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经泌乳别大意,可能得了垂体瘤
2018-04-16钟春龙编辑青鸟
文/钟春龙 编辑/青鸟
小梅是一个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可最近胸部不明原因地涨奶、溢乳,这让没结婚、没生育的她感到焦虑,更让她不解的是,最近就连例假也停了。来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你患了闭经泌乳综合征,应该查查是否长了垂体瘤!”
什么是垂体瘤
垂体瘤是发生在垂体上的良性肿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
正常人群随机MRI检查时垂体腺瘤发现率为10%~38.5% (平均22.5%),这意味着每5个人里面就有1个人患有垂体瘤。
近年来,垂体瘤的发病率或者说发现率越来越高,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CT以及磁共振检查的普及,使得垂体腺瘤患者能早期发现,所以发病率明显增加。
垂体瘤的主要临床表现
垂体瘤的好发人群为青壮年,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激素分泌紊乱,引起相关的症状;二是肿瘤长大后压迫邻近组织引起的相应症状,最常见的就是压迫视神经,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甚至失明等。垂体瘤对患者的生长、发育、劳动能力、生育功能都可造成严重损害,并引起一系列社会心理影响。
临床上根据肿瘤分泌生理激素的不同,往往将垂体瘤分为功能性腺瘤和无功能性腺瘤两大类。而最常见的功能性垂体腺瘤又分为泌乳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促甲状腺激素腺瘤、促性腺激素腺瘤及混合性垂体腺瘤。
患泌乳素垂体腺瘤的女性主要表现为闭经、溢乳、不孕。小梅患的就是这个类型的垂体瘤。患泌乳素垂体腺瘤的男性则表现为性欲减退、阳痿、乳腺增生、毛发稀疏、精子数目减少等。
患生长激素腺瘤的未成年患者表现为生长过速,甚至发育成巨人;成人则表现为肢端肥大症(面容改变、手指脚趾变粗),伴皮肤粗糙、全身乏力、关节酸痛、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在临床则表现为身体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腹部大腿部皮肤有紫纹、体毛增多等。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
垂体瘤应该进行个体化的系统治疗,即针对不同的垂体瘤类型、肿瘤大小、激素水平、年龄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包括内科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伽玛刀治疗、普通放射治疗,或以上两种、三种治疗方法结合运用等,并进行长期的随访、监测,适时地调整药物用量和治疗方案,一般均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大部分体积较小的泌乳素腺瘤患者可以采用内科保守治疗。通过吃药就能让激素的异常分泌得到抑制,服药一段时间后相应的症状也会明显缓解;注射生长抑素类药物也有利于控制生长激素腺瘤的生长。对于其他暂时没有敏感药物治疗的垂体瘤类型或者肿瘤体积较大、占位效应明显的垂体瘤患者则适宜外科手术治疗。
垂体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历经传统开颅手术、经鼻腔显微镜切除术,发展到现在的神经内镜下经鼻微创切除术。经鼻微创切除术不用人为地“开凿”一条手术通道,而是利用内镜优势和鼻腔的自然通道,为医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手术视野和更大的操作角度。
神经内镜的优势
神经内镜的良好照明可使术者近距离的观察手术区域。
传统显微镜手术时,只能“隔岸瞭望”,存在许多观察的死角,手术更多依赖医生的手感。而神经内镜由于可以“深入敌后”直接观察手术区域,其独有的类似“鱼眼”的广角视野,使肿瘤特征纤毫毕现,隐藏在角落里的肿瘤也能原形毕露,从而保证了肿瘤切除得彻底、微创和安全。
由于不需用鼻窥器来扩张鼻腔,因此这种手术操作的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最大限度地降低住院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