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牧区生态养殖与饲草料供给技术探究

2018-04-15新疆哈巴河县草原站8367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轮牧饲草料牧业

新疆哈巴河县草原站 836700

1 暖地草场利用与恢复方式

(1)暖季草场利用。首先要在选定的草场内,综合衡量草场面积、质量、草地类型、退化程度以及家畜种类等因素,展开划区轮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放牧程度对草场植被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春草场大多为一年性植被,重度放牧以后植被数量明显减少,并且针茅这类有害植物的所占比例明显增多。但是适度放牧以后,草场的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植被数量增多,有害植被数量明显减少,草地状态改善十分显著。相关研究表明,采用划区轮牧,草场的生物量增长明显,春草场生物量提升20.34%,夏草场生物量提升22.90%,秋草场生物量提升12.98%。划区轮牧后,夏草场生物中优势种禾草和苔草类的增幅更加显著。划区轮牧后的家畜体重从春季一直到秋季均有着十分明显的增长,但是采用重度放牧后,家畜的体重从夏季后期到秋季则有着明显的下降趋势[1]。

(2)暖季草场恢复。当前草场表现出明显的退化趋势,为了使天然草场得到恢复,必须对天然草场实施有效地改良。对于退化程度较轻的草场,可采用围封改良和灌水改良等方式逐步使其恢复;对于退化程度中等的草场,可采用松土改良和施肥改良等方式予以恢复;对于退化程度较为严重的草场,可采用补播改良的方式予以恢复,补播可采用单播方式也可采用混播方式。试验证明,轻度退化草场每年实施3次灌水改良,其产量提升幅度可达5400kg/km2;对其实施围封3年以后,草场生物量有显著增加,春季增幅在10%~15%之间,夏季增幅在15%~25%之间。中度退化草场在实施松土改良3年后,生物量提升幅度达到160%;在实施225kg/km2的施肥改良以后,当年草产量增幅超过50%。重度退化草场在实施补播改良以后,草地覆盖率提升幅度达到30%,草产量增幅在300%以上,同时粗蛋白也有3%的提升;实施以红豆草+无芒雀麦的混播以后,草产量提升110.8%,粗蛋白提升率超过6%[2]。

2 冷季草料储备

在退化趋势较为明显的草地,应采用暂时性禁牧和休牧的方法来使草场恢复,鼓励牧民以人工种植饲草料的方式来应对冷季饲草问题。我国牧区以苜蓿、苏丹草以及青贮玉米作为主要的草料储备,数据表明,通常情况下苜蓿产量平均可以达到1200kg/km2,苏丹草的种植产量平均可达到22.5t/km2,青贮玉米的种植产量可以达到82.5t/km2。所以,3.3公顷的人工草地能够产出400个羊单位5个月的草料,使得冷季舍饲的效率大大提升[2]。为了使牧区牧民更好地应对冷季舍饲,针对不同的草料品种展开筛选,寻找最合适的材料品种,苜蓿中:WL354、WL343、和田大叶、新牧1号、WL354和德宝的应用范围较广,种植效果较好。并且种植的苜蓿可持续研发饲料砖,使得冷季舍饲更加方便、有效。苏丹草中:新草1号(SZ1)、SW-1和新苏2号(CK)均有着很好的种植效果。

3 养殖品种与结构的调整

基于划区轮牧与冷季舍饲的种植模式,牧区可对其养殖品种与养殖结构展开适当地调整和优化,使家畜品种与饲养模式更匹配。例如,在新疆牧区,当地细毛羊可采用德国美利奴种公羊来实施改良,阿勒泰大尾羊可采用纯阿勒泰大尾羊来实施改良,巴什拜羊采用巴什拜种公羊来实施改良。一般来说,三到五年后,牲畜结构就能够得到优化和调整,从而提升牧业的经济效率。

天然草场在暖季能够满足牧业需求,无需增加其他补充饲料,冷季饲草问题可以通过人工种植饲草料的方式来进行应对。适度放牧和划区放牧为天然草场的恢复和良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是当前我国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养殖和饲草料供给技术,对于扩大牧业经济规模,优化牧业经济结构,转变牧业经营和生产方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轮牧饲草料牧业
沈阳伟嘉牧业技术有限公司
河南省黄泛区农投牧业有限公司
饲用甜菜在牧业生产中的作用及高产栽培技术
反刍动物饲草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估
轮牧能有效促进高寒草地生物量和稳定性
饲草料产业体系构建的瓶颈与突破
浅谈发展饲草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北方草地夏秋季划区轮牧技术
轮牧方式对荒漠草原滩羊牧食特征、体重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贵州草地划区轮牧对春季草地成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