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男生女生消费差异和家庭消费教育
2018-04-14马晓洁
马晓洁
摘要:高中生的消费水平较中小学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这些消费活动有些是盲目的,且在男女学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基于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高中男女生消费差异进行分析,了解其消费方向、消费观念,以及家庭消费教育对高中生的影响,以期通过分析明确当前状况,使理论得到完善,优化后续实际工作,为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消费观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高中生 消费差异 家庭消费教育 消费观念
前言
西方国家有研究表明,高中时期形成的各种价值观念会对人们造成持续的长期影响,我国学者的研究同样支持这一结论,学术界也因此普遍认为对高中阶段学生的行为、思想加以引导是必要和迫切的。就消费观念而言,高中生与中小学生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其实际消费水平已经开始接近成年人,但消费思想却并不是完全完善的,高中男女生由于性别、社会角色等差异,在消费上也存在明显差异,分析其消费情况、消费观念以及家庭消费教育的影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问卷调查
(一)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主要为了解高中男女生消费差异,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问答部分,以单项、多项选择题为主,了解高中生的消费习惯、消费额、变化情况、家庭消费状况等。第二部分为开放部分,请高中生对自身消费水平、消费习惯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关意见。在问卷卷首有性别等人口学变量信息,以作为区分男女学生的标准。问卷共700份,在4个工作日内发放到7所高中,收回有效问卷695份,其中男高中生作答的问卷327份、女高中生作答的问卷368份。
(二)调查结果
第一部分的调查结果表明,超过50%(359人)的高中生认为自身消费习惯并不健康,其中有约41%(284人),认为自身消费行为太过随意。有约32%(211人)认为自身消费习惯受到家庭影响。男女高中生的差异方面,有约43%(131人)的男高中生认为自身消费习惯基本健康、偶尔存在不合理行为,在女高中生中,这一比例为61%(223人)。有约69%(226人)的男高中生表示消费集中于购买食品、娱乐方面,女高中生中,则有约71%(269人)表示消费集中于日用品方面。此外,结合此前的调查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女高中生的消费习惯变化不大,而男高中生则较为明显。消费额的增长,男高中生平均为每年9.7%,女高中生则为12.3%。消费额方面,女高中生存在“两极分化”问题,男高中生则较为平均。
二、高中男女生消费差异
(一)消费方向的差异
消费方向是指高中生最主要的消费领域,将消费方向大致分为日用品、食品、娱乐、学习四个方面,消费方向的差异在高中男女生之间表现的较为明显,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每一个消费方向的高中男女生人数如表1所示。
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男高中生对食品和娱乐的消费相对较高,女高中生的消费则集中于日用品方面,这一差异在此前的研究中也体现的十分明显。男高中生对日用品的需求与女高中生不同,女高中生更习惯购买衣物,这一支出的差别最为明显。
(二)消费额的差异
消费额方面,尽管高中男女生的平均消费额是接近的,但依然存在个体方面的差异,尤其是女高中生群体,个体差异十分明显,结合本次调查的结果和以往资料,所获结果如表2所示。
对高中男女生消费额的差异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二者的消费平均额差异并不大,但个体差异非常显著,配合调查的学生中,单月消费最高为6892元,最低为309元,均为女高中生,二者相差超过20倍,这体现了目前部分高中生家庭条件、消费观念的区别。男高中生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但个体单月最大消费额也达到了4771元,超过个体单月最小消费额10倍。
(三)消费观念的差异
高中男女生的消费观念存在一些不同,本次调查主要以高中生对自身消费情况的解读作为标准。将消费观念分为个人消费评价、个人消费合理程度、个人消费可控性、个人消费计划性四个指标,均取量化标准分级处理,高中生从优秀、一般、较差、很差四项中对自己进行评判,以优秀和一般为总优秀率,四个指标的优秀率情况如表3所示、
高中男女生消费观念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来看并不大,且大部分高中生能够认识到自身消费方面的不足。
三、高中男女生家庭消费教育
在本次调查的开放性部分,对于家庭教育进行了专门了解,结合问卷结果,家庭消费教育分析可以就三个方面入手,包括消费观念培育、节约理念的渗透、基础的理财培育。
(一)消费观念培育
消费观念(Consumption Concept)是人们对待其可支配收入的指导思想、态度以及对商品价值追求的取向,是消费者主体在进行或准备进行消费活动时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方式、消费过程、消费趋势的总体认识评价与价值判断。在高中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一般会潜移默化中对子女产生影响,调查问卷中的结果表明,高中男女生在家庭消费培育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大部分高中生都表示,父母没有专门将消费观念以理论形式系统教授过,而消费不合理、可控性差、计划性差的高中生几乎都没有来自家庭的有效教育。如父母将大量资金用于购买图书,子女也会受到影响;如果父母热衷于娱乐,也会导致子女在消费选择上倾向于娱乐消费。高中生形成消费观念和习惯后,很难在短时内快速改变,也就可能造成消费不合理等一系列行为。
(二)节约理念的渗透
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结果,高中男女生受到的家庭节约理念几乎没有差异,总体上超过80%的高中生表示,父母会教导一些节约理念,但大多数说服力不强,以简单的语言渗透为主,缺乏实际作用。如大部分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会要求勤俭节约,但对于“为什么要勤俭节约”的讲述不够透彻,子女逐渐成长、进入高中后,虽然理解勤俭节约的意思,但却无法深刻解读其内涵,也无法将其落到實处,相关教育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成功的。
(三)基础的理财培育
理财培育方面,高中男女生没有差异,均是缺乏基础的理财培育。由于长期以来,理财被认为和高中生无关,这是对教育的一种误读。西方国家会在小学阶段开始培育学生的理财观念,而我国往往在学生进入大学后才开始简单渗透。在本次调查中,结果表明大部分的家长普遍奉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信条,子女的理财观念和能力没有得到重视,这是导致高中生消费观念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针对当前高中生消费情况的实际问题以及高中男女学生之间的消费差异,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十分必要的,可行措施包括倡导勤俭节约、培育理财观念、建立系统的消费观培育体系、控制攀比心理四个方面。
(一)倡导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的倡导不能采用传统模式,应将言传和身教合二为一,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来培育高中生的消费观。具体而言,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根据男女生消费问题的差异,分别找出高中男女生目前的消费问题,以此作为切入点,思考对策。比如高中男生普遍喜欢玩游戏、到网吧和台球厅消费,由于学业压力大、学校生活较为乏味,高中男生很可能沉迷网络,影响学业的同时造成消费观念畸形。学校方面,教师应就该问题与学生沟通,首先将学习的重要性告知学生,之后强调沉迷网络的危害、消费观的深远影响、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不足,渐渐改正,将勤俭节约落到实处。高中女生的消费问题主要体现在消费可控性方面,经常出现冲动消费行为,家庭方面可以适当规划零用钱,避免一次性大量给予金钱,改为少量多次给予,以此控制冲动消费行为,这一方法也有利于将勤俭节约更好的贯彻在高中女生的实际消费活动中,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二)培育理财观念
培育理财观念是一种长期行为,同样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比如寄宿制高中的男学生往往在每个月月初支出较高,月底则出现生活费不足的问题,高中女学生则可能出现生活费开支比例失调的情况,本质上都反映了理财观念不成熟的基本状况。以高中男学生为例,父母可以要求其针对每一笔开支进行记录,并做好一个月内的开支计划,假定生活费为1000元,一日三餐标准为5、10、5元,单月总额600元,文具开支100元,上述两项为必要开支,共700元,應在此基础上将剩余的300元作为储备资金,如无必要不应动用,一旦使用则应记录去向,以便于高中生了解自身消费状况,渐渐养成良好的理财观念。
(三)建立系统的消费观培育体系
系统的消费观培育体系包括层次培育模式、中长短期培育计划两个核心要素,主要的培育平台为学校。以层次培育模式为例,该模式下,消费观培育自学生入学就着手进行,为强化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求男女生分别进行培育。第一层次为理论层,主要强调消费观基本概念、正确消费观以及其价值等,使高中生形成基础的消费观理论基础,第二层次为针对层,以高中男女生常见消费问题为切入点分别给予培育,如降低男高中生的娱乐消费支出、降低女高中生购买衣服等非必需品的支出等。第三层次为实践层,考量学生消费情况的变化,拟定、优化下一次培训内容。层次化培育模式是消费观培育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可以有效优化高中男女生的消费观。
(四)控制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在学生群体中间较为多见,是导致高消费、非必要支出增加的原因之一,后续工作中,要求学校重视该问题。可行方式主要为心理引导与消费观培育体系相结合。以女高中生攀比心理控制为例,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引导的方式教育学生坚持量入为出,并进一步养成节俭节制的消费原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为目标,尽可能进行有计划的合理消费。对于消费自控能力不强的学生,可以联系家长与学校共同拟定消费计划,避免超前消费和过度浪费,使攀比心理逐步得到控制。
五、总结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高中男女生消费差异和家庭消费教育,发现目前高中男女生的消费观念存在一定差异,女学生日用品消费比例略大,而男学生则集中于食品、娱乐方面,家庭消费教育对高中生消费观有很大影响。高中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额应引起注意,家庭消费教育应加强重视。可采用建立系统的消费观培育体系、培育理财观念等方式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