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源含馥郁 绿谷贮英华

2018-04-14于萍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平谷分校中学

于萍

2016年8月开始,本刊编辑部开启了“北京教育新地图之美丽乡村学校行”系列报道,系列报道不仅受到被采访的乡村学校校长、教师的赞誉,还获得了2016年度“全国教育好新闻”三等奖,2017年获得了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报刊出版引导资金奖励。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018年,我们继续“美丽”的发现之旅,展现更多乡村学校的“美丽”蜕变,书写更多农村教育的“美丽”故事。本站,我们来到了平谷区山东庄小学、黄松峪中学、刘家河中学和北师大附中平谷第一分校。

“返照平林铺锦绣,行人常在画图中。”都说平谷的风景最美,桃花似锦,峨眉耸翠,旖旎如画。但当我们走进平谷的学校,才发现最美的风景在校园。就像春天桃树上萌发的苞芽,是希望之美,是未来之美。

教育不止眼前,还有远方

教育是为了什么?曾经,平谷教育人说是为了让孩子们读好书,考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学。而现在,他们却说,教育不只是为了眼前,还有远方。远方是什么?是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

都说平谷教育变了,学校建设完善,设备现代化了,但其实最重要的变化是对教育的理解变了。从关注试卷上的分数到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从关注眼前的升学到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平谷教育走出了传统的闭塞的思维,在探寻素质教育的路上一步步走向教育的本真。

正是因为理解了教育的本质,理解了教育改革的初衷,平谷的中小学纷纷“从试卷中抬起头”,格外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养的培育。即使在中考前夕,黄松峪中学仍然坚持每天为学生安排专门的名著阅读的时间,组织学生写读书笔记,定期举行“读名著、讲故事”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我们不仅仅希望学生能考高分,更希望学生能在学校打下一生学习的基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语言文字能力。”黄松峪中学的校长如是说。

山东庄小学提出了“阅读润泽幸福人生”,要求学生“读好的书,把书读好;做好的人,把人做好”。校园内绘制了《三字经》《弟子规》《说文解字》《大学》《中庸》以及唐诗宋词,徜徉在校园里,学生就可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染。在山东庄小学,阅读不仅是指阅读书籍,还包括阅读自我,阅读社会。为了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山东庄小学建构了“五个走进”课程体系:走进轩辕文化,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走进军营,让战士为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走进平谷第一个党支部——鱼子山党支部,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走进农业基地,让学生感受现代农业;走进社会大课堂,让学生有更多的见识和体验。

为了让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为他们的人生增加“砝码”,北师大附中平谷第一分校在国家课程中增加语文阅读课、英语视听课、生活体验课、舞蹈课,开设30余门选修课,并引进梦想课、思维课。目前,校本课程涵盖德育类、健身类、学科特长类、学科专项技能类、文学与艺术鉴赏类、博知类、模拟体验类等。在这里,学生培养了可以相伴一生的爱好,形成了受益终身的素养。

这一切的知识、体验、感悟、收获都会成为学生的铠甲,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他们会披着这身铠甲走向远方,一路披荆斩棘,一路收获幸福。这是平谷教育赠予他们的最珍贵的礼物,也是平谷教育最宝贵的价值。

把世界带给山里的教师

“老师看得有多远,学生就走得有多远。”教师的视野和素质决定了学生的视野和素质。曾经,平谷的教师身在郊区,视野也局限在郊区。他们常年埋头耕耘,没有机会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外面的教育。对他们而言,教育就是眼前的课本、试卷,就是身边的学生、同事。而如今,他们可以“心在平谷,放眼世界”,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接受大家、名师的专业指导和高端引领。

作为名校分校,北师大附中平谷第一分校教师的“福利”令人艳羡,他们不仅可以在学校里就接受到专业的指导,还可以到本部体验、学习。北师大附中选派了两名曾任本部副校长的管理专家担任分校行政管理督学和教育教学督学。分校每年选派5-7名各学科教师驻本部进行培训,定期安排一线教师赴本部听各年级的常态课,本部配備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并组织测评。分校还定期组织初高三教师赴本部教研,在学习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并开展了部分学科分层教学和走班模式探索。

走在全市前列,曾经是刘家河中学想也不敢想的事情,而如今,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探索不仅走在了全市的前列,还在市级大会上被当做了典范,供其他学校借鉴学习。这一切都得益于北京教育学院的指导和引领。过去,刘家河中学的教师也一直在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方式,但是因为教师专业能力有限,不具备课程整体开发的能力,这种探索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北京教育学院对刘家河中学教师进行了系统的主题培训。经过专业培训和专家指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得到了整体提升,最终完成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

特级教师乔敬敏在山东庄小学设立了工作室,每周四,山东庄小学的教师都可以去工作室接受乔老师手把手的指导,还可以邀请乔老师走进自己的课堂,对课堂教学进行适时点拨。只要是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益的学习和培训,区里和学校都大力支持,深圳、山东、天津、西安都留下了教师们学习的足迹。

身在平谷,可以享受专家“送教上门”;走出平谷,可以亲身体验更先进的教育。今天的平谷教师,目光可以穿过桃园花海,穿过曾经阻碍他们的山川河流,到达任何想去的地方。

从“小溪”游向“大海”

“这就是大海吗?”第一次看见潮白河时,山东庄小学的学生这样问老师。平谷的孩子向往外面的世界,却没有机会走出方寸天地,他们梦想在“大海”里畅游,却被束缚在“小溪”里徘徊。而今天,梦想的“大海”终于不再遥远,他们可以走出平谷,走进名校,走进博物馆、科技馆、大剧院,走出北京,走进蒙古草原、江南园林、藏域雪山。

2015年以来,刘家河中学的300余名学生已经分六批次到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北京市第九中学等市区重点中学进行了“游学”活动。从机器人、跆拳道、羽毛球、沙画馆的社团活动,到显微镜下看细胞多彩的世界,从校内的国学六馆到校外的花卉大观园、汽车博物馆,从顺义焦庄户地道战教育基地到鲜花港体验压花、绘画脸谱,“游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了别样的生活,他们可以同名校的学生一起上课,一起参加活动。“游学”给了他们经历和体验,也给了他们梦想和追求,给他们埋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

在中科院专家的帮助下,刘家河中学的学生还成为了“小小科学家”,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科学考察活动中。从内蒙草原到南宁丘陵,从长白山到海南岛,孩子们与专家一起,冒酷暑,顶严寒,穿丛林,过小溪,背着沉重的科考装备,出色地完成了科考任务。“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亲身体验了科学家工作的艰辛和乐趣,感受到他们工作的严谨和热忱,孩子们默默许下了愿望。

每个学期,北师大附中平谷第一分校的学生都会走进北京市的各大博物馆;对黄松峪中学的学生来说,去北京天文馆、科技馆参观学习已经成了一种常态;见过了真正的大海,山东庄小学的学生再也不会把潮白河错认为大海了……

面朝大海,孩子们努力地发芽、生长、拔节,他们成长为平谷最美的风景,也孕育着平谷繁花似锦的明天!

猜你喜欢

平谷分校中学
平谷区总工会 争做“文明平谷人”,助力平谷创城活动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成都分校
在多解中学创新
北京平谷举行“甜桃王”擂台赛
生态公路 平谷“绿”动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平谷“共保联办”的动力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