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拘一格,别具一格

2018-04-15孙立权李伯犀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惰性文学社校区

孙立权 李伯犀

东北师大附中成立于1950年,至今已走过68个年头。一格文学社自1998年创建,至今已走过20年的风雨历程,一代代附中学子在此挥洒自己的青春,也从这里开始一步步走向浩渺广阔的文学世界。

一格文学社现由我校语文特级教师孙立权老师指导。文学社以“不拘一格,别具一格”为宗旨,以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学造诣与崇高的精神修养为目标,努力为学生打造富饶的精神家园。文学社定期组织读书会,社员们一同阅读经典,彼此交流心得体会,在文学世界中一同成长进步。文学社还经常面向学校全体同学开展征文活动,其中优秀的作品可刊载于文学社社刊《一格》上,让更多的同学欣赏。此外,文学社还举办小说节、诗歌朗诵比赛等众多文学活动,让同学们在写作中体会文学的魅力,在文字间感受创作的精妙。

我们始终坚信:是花,就要绽放;是树,就要成长为栋梁;有一格的地方,就会有文字的远航!

悼亡犬

文/文馨

昨天,在被琐事纠缠时,我突然想起了你,思绪顿时转移,那些烦恼被抛到九霄云外。亲爱的,难道你从我的世界里离开后,还要用你小小的、洁白的身影再次涤荡我的心灵,唤起我内心隐藏的真我”与“真善”吗?谢谢你!

想你,想起了四月的那天。我从未遇见那么湛蓝的天、那么明媚的阳光,那是万物欣欣向荣的一天。然而,我的心情并没那么灿烂。那天,是我陪你走的最后一程,尽管如此,一路上我却不愿再看你一眼。说不上是什么滋味:没有痛彻心扉的痛,没有留恋不已的悲,只是静静看着这一切上演,有心改变却无能为力。

走到目的地,忽然发现灌木丛里开了一大片花,白色的,静静地倚在绿油油的叶间。我惊异于这看似必然的巧合。也许在旁人眼中,这花不过是春天里逐次登场的众多花的一种,但在我看来,它们是以绽放的方式向另一个生命告别,洁白是它们的心意。

你睡在了公路旁的土地里,周围是大片的树林和缀满山坡的藤蔓,我还在你的小土包上放了几朵洁白的花。在那儿,你仿佛与世隔绝,公路上的汽车声被茂密的树林阻挡:在那儿,你安眠在大地的怀抱中,清风和鸟儿与你相伴。

你就这样消失了,连长大的模样都来不及让人看一眼,就永远定格在幼小的、可爱的、胆小的、需要人陪伴的样子上。开满鲜花的坟里,埋下的不仅仅是你,还有与你有关的快乐时光;我不仅仅向你说再见,也向一去不复返的光阴告别。最后看你一眼,我的泪竟止不住地涌出。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流泪,这一次没有刻骨的心痛,也没有顾影自怜的哀伤,总而言之,这一次我不是为自己哭,而是为生命中某种神圣庄严的东西哭。这时,仿佛唯有泪水可以填满我心中的空缺,驱赶走我无尽的失落。

不久,那片树林被铁栅栏围了起来,我再没有机会去你身旁陪你,只能站在栅栏外远远地望向你。

一天,我再次来到栅栏边。不远处的公路上,汽车不时呼啸而过,发出刺眼的灯光。我静静地听,希望听见你的声音,然后问一句“你过得好不好”。我仿佛听见有声音飘荡在林间,那声音尖尖的,又很缥缈,但很欢快,我試着高声询问,但无回音。我不确定那是否是幻觉,但那确实是我的真实感受。

你曾闯入我的梦境。梦中,缤纷美丽的花园里绿色植物在奋发生长,一阵明亮的白光闪过,姐姐告诉我“它回来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你欢快地跑过来,像以前那样,蹭着我们的脚,围着我们打转。美好的梦让我相信,你一切都很好。

就这样,想起你,想起四月的那天,想起那簇洁白的花。

长庆街的故事

文/孙英宸

我给你讲讲长庆街的故事吧。因为这绝对是我最熟悉的一条街。

这条街上的故事应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我的故事;第二部分是有关自由校区和青华校区的,是我们共同的故事。我主要想讲我的故事。

长庆街的起点是南湖公园的东门,它在长庆超市那里拐了个弯,一直向北到青华校区旁边那家甜点店。

你一定不知道,这条街上的老妈手擀面发生过一次爆炸,三环超市发生过两次火灾。

你一定不知道,街上那家大学生自主创业超市曾经是一家灌汤包店。那家店的店主有个儿子,他儿子有一辆自行车,我小时候曾和他儿子抢着骑那辆自行车,为此还大打出手。

你一定不知道,长庆街和自由大路交口处有一个修自行车的摊位。修车师傅是个哑巴,小时候我很怕他,他总是哇啦哇啦地,不知在说些什么。

你一定不知道,那家存在了很久的车库包子铺以前是无照经营。小时候,我饿了就趴在家里窗户的护栏后面喊店主阿姨,让她赊我几个包子。后来我还见过执法人员来查封这家店,店主阿姨死命抱着执法人员的大腿哭。当然,现在这家店是合法经营,店主阿姨的双手还是用让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包着包子和馄饨,她也还是那种听不太懂的南方口音。前不久,妈妈在等着洗车时和店主阿姨攀谈起来,她还提起我赊包子的事情,感叹了一句“孩子长大了”,颇有岁月匆匆的感慨。

楼前院子里曾有一个修鞋摊,一个又黑又瘦的大爷每天都守在那里给人修鞋,顺便收收废品。他好像姓李。小时候我和他混得很熟,我在院子里滑轮滑摔倒了,他就用沾着黑色油污的手给我贴创可贴;他还教我算数,嘲笑我算不清楚二十减八没法儿帮他收钱。现在他不修鞋了,改在自由大路那一片儿做环卫工。我偶然一次碰到他,看到他穿着橙色马甲,低着头打扫着路边的垃圾。他一定再也认不出我了,甚至不一定记得我了,我也没有勇气走过去跟他打招呼。

过了自由大路的那段长庆街,是我上了高中后才渐渐熟悉的。高中三年,我每次理发都在长庆街和西康路交口的那家理发店,我还很喜欢长庆街和桂林路交口的那家辣怪鸭的小吃,它那里似乎不眠不休地播放着“辣怪鸭,辣怪鸭,味道顶呱呱”的叫卖声。

再往前就走到青华校区了。

高三时整个年级从青华校区搬回自由校区。搬家那天正好是我17岁生日,我们在青华校区发表完怀念青华的一句话演讲后,就全体迁往自由校区。那天,我的双手拎满了生日礼物,和双手都拎着扫帚拖把的你们一起,沿着长庆街走。

那天,整条长庆街上都是穿着紫色校服的附中学生。那天,阳光很足,我因为兴奋有点儿头晕,仿佛回到了童年……

去惰性,创美好

文/贾宏睿

每个时代,总有人随波逐流,哺糟啜酶。想象一下,如果每个人都没有主见,那将是一个多么可悲、多么可怕的世界!

随波逐流源于奴性与惰性。我们缺少思考,懒于为自己谋出路,所以当一个命令下达,我们这样想:原来不知道该往哪里走,现在有了一条路,那好,我们就走这条路。我们就这样出发了,不管路上是乌云密布还是晴空万里。于是我们成了奴隶,成了惰性的奴隶。惰性让人懒于寻找道路,却让人勤于在一条好或不好的路上想方设法前行,这不仅是本末倒置的盲目与不合理,更是对人类智慧的嘲讽。

我们喜欢安定,喜欢保障,无意识地全盘接受了其附属品——规则。合理的规则能治国安邦,是值得推崇的。而在不合理的规则下,更多人选择降低自己的底线,让其成为社会的“大合理”。束缚不仅源于社会,更源于家庭以及生命中某些重要命题,所以人们的脚步常常被羁绊,人们主动或被动地变成了奴隶,并在井底寻找生命的满足。

“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拖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我们不应局限于在动荡中寻找安定,在安定中得到满足,我们要在安定的基础上寻求一种力量,一种对个性与人性的追求。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提到旧中国经历了两个时代: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我们不能满足于过去,更不能得意于现在,美好时代的开拓需要青年人不懈奋斗。我们要张扬个性,去掉惰性,让人的个性美在时代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我们属于未来,未来属于我们!

阳光

文/张馨文

带给我永恒的感动与温暖的,是阳光。

与其蜗居在狭小的空间里,只剩下冰冷与黑暗,被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压得喘不过气来,不如走出去,享受阳光的温暖。走出屋子,走到阳光可以照耀到的地方,霎时,缠绕在身边的烦恼与不安化作飞舞的碎片,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尽管看不见空气,还是要觸摸这糅进了阳光香味儿的空气——真实而永恒的东西。最美的东西是要用心感受的。

你跌跌撞撞地跑进灰暗的长廊,感觉到地板在晃动,天花板也摇摇欲坠,随时可能掉下来。你有机会逃离,却选择待在原地,尽管担惊受怕。你究竟不舍得什么?

无论是如临春风的欣喜,还是痛苦绝望的哭泣,一切都将过去。在生命的各个节点,我们总会寻找新的愿望,重新燃起激情,书写生命中独一无二的篇章。

那天,我偶然从阴影里走出来,走到阳光下,嗅着阳光的香甜,听见春的小精灵在我耳边低语: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我无畏、无虑、无悔,因为我知道,阳光就在那儿,带给我永恒的感动与温暖。

猜你喜欢

惰性文学社校区
文学社怎么了
惰性知识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An Analysis on a Piece of BBC News through the Reference of Cohesion
TheStudyofGenre
紫石花文学社简介
无题
惰性,人性中最可怕的敌人
“意林中国知名中小学文学社联盟”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