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看民间力量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
2018-04-15何慧
何 慧
成立于1966年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是最早介入中美关系且持续时间最长的美国涉华非政府组织之一,它从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中美两国人民扩大交往、增进了解、建立友谊,它不仅见证了五十几年来中美关系的风风雨雨,而且直接参与了中美关系的很多事务,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人民的友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是美国对华友好的、综合性的非政府组织的典型,体现出民间力量在中美关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成立及早期活动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支持在台湾的国民党政权,断绝了与中国的国家关系。20世纪50年代,由于在朝鲜战争中兵戈相向,两国敌对加深,在冷战的大环境和美国国内的反共气氛之下,两国关系跌至冰点。60年代,美国不断越南增兵,而中国坚决支持越南人民的抗美斗争,双方可谓怒目而视。但是,在60年代的美国国内出现了重新思考美国对华政策的呼声。1964年12月9日,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斯普罗礼堂(Sproul Hall)举行了一次关于美中关系的研讨会,一向亲台反华的亨利·鲁斯夫妇到场发表讲话,鲁斯夫人克莱尔在讲话中声称应该找寻与占世界人口一半的中国和平共处的办法,但是反对中国进入联合国。而当鲁斯一如既往地吹捧台湾的时候,立即有人对他质疑。这场讨论引起了媒体的较高关注,同时也“似乎打破了在公开场合讨论对华政策的不成文禁令”。之后,1965年4月28—30日,在华盛顿举行了“美国与中国全国会议”,参加者包括研究中国问题的知名学者、政策专家,商界、宗教界和劳工界的领袖,国务院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罗伯特·巴内特(Robert W. Barnett)、参议员乔治·麦戈文(George McGovern)和彼得·多米尼克(Peter H. Dominick)也出席了会议。他们虽然观点不同,但是能够心平气和地公开讨论本身就有意义并引起很大反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66年6月,成了一个全国性的非盈利的民间组织——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the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 NCUSCR),其成员包括了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费正清、哥伦比亚大学公共法律与政治系教授鲍大可、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的莫顿·H·霍尔珀林、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克尔,前助理国务卿罗杰·希尔斯曼等不少有影响的政治家、著名的工商界人士和知名学者参加了它的活动。曾参与伯克利会议的一些机构是主要推动力量,包括世界事务委员会(World Affairs Council)、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系以及美国之友服务委员会(American Friends Service Committee,AFSC)。*筹建的过程及早期活动参见顾宁:《中美建交前后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世界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9期;Linsun Cheng et al., eds., Berkshire encyclopedia of China (《宝库山中华全书》), Berkshire Publishing Group, 2009, pp.1549-1550;罗宣:《在梦想与现实之间:鲁斯与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02—404页。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成立之初的活动一是向公众传播有关中美关系的信息,介绍中国的情况;二是向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三是促进中美两国民间的直接对话和沟通。例如在1968年2月2日,时任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执行会长的西西尔·托马斯(Cecil A. Thomas)和其他创建者,如著名学者赖肖尔(Edwin O. Reischauer)、施伯乐(Robert A. Scalapino)、亚历山大·艾克斯坦(Alexander Eckstein)、卢西亚·派伊(Lucian W. Pye)和鲍大可(A. Doak Barnett)等人一起向美国总统约翰逊介绍美中关系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新的政策。*《宝库山中华全书》,p.1549;No.297, China Experts Meeting with the President, February 2, 1968,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64-1968, Volume ⅩⅩⅩ, China, http://www.state.gov/www/about state/history/vol xxx/index.html.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中美关系缓缓解冻,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活动主要是组织和赞助两国之间的交流和往来以及为中美关系正常化而努力。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对华学术交流委员会(the Committee o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with the PRC, CSCPRC)赞助了当时绝大多数的中美文化交流项目,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参与安排和接待了很多中美之间的第一次交流活动,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乒乓外交”。1971年4月,当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世乒赛的美国乒乓球队得到中国政府的邀请准备前往北京进行访问时,兴奋之余也犯愁。一是因为当时中美两国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办理相关手续;二是他们对中国毫不了解,不知道该如何与中方打交道;三是美国乒协是一个松散的由乒乓球爱好者建立的小型组织,没有多少管理经验,也缺乏足够的资金;四是当时中美关系的发展出人意料,甚至可以说非常突然,没有现成的机制,只能利用已有的私人渠道和机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艾克斯坦等人得知这个情况后,召开了该委员会的全国电话会议,最后决定参与进来,并立即发电报给正在前往中国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团长斯廷霍文:“理解您考虑拟邀请中国体育代表团进行回访。如果您的邀请被接受的话,一个专门致力于美中关系的全国性的委员会期望自己可以为使中国队访美而进行筹款”。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于是运用其丰富的经验和人脉关系,为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提供帮助,对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获得成功起了重要作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还与美国乒乓球协会一起邀请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访美。美国乒乓球协会负责比赛方面的事宜,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负责筹款、安排和接待。*Jan Carol Berris, “The Evolution of Sino-American Exchanges: A View from the National Committee,” in J. K. Kallgren, D. F. Simon, eds., Educational Exchanges: Essays on the Sino-American Experience, Berkeley, UC, 1986, pp.80-81;顾宁:《建交前后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顾宁:《小球转动大球——震惊世界的中美“乒乓外交”秘闻》,《知情者说》第4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第207—235页。1972年4月,中国乒乓球队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代表团访问美国,他们4月12日从加拿大飞抵底特律,4月30日离开旧金山前往墨西哥,在美国停留的半个多月里,访问了华盛顿、纽约、孟菲斯、洛杉矶等地,与美国运动员进行了近40次比赛和表演赛。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受到美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美国的记者们也争相报道,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影响也扩大了。*Jan Carol Berris, “The Evolution of Sino-American Exchanges: A View from the National Committee,” pp.80-81.
1972年12月16日,由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纽约市音乐与戏剧中心联合接待的中国沈阳杂技团抵达美国,在美国的4个城市进行了历时4周的访问,大约有4.5万人观看了18场演出和4次彩排,还有无数人在随后的几个月内观看了美国广播公司反复播出的电视录像。中国沈阳杂技团在美国演出时观众如潮,一票难求,反应异常热烈,各大媒体也纷纷报道。
1972年12月11日至1973年1月6日,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代表团访华,团长是时任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理事会会长的密歇根大学教授亚历山大·艾克斯坦,成员包括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施伯乐、鲍大可、迈克尔·奥克森伯格、约翰·刘易斯、卢西恩·派伊等。在中国访问期间,他们同有关部门讨论了两国间文化交流的事宜。代表团回国之后更积极地组织两国间的交流。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帮助下,美国第一个教育代表团于1973年8月到中国访问。1973年12月,由8名成员组成的中国语言研究代表团访问了美国,考察英语教学法。这是首次中美教育互访。1973年5月,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美国报纸编辑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Newspaper Editors,ASNE)合作,邀请了第一个中国记者代表团访问美国,作为此前美国报纸编辑学会访问中国后的回访。21个中国记者在一个月的访问期间参观了纽约、波士顿、华盛顿特区、芝加哥、丹佛、旧金山和檀香山,体验美国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他们不仅与美国同行交流,还与美国的州长、市长、大学校长以及学生、工人广泛接触。代表团团长是新华社社长朱穆之,代表团成员来自各个新闻和出版机构,他们对美国文化、政府、经济等很多方面提出了问题,是中国媒体对美国进行的首次全方位了解,美国媒体对此也予以了关注。自此之后,数以百计的两国新闻工作者开始进行交流、研讨、报道、实习等活动,并且通过他们的报道向两国人民传达对彼此的认识。
1973年9月,费城交响乐团成为第一个访华的美国文化团体,也是由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出面,在费城交响乐团、中国驻联合国使团及美国国务院之间进行联络,参与制订计划,向乐团介绍相关情况等,而且,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莫里(Douglas P. Murray)作为乐团的陪同和顾问随行,全程参与了这次开启美国音乐界与中国交往的历史性访问。
1974年6月,中国武术队由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其他机构联合邀请访美并提供赞助。中国武术代表团有30名成员,其中有时年11岁的著名演员李连杰和另外两位少年。他们在美国访问四周,在夏威夷、旧金山、纽约和华盛顿特区进行了表演,在华盛顿时受到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国务卿基辛格的接见。1974年11月,美国大学校长代表团访问了中国。1976年11月,中国高等教育代表团访问美国,侧重考察科学和工程学的教育和研究成果。1977年7月,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接待中国人民对外事务代表团,后来的中国驻美大使杨洁篪当时是中方翻译。1978年9月,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协助了第一批中国市长访问美国以及1979年5月首批美国市长访华。
总之,在中美关系渐渐改善但还未正式建交之前,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虽然是一个民间组织,所做的事情不过是双方的一些初步接触,却起到了官方代理人或半官方机构的作用,而且打下了基础,播下了友谊的种子,对促进中美两国的民间往来起了拓荒和推动的作用。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以后,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并没有因此停止,而是继续努力,促进了两国之间更多实质性的交流。从1972年到1985年,它共派出了63个团体共1288人,接待来自中国的91个代表团共1077人,总共支出费用达640万美元。*David M. Lampton, Joyce A. Madancy, Kristen M. Williams, A Relationship Restored: Trends in U.S.-China Educational Exchanges, 1978-1984,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1986, p.94.
二、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组织管理与活动方式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成员是愿意进行与中美关系有关活动并接受该组织各项使命的美国公民。与美国其他非政府组织一样,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有一个理事会和一个处理日常事务的管理委员会。理事会对该组织的使命和全部活动有最终的决定权,成员主要是有共同理念的来自各个领域的杰出人士,他们不是雇员,不处理日常事务,每年聚会一到两次。理事会成员由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提名委员会提名并由全体会员选举产生,一般是三年一个任期,可以连任两届,少数特别积极的人士可以连任三届。理事会会长由理事会成员选出。从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成立之初至中美建交,其理事会会长都是由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担任而且任职时间都不长,一般在四年以下,前几任会长分别施伯乐、鲍大可、艾克斯坦、迈克尔·布鲁门萨尔(W. Michael Blumenthal)、查尔斯·约斯特(Charles W. Yost)、派伊,从1981年起至今共三位理事会会长,每人任职都近十年,他们是雷蒙·谢菲尔(Raymond P. Shafer)、巴尔伯·康纳伯(Barber B. Conable, Jr.)和卡拉·希尔斯(Cala A. Hills)。处理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日常事务的是一批有薪的管理人员,他们负责制订计划、管理财务及正常运作。其会长由理事会任命,任期没有特定限制,由理事会和其本人决定。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历任会长是西西尔·托马斯、普里斯通·斯切伊尔(Preston Schoyer)、卡尔·斯托夫(Carl Stover)、阿瑟·罗森(Arthur Rosen)、大卫·兰普顿(David Lampton)、约翰·霍顿(John Holden)、斯蒂夫·欧林斯(Steve Orlins),其中的后四位任期都在七年以上。*电子邮件采访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现任副会长白莉娟(Jan C. Berris),2012年3月10日。可以看出,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早期的领导人知名度大、权威性高,后期则稳定性强。虽然会长已经更换了好几个,但是他们都有共同的理念,那就是中美合作有很多好处,而对抗代价太高。如霍顿所说:中美人民彼此更好地了解和处理好两国关系是“非常明智的投资”。*2002 Annual Report of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2002年年度报告》), p.3.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历届领导人大多与中国有着一定的渊源,如施伯乐、鲍大可、兰普顿都是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有些则是曾在与中国有商业关系的公司工作。如现任会长欧林斯在70年代于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法律顾问办公室任职,80年代曾任雷曼兄弟亚洲公司的总裁,管理东亚区域的业务;90年代就职于几家美国投资公司,负责亚洲事务。现任副会长白莉娟从1971年起就一直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工作,她到访中国超过一百次,亲身参与了大量的中美交流活动。在进入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之前,她在密歇根大学主修汉语和日语,做过著名学者理查德·所罗门(Richard H. Solomon)的助手,所罗门后来曾担任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及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机构不大,人数不多,但是其工作人员非常精干,工作量大却井井有条。他们经手了大量资金,对所安排和接待的客人非常慷慨,包括资助了不少中国的留学生和学者,但他们自己非常节俭,经常为了省钱而坐“红眼航班”。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管理人员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如前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所说,这些领导人都会流利的汉语,在中美两国人缘极广,他们如果是做生意,必定财运亨通,但他们都没有投身商界,而是孜孜不倦地为增进两国友谊而奔忙。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实际上是一个服务性机构,他们安排和接待了无数的代表团,每一个代表团都要事无巨细,安排周全,这也体现出他们很强的专业性。*Forty at Forty: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四十年纪念文集》)。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组织的各项交流活动涉及的面很广,包括教育交流、国际关系及政策研讨、经济发展与管理、政府与法律、环境问题、媒体作用,等等,还经常举行讲座、研讨会,把两国的决策者和意见领袖的观点直接传递给公众。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很多时候是一个牵线搭桥的角色,其中一个重要任务是为两国的民间交流活动筹款。其经费来源最初只有私人捐赠,由于成功地资助了乒乓外交项目,开始得到美国政府的一部分支持,主要是从美国国务院的各个部门获得对某个具体项目的资助,如2001年关于环境教育的专家访华团得到美国国务院科技司的资助,2002年考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情况的活动得到美国国务院教育和文化事务局的资助。但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要的经费来自民间的基金会、企业和私人捐助。基金会中支持力度较大的有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亨利·卢斯基金会、自由人基金会、加罗琳·埃默森基金会、凯特琳基金会等。企业方面支持较多的包括美国国际集团、福特汽车、通用汽车、弗兰克-罗素、可口可乐、百事、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埃克森石油、摩托罗拉、联邦快递等。它们有些是每年提供资助,有的是对某些特定项目专项资助,例如,1979年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访华得到可口可乐、吉列、美孚、泛美航空等商业机构的支持。2002年开启的“青年领袖论坛”得到美国国际集团、时代华纳—美国在线、高盛、百事、英国石油等公司的资助。*Jan Carol Berris, “The Evolution of Sino-American Exchanges: A View from the National Committee,” pp.90-91;2002 Annual Report of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2002年年度报告》), p.21.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活动主要有以下方式:
1.安排互访和接待来访。在中美建交以前,由于两国没有外交使团和机构,没有常规的往来渠道,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大多以民间交往的形式出现,在美国方面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就担当起了这样的角色,如1972年中国乒乓球队访问美国,就是由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邀请并接待。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正式访问美国的代表团,包括团长庄则栋在内的人都是第一次到“神秘”和“向往”的美国,他们在美国期间,受到热情和友好的欢迎,对美国印象很好,感受到了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1978年,柴泽民担任中国驻美联络处主任赴美时,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也参与接待他,带他参观和熟悉美国,他后来也参加了很多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组织的活动。
2.制订和实施民间交流项目。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活动中最多的是文化和教育交流项目。自1973年起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就开始资助教育交流项目,每年组织美中两国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到对方参观访问。他们直接来到课堂、家庭、社区,亲身体验两国人民的生活,了解两国的历史和文化,从而增进对对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的了解,并进而通过他们向学生传播,在青年一代的心中播撒友谊的种子。
3.公开讲座及出版刊物。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每年都在其总部所在地纽约以及华盛顿、波士顿、芝加哥、西雅图等城市举办大型会议、研讨会或者讲座,就美中关系的热点问题邀请两国的权威人士进行分析、解读;向公众推介有关中美关系的最新成果。以2001年为例,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全年共组织了27场次的研讨会,内容包括台湾地区的政治与选举、后“9·11”时代的中美关系、APEC峰会与布什总统访华、中国知识分子的反思、中国法律发展走向、腐败的代价与结果等问题。邀请的主讲人及嘉宾既有知名学者,也有政要和外交官,包括唐耐心(Nancy B. Tucker)、大卫·兰普顿、罗德里克·麦克法奎尔(Roderick MacFaquhar)、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谢淑丽(Susan Shirk)、理查德·霍尔布鲁克(Richard Holbrook)、尚慕杰(James R. Sasser)、曾荫权、钱其琛、杨洁篪、资中筠、胡鞍钢等。*2001 Annual Report of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2001年度报告》), pp.17-19.这些直接面对美国公众的讲座和研讨会让那些对美中关系感兴趣的人们有高端的信息来源,从而达到较好的认知效果。由师从鲍大可和奥克森伯格的美国学者刘恩沛博士发起,上海美国学会和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合作,从2004年起每一年或两年在中国上海举行一次“鲍大可—奥克森伯格中美关系讲座”,每次都邀请美中知名的专家学者来进行交流、对话,让美中两国的学生和学者有更多更直接的接触,“为中美关系搭建了一个坦诚发表观点和建议,进行直接的官方或民间交流的重要平台”。*倪世雄:《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中美建交30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02—305页。
4.协办官方活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举办的一些教育交流项目是依据美国和中国的相关协定,与美国教育部合作进行的。2003年,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加入美国劳工部的一个为期4年的计划,帮助中国草拟新劳动法。
5.与企业合作,安排实习生。从1998年到2006年,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每年帮助安排5—6位复旦大学的学生到美国时代华纳公司、《时代》周刊、《财富》杂志社、全国新闻网(CNN)实习3个月。通过实习,他们不仅增加了对美国历史和社会的了解,而且实地感受美国传媒行业的情况。他们也到美国的社区去介绍中国媒体对美国的描绘,还参与一些与中国有关的新闻报道活动。*2003 Annual Report of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2003年度报告》), pp.12-13.
6.学术研讨及学生论文比赛。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在2001年启动了每年一次的纪念鲍大可研究生论文竞赛,每次都有一个与中美关系相关的主题,如2002年要求围绕加强美中关系、深化合作,减少紧张或者找到避免潜在问题的途径。2003年的主题是对于两国新领导人来说什么是促进双方合作的最大机会。提交的论文由鲍大可夫人和中美专家共同评选出优胜者,目的是让青年学子关注中美关系并发表独特见解。*2002 Annual Report of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2002年年度报告》), pp.21-22; 2003 Annual Report of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2003年度报告》), p.20.
通过以上各种形式的活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建立起了与中国沟通的多种渠道,为两国各个阶层和领域的人们提供了解对方的机会和平台,并在沟通和交流中扩大共识,增进友谊。
三、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特色和作为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现有成员来自美国社会各界约740人,与80家公司有协作关系。他们虽然有利益和观点的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认识到中美关系的发展需要两国人民之间长期持续的了解、接触和面对面的沟通。像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这样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持续地为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而奔走努力的美国非政府组织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是凤毛麟角,它在多年的工作中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并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一)坚持不懈,五十多年来从未停止,无论中美关系经历风雨、曲折,一直为增进两国的友好而努力
中美关系的发展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在70年代的波澜起伏之后终于在1979年迎来了中美的正式建交,80年代,两国关系总体来说是比较顺利的。但是,在1989年的中国政治风波后,美国有不少人质疑美国之前的对华政策,两国关系变得紧张,美国国内的各种涉华团体发生分化,有些自动解散,有些走向反华,而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仍然相信必须要继续保持两国之间的沟通与交往,增进了解。他们利用各种机会向美国公众说明保持与中国进行沟通和对话的重要性,也向中国说明美国的一些情况。1995年,当美国政府允许李登辉访美,中国政府提出抗议,决定召回驻美大使李道豫,当时担任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和副会长的兰普顿和白莉娟立即到中国大使馆商谈如何化解形势。2000年美国大选期间,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乔治·布什的一些言论引起中国方面的担心,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于是派人到中国解释2000年大选的政策意味,消除人们的疑虑。2001年,危机频现,在4月的南海撞机事件和9月的“9·11事件”中,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都接受了两国媒体的大量采访,力争为公众提供比较客观的评论。正是由于其态度和言辞的中肯得到了人们信任,许多人和机构都愿意倾听他们的声音。
(二)沟通政、商、学界,搭建平台,形成广泛人脉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是一个沟通美国各界的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搭建起与中国进行交流的桥梁。从1984年起,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合作主办“中美杰出人物对话”,让两国精英阶层的代表进行深度互动,以增进了解,推动两国关系。1987年成立的美中协会(ACS)由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万斯等人建立,目的是推动两国的理解,主要由前总统、国务卿等政商界高层人士组成,2001年3月,美中协会、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中国外交学会共同组织了在北京举行的美中论坛,基辛格率领代表团访华,成员有前国防部长威廉·佩里(William J. Perry)、福特汽车公司副总裁韦恩·布克尔(W. Wayne Booker)、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大卫·兰普顿、前美中协会执行主任赫伯特·列文(Hebert Levin)、密歇根大学政治学教授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的东亚问题专家傅高义(Ezra Vogel)、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约翰·霍顿和副会长白莉娟等,政、商、学界的精英共聚一场,并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会面。*2001 Annual Report of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2001年度报告》), pp.15-16.2003年11月,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CFISS)联合在纽约举行了一次高规格的研讨会,讨论包括朝鲜半岛局势、海峡两岸关系、美国国内政治影响等问题,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由中国前外长钱其琛率领,成员有中央党校校长郑必坚等。美国方面由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领衔,一批重量级的学者、前军方和企业人士到会。*Ibid., pp.5-6.
(三)紧跟形势,关注热点,与时俱进,并具有前瞻性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美两国所面临的问题也日趋复杂。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总能够在新的形势下,针对最新的问题,汇集两国的各行专家进行研讨,并把他们的观点传达给公众。
2001年,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举办了关于减灾问题的项目,邀请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学者共同探讨应对洪水、地震、山火、台风等自然灾害。同年5月,派出环境教育专家访华11天,让他们与中国的教师、管理者、非政府机构领导人、学生就环境教育进行交流,在青岛、黑龙江开设环保工作室,当时恰逢世界环境日,他们和中国民众一起进行活动。2001年,开展以“媒体的未来”为主题的活动,关注科技对媒体、受众的影响,新一代记者的出现,特别是互联网带来的挑战。2002年1月,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五位成员组成的专家团到中国与中国同行讨论关于干预索马里、卢旺达、科索沃、东帝汶等热点问题。在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于2002年10月组织美国代表团访问北京、哈尔滨、扬州、上海,考察入世后中国农业发展、出口、政府管理、投资等问题,与中国的研究者、学生、地方官员交流。*2002 Annual Report of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2002年年度报告》), pp.5, 7-8.2003年,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组织了几位中国预防艾滋病的民间人士到美国访问,参观和学习美国社区防治艾滋病的经验。同年,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发起在纽约召开了一次防治非典型性肺炎(SARS)的大型会议,邀请了很多相关的专家,包括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奖者,介绍非典型性肺炎的情况,并对中国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建设提出建议。*2003 Annual Report of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2003年度报告》), pp.14-15.2007年,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中国有关部门和专家合作,探讨关于新劳动合同法、中海油收购事件、分税制以及电子政务等问题。*2007 Annual Report of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2007年年度报告》), pp.10-11.2010年,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关注的问题更多更广,特别是全球化形势下的经济、气候、核不扩散及能源安全、法治等热点和难点问题被纳入深度研讨与交流之中。2010年,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启动公共知识分子项目,旨在培育中国新一代的公共知识分子,并通过这些熟悉中国政策和公共话语的人向美国公众传达关于中国的信息而使美国民众更多地了解中国。*2010 Annual Report of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2010年年度报告》), p.11.
(四)关注范围逐渐扩大,不断开拓新领域,从中国大陆到大中华区域,从战略问题到民生话题都予以关注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从1973年起8月就开始进行各种交流活动,其中最多的是教育交流,内容涉及初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多媒体教育、家长参与等。其次是对国际问题的探讨和交流,包括国际合作、危机管理、国际干预机制、反恐怖主义、朝鲜半岛局势等。经济方面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可持续发展、中国西部经济、农业、债务等问题;政治和法律方面包括两岸关系、台湾选举、税制改革、劳工法、司法援助等;环境问题方面包括减灾、废水处理、废物回收利用、清洁能源等。例如在2002年,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伍德罗·威尔逊中心的环境变化安全项目合作,派出了一个代表团来中国探讨和协商应对环境方面的挑战。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早期的活动主要是与中国大陆的交流,但到了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其组织的交流活动已经遍及包含港澳台在内的大中华区域。例如2000年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组织的跨海峡研讨会,讨论台湾“大选”。同年还组织台湾工会领导人访问美国,了解美国工会的历史和现状。2002年6—7月,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组织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环境专业人士代表团到美国体验危险类废弃物品管理并探讨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为期两周的访问中,他们共同参观并了解了美国危险类废品比较集中的地区的废品处理情况,与美国环境法官、研究人员、政府官员、环保公司、非政府组织进行了交流。2002年11月,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卡特中心联合邀请了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的决策人、地方政府官员和学者进行了为期10天的学习之旅,希望他们在实地近距离了解美国的公民教育、竞选运作、筹款、投票登记、民意调查、选举政治中的种族、性别、阶层等问题,同时相互讨论自己所在地区的选举问题,由于三地制度的差异,出现热烈争论,但大家都认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价值。代表团成员来自全国人大、民政部、广西、山东、湖南、天津的民政厅、华中师范大学;“国立台湾大学”“国立政治大学”、香港大学以及一些杂志社。2003年8月,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又组织了一次以“台湾海峡的新挑战和机会”为题的研讨会,有美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的三十多名专家出席,探讨两岸关系及政治、经济、社会问题。*2002 Annual Report of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2002年年度报告》),pp.12-13,18;2003 Annual Report of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2003年度报告》), p.4.
(五)未来取向,注重影响潜在的领导人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一直把争取下一代作为重点之一。他们经常邀请具有政治潜力的年轻人参加活动,以增加彼此的了解;他们特别重视通过两国的中小学教师把他们对彼此的了解传播给学生;他们还发起两国青年精英的直接对话;另外也十分关注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
1975年10月,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赞助18位美国世界事务公共教育方面的领导人的访华团,团长是时任外交委员会理事会副会长和洛克菲勒基金会会长,后来在卡特政府担任国务卿的塞勒斯·万斯。他们在华一周的访问期间,与中国政府有关方面进行了会面,见到了中国副总理邓小平。他们参观了大庆油田,访问了哈尔滨、南京、扬州、无锡、上海等地。回国后,他们中的一些人发表文章,参加访谈节目、研讨会,做讲座,介绍他们在中国的见闻。1977年,应中国对外友协邀请,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美国青年政治领袖理事会合作,组织了一个17位政治领袖的访华团,他们是各州或地方选举中的活跃分子或者一些政治团体的领导人,团长是马萨诸塞州副州长。他们在北京受到李先念副总理的接见,参观了北京、呼和浩特、长沙、上海等地。
在1988年7月,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组织一个苏联政策专家代表团,成员中有后来的国务卿的康多利扎·赖斯。他们访问了北京、哈尔滨、绥芬河、牡丹江等地,亲临中苏边界的他们是多年来首批非苏联的外国人。这次访问使赖斯对中国有了直观的认识,甚至对她后来在小布什政府中的对外政策有所影响。*Forty at Forty: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四十年纪念文集》).
除了聚焦高层后备力量,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也注意中层青年人才。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从2002年开始举行青年领袖论坛,首次是在圣巴巴拉举行,参加者有来自两国的艺术家、建筑师、企业主、金融专家、记者、学者、环保领袖等,目的是增进了解,减少误会,发展公民社会,关注未来城市发展、全球安全与经济增长等。活动的内容包括请名流讲话,专家授课,自由讨论等。该活动每次都有一个主题,如2003年的主题是“传统与变化的平衡”、2005年的主题是“未来发展趋势”,每年都邀请美中两国不同行业的青年参加,让他们彼此分享思想、经历,增进了解。凡是参加了这个活动的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愿意为推动两国关系而努力。如美国宇航员马克·凯利(Mark Kelly)参加了2003年、2004年、2005年的三次青年领袖论坛,他认为这是仅次于其太空飞行的“伟大经历”。美国纽约城市芭蕾舞团主演达米安·沃泽尔(Damian Woetzel)参加了2002年、2004年和2006年的青年领袖论坛,她说每次参加这个活动都有新的触动,并使她有了表演生涯结束后的计划,就是除了做舞蹈编导、重返校园外,要服务于中美关系,而且,未来的生活中“肯定会有中国元素”。*Forty at Forty: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四十年纪念文集》);2003 Annual Report of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2003年度报告》), pp.18-20 .
从2004年起,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开始学生领袖交流项目,组织美国优秀高中生到中国进行为期约两周的学习之旅,他们入住中国家庭,熟悉中国人的生活,参观历史景点,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同龄人进行交流等,这些活动对于即将进入大学的年轻人来说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中国留美学生越来越多,而且学成回国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中国在美国的留学生也受到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关注。如2003年6月,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乔治·华盛顿大学合作,邀请在美国的200名中国留学生参加为期三天的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听专家讲座、参观政府部门,了解美国的决策程序。这些留学生多为理科专业的学生,被看作是中国未来的精英。这项活动邀请的嘉宾包括了一些美国的前政要如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前助理国务卿凯利、前国防部长麦克拉马拉等,希望留学生在追逐政治明星的过程中受到他们的影响。*2003 Annual Report of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2003年度报告》), p.17.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活动名目繁多,但是也很注意整合资源,把分散和零星的交流发展为常规性、制度化的项目。如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富布莱特—海斯项目合作,每年组织美国教师到中国学习和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安排中国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到美国观摩美国的中小学教育,包括校长的管理职能、社区互动、教育改革等。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从2002年起接过1996年由“美国学术团体”(ACLS)创立的美中教师交流项目。从2002年起每年举办青年领袖论坛。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中国对外友协共同发起和组织了十几次美中对话,与上海国际关系研究所、外交学院、中央党校等机构有了较为长期和稳定的协作关系。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都已经建立起了畅通的渠道和宽大的平台,为推动中美两国的发展和人民之间的交往做出了贡献。
五十多年来,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不懈地推动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文化、教育和各方面的交往和合作。到如今,直接参加过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组织的活动的中美人士超过6000人,间接参加者则不计其数。作为一个对华友好的非政府组织,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为中美关系所做的贡献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赞赏。美国前国务卿赖斯的评价它几十年来“一直处于发展坦率的、建设性的和富有成果的美中关系的前沿”。中国前驻美大使李道豫赞扬它在发展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中起到“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促进中美友好关系的“教师、鼓动者、促进者、支持者和联络者”。中国对外友协会长李小林则认为它“在两国人民间的交流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的评价是: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多方面的工作不仅使中美两国收益,而且对全世界有益。*Forty at Forty: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四十年纪念文集》).在每次中国领导人访问美国举行的欢迎宴会和答谢宴会上,都有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代表出席,充分说明其作用和贡献得到了中方的高度认可。
四、民间力量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
从20世纪70年代起,中美关系走过了曲折的历程,但通过直接的接触和交流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是官方和民间的共识,总体上看双方的对话渠道一直是比较畅通的,于1984年开始的第二轨道成为国家正式关系的重要补充,以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为代表的美国对华友好的民间组织和人士在这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副会长白莉娟认为,该组织之所以一直能作为沟通美中关系的重要的民间组织而发挥作用,就在于它坚持非党派性、客观性、灵活性及与时俱进。它使不同背景的人们和观点聚合在一起,向公众和决策人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中肯的建议,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迎接新的挑战。所以,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在美国国内并没有遭受到太多的负面指责或批评,因为它没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而是尽力找寻对双方有利的解决之道。它与美中两国的政府有许多合作、协作,也使其立场、观点易于被接受,即使涉及敏感问题或灰色地带,也因其致力于沟通、探索的动因而不至于引起误解。*电子邮件采访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现任副会长白莉娟,2012年3月10日。
民间交流是顺乎人们的兴趣和意愿的自然活动,在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相互隔绝了二十多年,没有正常的关系,没有来往,彼此对立,但是,两国的人们还是希望了解对方,毕竟这是两国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大国。很多美国人对古老、神秘的中国十分好奇,如大卫·兰普顿所说,自然科学家渴望亲临中国对这里的土地、气候、动植物进行了解,以补充他们这方面的知识,因为有些东西只有中国才有。而人文和社会科学家对中国的历史、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浓厚的兴趣。*David M. Lampton, A Relationship Restored: Trends in U.S.-China Educational Exchanges, 1978-1984, p.12.美国的记者们则希望为普通美国人打开一扇了解东方异国风情的窗口,丰富美国人的生活。而大多数的中国人虽然形式上接受了官方宣传,把美国看作是“野心狼”和“纸老虎”,但是,他们也想知道这些被形容为豺狼虎豹的美国人是不是真的就面目狰狞、行为乖张。毛泽东说过,要把美国政府和人民区分开来,美国人民是好的,所以,中国人对于美国人也是充满好奇的。双方的好奇心只能通过面对面的亲身接触才可能得以满足。
70年代初陆续来华的美国人,带着好奇心来到中国,他们也成为中国人好奇的对象。这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常常被中国人围观。在1971年来华访问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中有一位队员是一个嬉皮士,他留着长发,穿着喇叭裤,打球的时候头上扎着发带。这种“稀奇古怪”的打扮让许多中国人感到不可思议,也由此联想到美国颓废的文化。不过,周恩来总理在接见美国乒乓球队时并没有对此进行批评,反而认为是年轻人特有的表达方式,这让不少中国人感到意外。此时来华的美国人,无论是乒乓球队员还是记者,都是温和甚至拘谨的,完全没有咄咄逼人的凶相。而随后来华的美国田径、游泳、篮球健儿以其高超技能、强健体魄改变了中国人对美国人柔弱、颓废的看法。同时,70年代到访美国的中国代表团虽然人数少但素质高,无论是乒乓球、体操、武术运动员还是杂技演员,他们不仅技艺精湛,而且为人低调谦和,他们在美国的表现也改变了美国人心目中呆板、冷漠、愚笨的中国人的形象。*Jan Carol Berris, “The Evolution of Sino-American Exchanges: A View from the National Committee,” pp.82-83.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不断增多,彼此的了解不断加深,相互的影响也日趋明显。当然,由于美国是发达国家,其经济和文化产品向中国的输入对中国特别是中国的年轻人影响很大。几十年来,中美两国的人们也逐渐形成了三大共识:和平相处,共存双赢的愿景;经济繁荣,消费主义的潮流;平等参与、公开透明的意识。
毫无疑问,包括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在内的许多美国组织和美国人是希望改造中国的,即把美国作为中国的模板,把“先进”的理念和制度输出到中国,只不过他们用的是柔和的和潜移默化的方式。例如,为了推进中国的法制化,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在2002年3月邀请了几位中国的法官、法院干部、学者到美国观摩特别法庭,在华盛顿了解美国的司法结构、法官和法律人员的培养、司法行为标准等。他们参观了各式各样的法庭,实地了解美国的司法体系。同年4月,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还组织了由中国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教育部、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机构的相关人士组成的法律援助项目考察团,让他们实地了解美国司法体系中法律援助的发展历史、规则、实践,如何培养人才等。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同时也组织美国法官到中国访问。
亲身参与了美中交流的人们从他们自身的经历中感受到中国的变化。例如1974年,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组织了第一个美国大学校长代表团访华,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的安德鲁·梅隆基金会荣誉会长、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教授威廉·博文(William Bowen)认为这次访问是他“最重大的教育经历之一”。曾参加1978年11—12月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组织的美国国内事务领导人代表团访华的前威斯康星大学和迈阿密大学校长多纳·萨拉拉(Donna E. Shalala)说此行改变了她的生活,使她用一生来学习中国并扩大了对世界的认识。2002年3月,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组织美国城市政府领导人代表团访华,美国城市联盟执行主席道·波鲁特再次来华,其成员还有纽约市曼哈顿区区长维杰尼亚·菲尔兹(C. Virginia Fields),他们与中国方面探讨了城市规划与公民参与、计划生育政策、新闻媒体的作用等问题。菲尔兹的感受是“很受教育”和“印象深刻”,而且眼见与想象差距甚大。他得知现在耸立的住宅、办公楼、文化娱乐设施所在的地方几年前还是农村,巨大的变化“让人激动”,同时,他对中国人口众多有了切身感受,“每一寸地都挤满了人”。*Forty at Forty: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四十年纪念文集》).
由于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本身就是一个精英汇聚的组织,所以它更多的是面对两国的社会精英阶层,对于草根群体的关注略显薄弱;它在美国和中国的普通百姓中的影响力也还不够。对于两个有着巨大差异和历史纠结的国家来说,只有两国人民实际的接触和对话才能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只有彼此了解才能增强互信。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的彼此了解、尊重和信任,不仅有利于两国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精英的作用就是引领潮流,引导公众,成为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桥梁,以超脱的中间人的身份发挥作用,以前瞻性的思维开拓两国合作的新的领域。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五十多年来一直身体力行,为两国公众提供了知识、培养了人才、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它和其他众多的民间团体配合、合作,在美国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民意力量,对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中美关系的发展需要更多这样的组织,需要更多人投入到有组织的民间交往活动中来,并且把中美友好的理念一代代地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