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生本德育”
2018-04-14蔡晓东杨文芝
蔡晓东 杨文芝
在“立德树人”和学校“两真教育”的指导下,实验中学构建了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学生自主参与、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生本德育”模式,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展现学生的主体价值,使全体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自主健康的发展。
学校旨在培养个性鲜活的“自主发展”的人:注重回归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从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现实的生活和活动出发,采取体验学习的方式,促使学生体验、反思、感悟及成长,助力学生当下精彩,奠基学生一生幸福;注重集体背景下的学生个体发展,帮助每一个学生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从而提升生命质量,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注重挖掘和满足学生的隐性成长需求,关注学生发展的原动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并引导他们发挥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远大的理想与目标、追求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自我超越、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德育为先”是指把德育放在首位。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管理如何体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是当前学校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实验中学建立了学生参与的民主管理机制,采取了关注学生需求的系列举措。
要想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被尊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想法变为学校的变革。每年学代会、团代会就是学生观点集中展现、交流的时候。学代会的“一级提案反馈会”上,代表们带着精心调研后形成的提案与学校领导直接对话,反馈会通过的提案,能直接体现在学校之后的教育教学举措之中。日常活动中也同样体现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学生的校服是学生校长助理团与校服公司合作设计,并由全体学生投票确定的。
学校给学生提供自由、开放的平台,进行适时、适当的引导和平等的对话,不断关注、引导学生的成长需求。班会、校会、学代会、团代会、常态化的校长书记接待日都是学校了解学生需求的渠道。校会中设置了“学生视野”栏目,为学生搭设了一个参与学校管理、评论热点问题、关心国家大事的平台,引导学生正确、科学使用媒介,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达到“以生育生”的目的。
“做真教育”要求教师的务实体现在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体现在师生位置的相对调整,体现在教师如何将“管”变为“理”,体现在教师让渡舞台上。给学生试错的机会,为学生的失败买单,包容问题反复,相信经历是一种财富,陪伴成长,静待花开是每一位实验中学教师应具备的积极心态。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生涯教育是在“以生为本”理念下应运而生的教育实践,是实验中学德育的重要突破。从发现学习原动力问题,到关注学生发展的主动性,以“助力当下精彩、奠基一生幸福”为学校生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于激发学生自主发展,促进全人发展。
实验中学的生涯教育实践始于2005年,通过顶层设计、专业保障、资源融合和系统实施,构建了基于学生自主发展导向的生涯教育模式,专业化、系统化、整体化开展生涯教育。
学校成立了生涯教育项目组、生涯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学生成长指导中心等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建设了以“生涯体验学习”为特色的生涯规划课程群和生涯GPS活动群,创造性地研发了生涯校本教材、生涯探索实验室和真人图书馆等特色资源,在教师多元跨界合作研究模式、生涯“舞动”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实现了突破,提出了“无处不生涯”的学校生态理念和资源融合创设“生涯社区”的理念。学校实现了百分百全员、全程、全景覆盖的生涯教育,生涯教育课程与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以充分展现学生的生命活力为主线,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生涯目标,自主规划与发展。
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
只有给学生提供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宽广的舞台,学生的主体能力才有可能被充分地激发和锻炼。
学校的德育活动丰富多彩,以项目负责制、班级承办制、学生组织承办制、主任牵头负责制为主要方式,形成以“四礼五节”为主线、德育活动与课程相结合、德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年级表彰会由班级承办,“四礼五节”中的专题活动由学生组织承办,艺术节、学校年度表彰大会等大型学校活动以招标形式交由学生项目组主办。从承接小型活动到承办大型活动,从承办到主办,学校将更大的舞台让渡给学生,请学生站在舞台中央。学生全面思考、主动设计,自己分析方案的可行性,自行寻找和调配各类资源,自主能力得到了充分历练。
“约会自然,逐梦青春”大型主题植树活动就是学生自主能力的一次展现。这项活动由领导力课程班、学生会、学生团委和青年党校的学生共同策划,旨在让初一年级学生体验环保的意义,收获成长和社会责任感,并锻炼学生干部的领导力。经历了冥思苦想、苦闷、失望、无助、受挫、兴奋、清晰、明朗等种种感受,四个团队通力合作,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学生领导团队在总结中写道:“此次活动,对我们长期以来学习领导力课程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检验,拥有了一次宝贵的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经历,为我们今后走向社会积累了难以从书本上获得的经验。这是一次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经历。”
展现学生的主体价值
为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学校打造了班校会、国旗下演讲、电影课堂、四大讲堂(专家、精英、校友、家长)、领导力、生涯规划等德育精品课程。除此之外,由学生自主发起的活动更能展现出“生本德育”为学生带来的主体价值。学生发起了在校内创办“拾缘咖啡厅”的创意,经过与学校多轮“谈判”后,最终确定了学校贷款、学生自主运营的机制。经过几年的发展,“拾缘”逐步盈利,并将盈余用于公益。现在,“拾缘”已经成为学生心中最具有实验文化的校园一隅。
实验沙龙、实验TED、爱心笔记、爱心跑、急救包、AED、涂鸦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的自主价值充分展现;志愿服务、支教项目、汶川地震后的“赈灾100”、玉树地震后的“捐赠艺术教室”,无不体现着一个个“会做人、会求知、会办事、会生活”的实验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第26届学生会主席裴一说:“真民主应该是让更多的实验人有一个可以自我发展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独立思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办自己想办的组织。于是,除了舞会、周三广播、周五俱乐部以外,我们又有了实验沙龙这个让实验人交流思想、独立思考的平台;有了ALI工作室,为有行动力、创造力、领导力的实验人独立開展活动提供平台;有了国际学生论坛,它是完全由我们主办的邀请国际优秀高中生参与交流的盛会;有了我们为校庆制作的影集《近实验》……没想到,五年前那个只是傻乐着、看着实验学长们为实验献礼的初一小女孩,可以成长为亲自为学校贡献一份力量的实验人。”
实验中学最关注的是学子的幸福感、自主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学生在民主、包容、开放、创新、自主的学校文化中健康成长。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生本德育”离不开德育队伍的助力和提升。通过班主任工作站,青年班主任导师制,班主任启航、远航、领航项目组,搭建班主任成长的梯台。以班级文化的打造凸显班主任的带班理念和育人风格,以班干部的培养带动班集体的自主管理,不断提升学生的领导力,展现学生主体价值。一个个优秀的班集体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蓬勃发展,一个个优秀的实验学子在班集体中自主健康成长。
实验中学的德育工作始终坚持站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局,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展现学生的主体价值,使全体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自主健康的发展。实验中学在“做真教育、真做教育”的路上且思且行,积极地探索,幸福地实践着!
编辑 _ 王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