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植入医疗的专业育人课程实践与模式研究

2018-04-15王红江

上海视觉 2018年2期
关键词:医学中心育人儿童

王红江

近5年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先后和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两家医院合作,尝试用跨专业手段,结合项目制课程教学,将艺术植入医疗,用设计抚慰心灵。本系列教学实践主要成果既包括教学成果直接转化落地的社会服务,也包括对设计类专业育人的模式探索与理论总结。

艺术具有温暖人心的巨大力量,从60年代初开始,艺术治疗在西方国家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成立于1969年的美国艺术治疗协会(AATA)认为艺术治疗是一种精神健康的职业,它利用艺术的创造过程来改善并且提高所有年龄阶段人们的精神以及情感的健康。AATA对艺术治疗的定义为:利用艺术媒介、艺术创作过程和当事人对所创作艺术作品的反应,实现对个人的发展、能力、个性、兴趣以及内心关注点与冲突点的反思的服务,艺术治疗提供了非语言的表达和沟通的机会;英国艺术治疗协会(BAAT)办有自己的学术期刊《国际艺术疗法》,该协会认为艺术治疗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治疗,虽然艺术不是一种诊断方式,但以艺术媒介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和交流方式,可以帮助处理一些令人困惑和沮丧的复杂情感障碍;目前美国在近30所大学设置了“艺术治疗”硕士点,开办院校中既有芝加哥艺术学院、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这样的艺术类高校,也有纽约大学、普渡大学等综合性大学。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近年来也在艺术和康复医学结合领域展开了积极探索和研究。本系列教学实践并未直接介入艺术治疗领域,而是探索为艺术治疗提供空间容器和道具,使空间叙事成为一种辅助艺术治疗的重要工具。

本系列教学实践寻找服务社会的前沿研究领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制课程中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思想品德。和闭门造车的虚拟假题不同,项目制课程有真实需求和限制条件,需要师生走入社会做前期调研,需要多方协调和平衡各种设计影响因子。而“专业育人型”项目制课程相对普通的商业项目,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大学设计专业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核心目标是“全程全方位育人”,因此项目制课程不能简单等同于“做商业项目”,服务社会需求的研究型实践项目应该成为选题重点,而和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的课程组织是项目制课程的难点。

一、“艺术植入医疗,设计抚慰心灵”系列项目制课程回顾

(一) 和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合作

2013-2017年,笔者和李悦老师带领部分环艺专业学生,先后参与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新大门(图1)和生态围墙(图2)设计、门诊楼和急诊楼屋顶花园(图3)设计、新大楼学术报告会议厅设计四项设计实践活动。设计成果均被采纳,其中前三项成果均已落成,学术报告会议厅正在建设中。和六院的系列项目不仅提升了医院的环境品质,也为我校“景观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提供了很好的项目制课题,锻炼了参与师生的实操能力,促进了教学团队需学研产的协调发展。

图1 我校师生设计改造后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大门和三角绿地

图2 我校师生设计改造后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生态围墙

图3 我校师生设计改造后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楼屋顶花园

(二)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合作

2016年3月至2017年底,笔者牵头的师生团队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展开了系列项目制课程合作,先后进行了老门诊大楼改造设计竞赛、艺术润泽毕业设计展览、手术等候区和输液区环境改造三项院校合作。

2016年春季学期,笔者和李悦、朱健、艾婧等八位老师组成专兼结合的跨专业教师团队,整合设计学院室内和景观设计、视觉传达、建筑学艺术3个专业小方向、5个班级的近150位大三同学,对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老大楼建筑外立面更新、导视系统设计、综合等候大厅室内改造、老大楼屋顶花园设计四个任务包展开概念设计。同学们在短短3个月时间内拿出了令院方耳目一新的设计成果,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领导对学生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我校师生为院方环境改造和医院管理提供了极富创意的新思路。学生们在实践第一线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让设计走出校园真正服务社会,感受到了作为设计师的社会价值感和责任感。

在大三项目制课程竞赛顺利结束后,2个小范围的项目制研究型课题接着展开,笔者带领李元昕和段亚莉同学一起组成设计团队,在2016年11月前完成了儿童医学中心手术等候区和输液区的升级改造设计和落地指导(图4)。其中手术等候区改造以“大海中的希望灯塔”为空间叙事主线,用“救生艇护士站”“潜水艇镇静舱(图5)”、交互式海滩彩虹立体壁画(图6)等充满了人性关怀的设计,完成了从治疗空间到疗愈空间的重构转型。项目结束后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青年报对我校设计团队做了专访,并发表了“高校团队爱心进驻儿童医学中心,用艺术打造上海最有爱的手术室”一文。[1]

图4 SIVA设计团队打造的有故事的空间

图5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手术等候区中的潜水艇镇静舱内可进行亲子阅读

图6 手术等候区的交互式立体壁画缓解了患儿术前紧张感

2017年5月底,“艺术润泽”毕业设计展在儿童医学中心圆满举办,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联合了我校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聚焦医院环境“艺术微更新”[2](图7)。 28件作品中,既有“药丸凳”(图8)、“打电话”等公共艺术设计;也有“童心”医院吉祥物设计及儿童绘本设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两位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段亚莉同学以“天堂车站”为叙事线改造的太平间(图9),陈艳文同学从飞屋环游记获得灵感的临终舒缓病房设计(图10),都以“有温度地告别”为核心设计理念,充满了人性的关怀。

图7 SIVA师生在“艺术润泽”2017毕业设计展览现场

图8 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顾铖涛同学毕业作品“药丸凳”深受患儿喜欢

图9 设计学院段亚莉同学毕业作品“天堂之旅--车站送别”太平间改造设计令人动容

图10 设计学院陈艳文同学毕业作品“有温度的告别”儿童临终舒缓病房设计

二、专业育人模式探索

正如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高校教师要全程全方位育人[3],作为课程量占比高达70%左右的专业课,是育人的主战场。思政进课堂对专业教学而言,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艺术设计类院校专业教师育人,需要搭建平台,探索方法。本次教学实践我们总结以下“三精”:

(一)精确选择实习基地

目前找大学合作的单位很多,很多单位带有明显的商业目的,需要高校仔细甄别,找到最志同道合,对“专业育人”最有帮助的实习基地,这也是贯彻习总书记“实践育人观”的最有力保障。

图11 院校双方领导共同参与指导

实践合作对象之一上海交大附属儿童医学中心,是上海四大儿童医院之一,中美医学合作典范,每年门急诊总量约140万人次,其中外地就诊患者近70%,该医院的儿童临终关怀舒缓团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选择这样一家儿童医院作为我校设计学生的实践基地,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当前中国大都市儿童医院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以设计师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如何缓解拥挤?如何缓解医患双方的焦虑?如何降低患儿对医院的恐惧?这非常有助于学生走出象牙塔,理解设计过程不是自娱自乐,而是以解决社会急需为己任。服务儿童医院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公益心。

因此当我校和院方联络合作事宜时,双方一拍即合,因为医院方也对“艺术+医疗”的合作兴趣浓厚(图11)。2016年3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签订“艺术植入医疗,设计抚慰心灵”的三年合作计划,拉开了一系列研究型项目制课程实践的序幕[4]。参加实践活动的师生们都得到了一场心灵的洗礼,例如段亚莉、李元昕同学多次向临终关怀舒缓团队医护人员学习请教,并担任志愿者和小朋友交流,在段亚莉同学“天堂车站—儿中心太平间改造设计”的毕业答辩现场,师生们都被她的设计感动得泪流满面。事实证明,这样一家优质合作单位对“专业育人”的成功非常关键。

(二)精准选题

好选题就成功一半,好选题要精准兼顾育人性、实践性、专业性,要像春风化雨一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思想水平。

和士兵上战场之前必须经历实弹演习来锤炼一样,项目制课程选题不能花拳绣腿,要和闭门造车的假题有明显区别,但又要难度适中。课程必须要有愿意配合的项目合作单位,要有很具体的需求描述,学生们要亲临现场做场地和用户调研,要在设计中研究,研究中设计。

本系列师生聚焦艺术植入医疗的创新实践活动,在选题上结合社会急需和专业前沿,选取有设计学术研究价值的课题。艺术植入医疗是国际研究前沿,艺术对辅助康复和改善医疗体验成效显著,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高校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例如美国哈佛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都有类似研究。在医患关系并不十分融洽的当下中国,探索艺术植入医疗,尤其是儿童医疗中的功能、模式和方法就显得更为迫切。学生们在总结发言中谈到:设计师不应该只关注个人的成功,更应该具备一颗回报社会的大爱之心。

(三)精细化课程管理

实践型项目制课程核心培养目标是在实践中整合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同时强化批判性研究思考能力。实践项目需要走出校园,需要详细而周密的安排,如何确保安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都需要专业教师团队精细化的课堂组织。

本系列实践需要协调跨专业层面的合作,三个实践环节从课程竞赛到毕业设计,再到项目落地,环环相扣,需要事前规划,事中修正,事后总结。课程中很多细节问题也需要提前考虑到,例如:调研的交通问题、学生的就餐问题如何处理?学生在医院调研时如何减少对正常医疗秩序的干扰?如何保护患者隐私?如何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管理实践课堂?如何把最后成果完美呈现给院方?带队专业老师考虑越细致全面,课程的成功率就越高。

上海交大附属儿童医学中心建院近20年后有很强的更新需求,尽管课程设计成果并非马上采纳,但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真题真做模式,4个课程包、2个小范围研究课题也是和医院方共同拟定的,在设计过程中,基建处长、党办老师、儿童临终舒缓团队护士长多次为学生做讲座,介绍实际需求和医院管理现状,这种频繁的双向互动是避免纸上谈兵的关键。

三、在设计中研究,在研究中设计

项目制课程本质上是专业课,不是纯思政课,所以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专业能力依旧是核心。项目制课程围绕问题导向展开,是师生和项目单位一起合作,面向实际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对于本科生来说,设计深度肯定无法与专业公司媲美,但在设计前期研究和概念创新上要体现出大学的学术研究底蕴。确定一个合适的设计边界和时间节点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系列项目制课程和医院充分讨论后,以设计竞赛和研究课题方式来展开的,学生们既有限制条件,又不会太局限于现有条件,符合大学教学特点。对最后成果,院方党委书记江帆的评价是:让人大开眼界,突破了医院常规改造思路,虽然现在不一定完全有条件实施,但是很好的项目储备。

图12 课程研讨

由于项目制课程主要课时围绕“问题发现与解决”展开,在这种“用中学”的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课程非常适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把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提前放到线上课程中去,用提前“设问”的方式鼓励学生先自学,课堂时间以小组研讨和实操辅导为主(图12),实操时遇到知识点问题可以继续上网主动学习,这种“用中学”的效率被证明远高于传统的单向理论讲解。美国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高等教育版指出:学习管理系统(LMS)正经历着模式的转换,即从单纯内容建设转向课程管理和内容并重,支持自适应学习技术,提供专业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加强教学设计和学生学习痕迹记录。随着数据分析领域日趋成熟,重点已经从数据积累转移到整合多个数据源和课程数据,精准地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5]。

四、结语

设计可以成为辅助艺术治疗的重要工具,为艺术治疗提供空间容器和道具。本系列课程实践只是我校“艺术植入医疗,设计抚慰心灵”行动的前期探索,随着跨专业的“健康设计实验室”的建立,设计学院将在健康环境,健康产品,健康服务设计上做更全面的研究和实践。我们也将不断探索一种服务社会的研究型项目制课程模式,通过精选实习基地、精选课题和精细化课程管理的“三精”方法,在研究中有应用,在应用中研究,通过专业育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研究精神。此外,由于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跨专业的设计合作成为非常有帮助的解决途径。上述尝试虽然是在设计大学科下的不同专业方向合作,但不同专业视野呈现出来的综合性,已为业主带来耳目一新之感,也为同学提供相互学习的好机会,这是单一专业训练无法达到的效果。

猜你喜欢

医学中心育人儿童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浙北医学中心建筑照明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遭遇人才荒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