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娘”,则国“娘”?
2018-04-15查宇星
查宇星
前不久,在央视一套播出的《开学第一课》中,因节目组邀请了王鹤棣、朱正廷、王源等多位当下正红的小鲜肉”作为嘉宾,引来了网友的一片炮轰。有的网友认为这些小鲜肉”长相秀气甚至浓妆艳抹,是在宣扬娘炮”风气。更有甚者,上升到国家高度,觉得少年娘,则国娘”。与其他的热点事件百家争鸣”的场面不同,这次网友的观点似乎呈现出惊人的“一边倒”形势,网友纷纷指责央视没有给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制娘炮“救救孩子”之类的言论层出不穷。
从表面上看,男子应该拥有的是“阳刚之气”男子气概”,而不符合主流审美的娘炮”如果霸占了荧屏,那么还没有明辨是非能力的孩子们便会争相模仿,最终形成少年娘,则国娘”的局面。这便是那些自认为颇具正义感”的网友的逻辑。显而易见,这个观点是非常片面的。
具体说来,有两个理由可以有力地反驳这一观点。
第一:“娘炮”本身就是一个带有一定偏见、歧视的说法。“娘炮”到底是什么?举止温和、气质腼腆的少年是“娘炮”:化妆、穿粉色系的衣服是娘炮”:甚至长相俊秀、声音细软这些与生俱来的特质是娘炮”。难道一定要脸部棱角分明、肌肉壮硕、声音粗犷,这样才像个男人的样子吗?为什么所有男性都要展现出“霸权性男性气质”呢?说到底:“娘炮”说法就是一种霸权、一种歧视、一种抵制,是多数对少数的霸权,是社会对女性以及一切女性化事物的歧视,是主流审美对多元化审美的排斥。
第二,外表柔美不代表内心软弱,举止文雅不等于行为阴柔。古代兰陵王高长恭貌若妇人”,甚至着假面以对敌”,这样一位音容兼美、举止温和的男性,却多次击退来犯的突厥,解围金墉城,在战场上屡建奇功。近代京剧大师梅兰芳,虽在戏台上饰演充满阴柔美的花旦”一角,但是浓厚的脂粉从未遮盖住他刚毅的内心。当日寇进犯中华时,他毅然蓄须明志,拒绝为日伪军演出。现在的当红小鲜肉”王源曾代表中国青少年在联合国青年论坛上发表全英文演讲,呼吁优质教育“投身公益”,让全世界听到了中国新一代的声音。从古至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说明了这些俊美的男子绝对不是人们口中的娘炮”,他们俊美的外表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一个优秀的、坚毅的人。
相反,我认为娘”并不是坏事,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可以帮助国家发展。
“娘”可拆解为“女”和“良”,意為女子善良美好的品德。广义上讲:“娘”其实代表着一种阴柔美,也是一种以柔克刚的思维方法。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歌颂阴柔美的艺术形式数不胜数。除了上文提到的京剧中的旦角,更常见的形式就是诗、词、曲了。从《诗经》中缠绵悱恻的爱情描写,到宋词中的婉约派,再到现代诗歌中的朦胧凄迷之景,无一不倾诉着绵绵情思,给人以纯粹的艺术享受。就拿苏东坡来说,他是北宋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词多为豪迈壮阔、雄浑一体之风格,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干骑卷平岗”:但就是这样一位豪放词人也不乏,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这样婉约回环、小巧细腻的词句。这表明阴柔美是被中华诗词、中华文化认可的一种美,具有独特的价值。
以柔克刚、以智取胜是中国干百年来一直备受推崇的思想。而在现代中国的高速发展中,我们也始终贯彻这一理念。在与别国的交往中,中国主张和谐共赢,而不是粗暴地干涉别国内政,实施霸权主义。例如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了带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和平交往中实现共赢、多赢。在现代化国防建设中,以肉身相搏的冷兵器时代旱已过去,如今加强国防军队要依靠科技的力量。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未来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并不能通过强硬的霸凌或暴力解决,而要走和谐共处、以德服人的道路。所以,以柔克刚的思想从古至今一直适用,它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黑格尔曾言:“存在即合理。”我们应该摒弃偏见,以一颗博爱之心去接受、包容多元的世界:同时,我们应该学会欣赏独具特色的阴柔美,学会在生活学习中巧妙结合具体情况,刚柔并济、以柔克刚地解决问题。如此,我们便可以大声疾呼:“少年良,则国扬!”
佳作点评
这是一篇关注现实的时评文,也是一篇有模有样的驳论文。
文章由央视《开学第一课》所引发的讨论人手,针对压倒性的反对娘炮”的呼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与众不同的观点。很显然,作者不是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是有破有立有理有据。在论证中,作者先分析“娘炮论”中的审美歧视与以偏概全的问题,指出对方的逻辑漏洞,而后从正面分析了“娘”所代表的阴柔美的意义价值。从历史到现实,从文学艺术到国际政治,文章取材广泛,有纵横捭阖的气概。这样,到最后提出“少年良,则国扬”的观点就显得坚实有力,水到渠成。
(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