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养土鸡痘病的预防和治疗

2018-04-15白山市畜牧总站134300白山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43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鸡痘痘病毒土鸡

白山市畜牧总站 134300 白山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34300

农村的散养土鸡因为远离环境污染,所以疾病发生较少。但是由于其饲养周期较长,加之放养于野外,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增加,而农户的防疫意识较差,因此散养土鸡痘病时有发生。本文详述散养土鸡痘病的流行特点、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就散养土鸡痘病的防治提出对策,供广大农户参考。

1 病原及流行特点

鸡的痘病病原是一种较大的痘病毒,系禽痘病毒中的一个代表种,隶属于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属,同一属中还有感染火鸡、鸽子、鹌鹑和麻雀等的病毒种,也会引起鸡的感染。禽痘病毒对干燥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从皮肤病灶上脱落下来的干痘痂,毒力可以保存几个月之久,但常用的消毒药物都能杀死该病毒。散养土鸡多在林地或草场放养,与外界病鸡接触的机率小,患病机率极低,这也是多数农户忽视鸡痘病预防的主要原因。散养土鸡感染鸡痘病毒多以吸血昆虫为传播媒介,蚊子等吸血昆虫叮咬外界带毒病鸡后,病毒在其体内携带并保持传染力可达数周的时间,再叮咬健康鸡而传入鸡痘病病毒,最后通过皮肤或黏膜的伤口感染整群的散养土鸡。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发病率较高。青年鸡高发,雏鸡发生较严重,死亡率较高,育成鸡也会受到波及,产蛋率明显下降。

2 分型及症状

鸡痘病的潜伏期大约为4~10天,根据发病症状和部位可分为皮肤型、黏膜型和混合型3种类型。

(1)皮肤型。多在鸡冠、肉垂、嘴角、眼睑和爪趾等无毛部位形成灰白色、水疱样突出于皮肤表面的小斑点,干燥结痂后连接成疣肉状的痂块,形成痘疹,可存留3~4周,痂块脱落后留下疤痕。发生眼痘时大小不一,小的如高粱粒状,大的如黄豆状,开始呈灰白色,之后变成棕褐色,易继发细菌(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感染,引起化脓性结膜炎,造成眼睑肿胀,眼中分泌物呈豆腐渣状,重者会引起瞎眼。病鸡多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重症者会导致死亡。

(2)黏膜型。又称白喉型,在口腔、咽喉处出现溃疡或黄白色伪膜。初期为黄色的小结节,后迅速扩大,互相融合,形成一层黄白色豆腐渣样的伪膜,覆盖在黏膜上,不易剥离,强行剥离可形成出血的溃疡面。气管前部有隆起的灰白色痘疹,严重者会发生喉裂或被干酪性渗出物堵塞。病程一个月左右,病鸡烦躁不安,采食困难,伸脖张口,常发生饿死或闷死,如果继发其他疾病,死亡率会明显升高。

(3)混合型。以上两者同时发生,病情严重,可致雏鸡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20%~40%。散养土鸡发生混合型鸡痘病较多,除了导致雏鸡大批死亡外,也常侵袭成鸡及育成鸡,病程可持续2~4周,通常死亡率不高,但患病后数周产蛋率会降低。

3 治疗

(1)抗病毒。散养土鸡一旦发生鸡痘病,应立即对病鸡进行隔离治疗,加强饲养管理,对环境做好严格的消毒。可选择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用吗啉胍按照0.1%的量进行拌料,连用3~5日。为了防止继发感染,饲料内应加入0.2%的土霉素,同时可添加硫酸新霉素或庆大霉素等药物防止鸡葡萄球菌病的发生。

(2)中药疗法。在使用抗病毒药物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中药鸡痘散疗效会更好。也可用龙胆草90g、野菊花 80g、板蓝根 60g、升麻 50g、甘草 20g加工成粉,成鸡每日2g/只,一般连用3~5日即愈。

(3)外用药物。痘痂可用镊子轻轻剥离,伤口涂抹碘酊或紫药水,然后再撒上少许“喉症散”,每日1次,连用3日。

(4)免疫疗法。抽取患过鸡痘病并且已经治愈鸡的血液注入病鸡体内,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临床上对此种疗法尚有争议。为了控制疫情传播,对症状严重的病鸡要及时进行淘汰,病死鸡要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对未染病的健康鸡群,应采取紧急预防接种,免疫要从离发病鸡群最远的鸡群开始,直至发病鸡群。

4 预防

预防鸡痘病最可靠的方法是接种疫苗,目前应用的预防鸡痘病疫苗安全有效,适用于幼雏和不同日龄的鸡。接种疫苗必须用于健康鸡群,鸡15~35日龄、90~140日龄时各接种一次禽痘疫苗。在夏秋季,雏鸡的免疫应该提前到15日龄以内,其他季节可以推迟到30~40日龄,接种方法为翅内皮肤刺种,4~5天后刺苗处结痂,第9日形成痘斑。出现痘斑表明接种有效,否则免疫失败,必须重新进行接种,疫苗保护率一般在100%。

5 总结

散养土鸡痘病的预防不容忽视,该病轻则影响产蛋率,重则引起鸡只大量死亡。预防此病除了要加强日常管理和严格消毒,还要按程序做好免疫。对于患病鸡群要及时进行对症治疗,预防继发感染,同时对未感染的鸡群要采取紧急预防接种,防止病情扩散。

猜你喜欢

鸡痘痘病毒土鸡
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成功分离猴痘病毒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张碧林养土鸡名堂多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鸡皮肤型鸡痘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与防控
鼠痘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土鸡
鸡痘的诊断与防控
羊痘病毒分子特征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