国畜牧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农业发展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农业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并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意义十分重大。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认为,中医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医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认识自然、认识生命。所谓“中医农业”,就是将中医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实现现代农业与传统中医的跨界融合,优势互补,集成创新。“中医农业”可为农产品产地水、土、气立体污染综合防控和改善产地环境,促进动植物健康生长,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探索一条我国乃至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中医农业”将成为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赵皖平说,中医不仅能医治人类的疾病、保障人类的健康,而且其原理和方法对所有动物乃至所有植物都有医治病虫害、促进健康生长的作用,并能有效地改善农产品产地环境和质量。尽管中医原理和方法在我国农业上的应用也很早,但很长一段时期由于我们比较依赖化学农业,忽略了中医原理和方法在农业上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相关研究与实践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果和经验,但目前植物性药品在农业上应用较多的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加大中医原理和方法在农业上的应用,加快发展“中医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在很多地方,化学药剂的使用给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破坏,这也给中医药农药在农业上的应用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例如,由于连作大棚蔬菜面积的不断扩大,蔬菜生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危害蔬菜生产的虫害、病害也越来越严重,病虫害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再加上不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甚至是高毒农药,不但破坏了作物的根系,也破坏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打破了土壤平衡,造成恶性循环,致使病虫害防治越来越难。在这些地方,就迫切需要施用中医药农药进行绿色防控。总的来说,“中医农业”可以在农用药物、饲料和肥料三个领域广泛应用,即利用中医原理和方法,将动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元素和天然矿物元素制成农药及兽药、饲料和肥料。

赵皖平认为,“中医农业”是一个既古老又崭新的领域,当前需要我们在传承传统科学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高新科技,进行传统科技与现代科技的集成创新。首先,要加快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扶持政策,针对“中医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落实战略方案和实施措施。其次,加深关键领域和作用机理研究,鼓励学科联合攻关,打造“中医农业”航空母舰,推动“中医农业”科研工作的创新发展。第三,加强产品研发,对接“中医农业”全产业链和市场需求,开发出一系列实际效果显著的产品,并提升为国内外著名品牌。第四,对接养生保健的社会需求,拉长“中医农业”产业链,并在普遍关注的关键领域形成产业集群。第五,注重科普、科教与科研进程的协调,形成一体化协同发展,提高“中医农业”的社会认知,营造“中医农业”的良好发展氛围。

赵皖平说,加快发展“中医农业”,走中国特色生态农业道路,有效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将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建设作出创新性贡献。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大力发展中医原理、技术和方法在农业上的应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愿与各国人民和科学家一道,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农业走出去”战略及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为此,赵皖平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政府主导,统一认识,高度重视。随着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背后,环境和健康问题相伴而生,食品安全问题成为近年来社会的焦点。2017年颁布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提出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普及营养健康知识、建设营养健康环境、发展营养健康产业为重点,“中医农业”产品作为安全系数最高的食品,具有广大的市场需求。同时“中医农业”生产过程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倡导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强调可持续发展,是习总书记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的良好实践模式,应得到政府和民众的广泛认同、支持、推动。政府在推动“中医农业”的发展中应发挥引领作用,将“中医农业”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普及教育和宣传,并成立专门的办公室,顶层设计确定目标,制定国家层面的“中医农业”发展规划,引领和推动“中医农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第二,制定“中医农业”行业标准,构建统一认证监管平台。加快制定“中医农业”生产规范及产品标准,设立专门机构对“中医农业”的生产、物流、加工、销售和检测进行监管;严格产品认证标准和规程,构建统一的产品认证平台和溯源体系,实现产品的可追溯,规范处罚和退出机制。

第三,科技部门和农业部门协调管理,多学科协同攻关。科技部门和农业部门要协调一致,促进多学科联合协同攻关,推进大学及相关科研院所“中医农业”的学科体系建设,加深“中医农业”关键领域和作用机理研究,培养后备人才。加强产品研发,对接“中医农业”全产业链和市场需求,开发出一系列实际效果显著的“中医农业”肥药产品,并提升为国内外著名品牌。

第四,结合农业部化学肥药“双减”措施,在全国开展“中医农业”肥药替代化学肥药行动。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中草药,在不占用耕地的情况下大幅度增加中草药供给量,按照特定配方制作“中医农业”肥药,以设施蔬菜、水果为主大面积推广应用;突出区域重点,聚焦优势产区,以县为单元,抓好一批蔬菜水果生产大县以及生产基地,试点先行,梯次推进;突出机制创新,以园区基地为依托,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推动“中医农业”肥药替代化学肥药行动,向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第五,制定“中医农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加大对“中医农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国家和地方充分发挥农业专项资金的作用,对“中医农业”项目予以重点扶持,设立“中医农业”肥药购买补贴政策,对从事“中医农业”生产的农户和企业给予补贴,并鼓励和扶持“中医农业”肥药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政府要积极对接养生保健的社会需求,培育“中医农业”产业链,并在普遍关注的关键领域促进形成产业集群;注重科普、科教与科研进程的协调,形成一体化协同发展,提高“中医农业”的社会认知,营造“中医农业”的良好发展氛围。

第六,建立“中医农业”国家试验区,突出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以“强、优、精、特”为标准,以体现“中医农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为重点,以能够引领“中医农业”的发展为方向,建立“中医农业”国家试验区,形成各类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目前,分布全国的 “中医农业”试验基地,利用中草药肥药、有机粪肥、有益微生物菌、海洋生物、矿物质中微量肥素替代化学肥药,形成了能解决有机农业不能高产的高效生态模式,已在全国范围内辐射带动了一批农业企业,可上升为国家试验区,以充分发挥其在高效生态农业方面的引领作用。

第七,建立国际合作平台,尽快建立国际中医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联盟。该联盟的成立将有利于总结这些经验,推动“中医农业”更好、更稳、更快发展,扩大国内外专家和相关企业在该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中医农业”理论与技术不断创新,探索一条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生产新途径,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为实施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农业走出去”及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