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2018-04-14姚贞祥

神州·下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培养能力

姚贞祥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也不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是要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现结合教学经验,简单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學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 》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其中把“自主”学习放在了首位,说明了自主学习应是学生学习语文最主要的方式。

一、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

1.成功导入新课,诱发学习兴趣。

成功的导入,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一种渴望、一种探索的心理期待着新课的开始。在《幸福是什么》的教学中,我首先举了几个“幸福”的例子:(1)小明帮助残疾老人挑水,他很幸福。(2)小时每天上学放学都有车接送,他很幸福。(3)小英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漂亮的衣服,她很幸福。(4)小红每天晚上服侍生病的妈妈后,才去做作业,她很幸福。然后要求学生回答哪些情况是真正的幸福。学生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此时,我便抓住学生有浓厚兴趣的时机引导说:“幸福是什么?怎样才算真正的幸福?请大家看课文体会它的含义。”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带着疑问看课文,他们总想解开“幸福”之谜,因而就把学生的心紧紧地吸引到了课堂上。

2.创设情境,增强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要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而后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因此课堂中需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形式上的生动性的情境,使他们被吸引着,情不自禁地进入情境,投入到要学的内容之中。如我在教《海底世界》时,就设计了“海龟爷爷漫游海底世界”这一情节,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课始,播放多媒体课件,显出海底的画面,然后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同学们,你到过海底吗?你知道海底有些什么吗?现在请同学们穿上潜水衣,戴上潜水镜,跟着导游海龟爷爷去漫游海底世界,好吗?总结全文时,请同学们各自向海龟爷爷汇报自己漫游海底世界的感受。这是一个新奇的教学设计,符合儿童的好奇心和新奇感。这样教学,以境诱人,以情感人,情境交融,形象生动。

3.开展学习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争强好胜,最喜欢比个输赢。语文课上,根据教材的特点,开展小型的学习竞赛,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鲸》这一课,课文3--7小节从种类、生活习性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鲸的知识。教学该部分时,请同学们自学课文3--7小节,以六人小组为一个单位,开展知识竞赛,比一比,看哪一组学得好。先进行必答题。(必答题题目围绕书本知识,较简单)每个小组都认真地投入,学习兴趣很浓。必答题部分各个小组回答得准确、流利。接着再进行抢答题。该部分,配以多媒体课件演示,如:1、看鲸吃食的录像,请你辨认鲸的种类。2、根据水柱的不同的样子辨认鲸的种类。3、用笔画出鲸睡觉时的样子等。同学们兴致极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而且知识掌握正确。这种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导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在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下,课堂教学要注重“以生为本”。教师作为引导者,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主动探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会知识,学习技能,掌握学习的方法。

在学习《军神》这篇课文时,我就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的方式来学习。首先,我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语言将课文故事复述下来,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然后,我为学生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文中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是“一位军神”呢?根据课文的内容,与同学讨论并交流自己的看法。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通过品读课文的重点语句,逐渐理解了课文的主旨,提高了分析能力;最后,我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想象: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手术时为什么双手微微颤抖?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将其写出来,以深化课文主旨。

学生通过这样一步步的思考与探究,对语文课文的学习能够掌握一定的方法,并能够逐渐提高自主学习、自主分析的能力。

三、开展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点

新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还指出“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因而,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活动的机会,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习《一路花香》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我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课文的学习。通过学生生动形象的表演,破损水罐的惭愧自卑、完好水罐的骄傲自大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课堂上的学习氛围也十分轻松活跃。

在学习了《但愿人长久》一文后,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我便让学生在课后搜集表达思亲思乡情感的诗词,准备在下节语文课上进行知识竞赛。学生通过自己的搜集,找到了很多相关诗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在课堂上,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提高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因此,语文教师要结合课文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机会,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学生的自主学习才会持久。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培养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