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创新发展与传播方略
2018-04-14王继鸽
刘 进,王继鸽
(1.江汉大学 校报编辑部,武汉 430056;2.江汉大学 期刊社,武汉 430056)
自1897年我国第一份校园报刊《湘学新报》诞生以来,校报已经走过了120年的发展历程[1]。随着时代的变迁,校报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发展。但是在传播媒体多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普及,各种新兴媒体的传播令我国高校校报的生存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其校园主流媒体地位正在逐步弱化,这迫使校报必须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高校校报的发展现状及困境
目前,我国高校校报是介于专业性报纸和内部报纸之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报刊。一方面,具有国内统一刊号CN(G),有公开出版物的正式“身份”,被纳入国家新闻出版行业规范管理的范畴;另一方面,又不完全等同于专业性报纸,在广告、发行、经营等方面存在一定限制,具有内部报纸的一些特点[2]。在互联网未普及的过去,高校校报作为传统纸媒,是师生、家长及社会人士了解校园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信息通道的稀缺性使得校报受到高校读者的普遍关注。如今,随着传播媒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校园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飞速发展,信息通道的多样化使校报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出版周期长,新闻时效差,制约传播效应
当前,全国高校校报总数超过一千余家,约占全国报纸总量的三分之一。2017年底,我们在中国高校校报协会进行了一次关于中国高校校报现状的网络问卷调查,收到有效反馈表673份,涉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各类本科及高职高专院校。在此基础上,运用专业性调研软件进行了定量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全国高校校报中,周报仅占10%,旬报占15.7%,半月报占50%,月报占24.3%[3]。可以看出,即便是出报周期最短的周报,从采稿、编稿到正常出版也要一周,新闻与读者见面时早已变成旧闻,存在着严重的新闻时效滞后现象。即便是这种传播周期最短的校报,在全国高校校报体系中也仅占一成比例,周期更长的半月报、月报占到七成以上。与各种新媒体相比,校报的信息滞后性更明显,学校的各类即时信息在校园网、微信等及时发布传播,校报纸质出版周期的天然缺陷使得新闻已经无法“保鲜”,大大降低了校报新闻的传播效应。面对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给报纸新闻带来的巨大冲击,校报的传统传播路径改革势在必行。
(二)版面定式化,内容模式化,无法满足阅读需求
高校校报的读者群具有高素质、高品位、高层次的受众特征,他们独特的信息需求使其对校报的办报质量也提出了相对更高的要求,表现在对传播信息的需求量更大、面更广,对信息的新闻规范化要求更严,对报纸的公信力、影响力期望值更高。从当前我国高校校报总体状况来看,大多数为四版对开大报,一版为要闻版,主要刊载学校的重大时事新闻;二版为教科版,多刊发教学、科研方面的新进展及相关学术动态;三版为校园生活版,主要刊发有关学生活动、学习成果的动态信息;四版为文艺副刊,集中刊登师生的诗歌、小说、散文、书评影评等原创文学作品。受限于固有版面数量,高校校报普遍存在版面定式化、信息量少、内容模式化等问题。如果不推陈出新扩大校报的报道范围、增强阅读趣味性,固化单一的版式内容势必会让读者感到乏味,丧失阅读兴趣。
(三)采编校任务重,队伍参差不齐,影响办报质量
我国高校校报普遍存在记者、编辑队伍建设不完善,人员参差不齐,办报条件差的状况。目前,全国高校70%以上校报仅有1—3人办报[3],大多数校报人员身兼多职,要负责从选题策划、新闻采写、组稿、编稿、排版,到校对、发行、发放稿费等报纸出版全流程的工作,出版环节上的任何疏漏都可能是无法修复的“硬伤”,这迫使不少编辑压力重重、疲于应付,根本无暇顾及新闻理论和业务的钻研学习。长此以往,作为办报主体的编辑人员思想逐渐僵化、视野狭窄,业务能力弱化,制约了办报质量的提升。
为了弥补采编人员的不足,校报都建有规模不等的学生通讯员队伍,把他们分成采访组、编辑组、摄影组、发行组等部门,协助完成新闻报道采写、校报编辑出版发行等相关工作,但是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实践时间有限,业务水平很难快速提高。即便好不容易培养了具备一定新闻采编技能的学生,也往往因为到了高年级面临考研、就业压力而从校报学生队伍中流失,造成校报采编队伍的极大不稳定性。
校报编辑出版属于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编辑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校报办报水平的提升。调查显示,只有42.8%的校报把编辑人员的岗位设置为专业技术人员,过半数以上的高校仍然在沿袭行政管理人员兼职办报的岗位设置模式,这种老旧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校报改革发展的需要,势必造成校报人员陷于行政级别低、评职称无希望的窘境。而在设置专业技术岗的校报,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也普遍偏低。高级职称所占人员比例50%以上的仅有12.8%,占30%—50%的有20%,30%以下有57.2%,还有10%的校报没有高级职称人员[3]。任何专业技术工作的提升都必须要有一批学有专长的领头人,校报办报水平的提升同样需要有一批政治过硬、专业扎实、学养深厚、视野开阔的专家来拓新开创。因此,采取切实可行举措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四)体制性的障碍,机制的不健全,制约校报发展
2005年6月颁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社政[2005]13号)明确指出:“学校党委和行政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认识校报工作的重要性,把校报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校报专任编辑、记者是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各高校应支持他们参加出版、新闻或研究等系列的职称评审”“校报编辑部应是党委直接领导下的独立机构,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4]。这些要求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层面进一步强化了校报在高校新闻舆论引导与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但就目前全国高校校报的实际情况来看,把校报作为学校党委宣传部下属的一个科室来管理的占据多数,仅有8.6%的校报编辑部属处级单位,副处级单位占13%,有近八成高校的校报属于科级或没有级别[3]。
从经费保障看,仅有51.4%的校报经费独立,有近半数校报没有相对固定独立的经费。从经费数量看,仅有5%的校报年办报经费在30万元以上,10—20万元的占64%,20—30万元的占14%,10万元以下的占17%[3],这严重制约了校报出版周期和新闻传播时效性的提升。尽管有的高校成立了新闻中心、校报编辑部或报社,但由于现有管理政策不允许校报经营广告、定价发行,经费投入仍依靠高校行政经费开支,没有自我造血功能,因此学校的财力大小就成了决定校报规模的重要因素。
(五)技术手段单一,传播渠道有限,不能适应需求
在传播媒体日益多元化发展的时代,高校校报面临着来自校园网络媒体、广播和电视等的巨大冲击和挑战。就传播速度、信息容量而言,借助网络技术传播的新媒体可以更快捷、充分地体现新闻时效性和完整性,传统校报出版周期、版面的天然缺陷使其在信息传播速度、信息容量上都处于劣势。网络媒体的海量信息传播量可以是校报的数倍,而且更方便存储、加工和下载,更易于被传播;从影响力和受众面看,校广播和电视都各具优势,校园广播能将新闻时效性与声讯传播有效结合,受众面广,具有一定的强制传播优势;而电视传播的现场直观感和视觉效果也是校报无法比拟的。随着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声、光、电科技技术的发展,校报依托文字传播的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多元化媒体享受,只有不断创新传播手段、拓宽传播渠道,校报才能获得新生。
二、高校校报的传播路径及体制革新
面对新媒体时代在新闻传播内容、传播手段、受众需求诸方面日新月异的变化,高校校报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就必须努力转变办报观念,加快改革、创新、蜕变的步伐,充分发挥校报特色和优势,对自身角色定位进行调整,不断推陈出新。
(一)树立开放理念,实现大众传播
面对校园新闻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校报要改变以前封闭办报的模式,跳出过去校园主流媒体一支独大的旧思维模式,寻找生存发展空间。目前,全国高校校报除了办有纸质校报,90%以上具有电子校报,47%以上具有微信公众号,42%以上具有校报新闻网[3],这些新媒体平台一方面极大丰富了校报的传播渠道,弥补了校报新闻容量不足、时效不强的弊端,也对校报采编人员的综合素养、责任意识、工作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坚持以读者服务为中心,摒弃“关门办报”的本位主义思想,形成双向互动、有效沟通的媒体传播模式,激发读者参与办报的热情。设置“读者来信”“编者往来”等栏目定期发布读者、作者对校园新闻事件的建议和看法,让受者有参与感、传者有价值感。比如,江汉大学校报在师生中开展“读报知识竞赛”活动,引导读者关注校园重大新闻;举办读报评报交流会,听取读者办报建议;设立“校报自助取阅箱”“多媒体读报机”,方便读者阅读。这些都是立足于服务读者,着眼开放办报的有益探索。
要改变程式化、公文化的报道模式,关注广大受众关心的现实话题,采编有感情温度、有阅读特色的校报新闻。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新闻写稿机器人早在2009年就已出现在美国新闻界,以极强的信息抓取和数据处理能力,在突发事件、体育赛事、财经数据分析等客观性新闻报道工作中,远超人工记者的工作效率。国内机器人“入职”新闻行业也已满两年,尽管发展较晚,但我国新闻写稿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却世界领先,比如:新华通讯社推出的“快笔小新”开创了我国中央媒体机器人写稿的先河;今日头条的写稿机器人“张小明”不仅写稿速度快、样式多,还可以自动调整生成新闻的语气,并使用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词语,标志机器人写稿进入第二代写稿水平。但是,真正个性化的新闻写作,如深度报道、调查报道、人物报道等,机器人不可能完全代替记者的主导作用。机器人写稿可以满足快速获取信息的需要,为记者节省大量时间,而记者写稿要满足受众的深度阅读需求,丰富读者阅读的情感体验,这是更具智慧和挑战的工作。作为一名校报新闻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如果不能做到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度分析和独立判断,那与没有独立思维和感知的写稿机器人有何区别?迟早会被其取代。
要扩大高校校报的社会影响力。首先,要把校报新闻努力推向社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把校报优秀稿件向社会媒体推荐转载刊发,既扩大了校报新闻的社会影响力,也能有效提升所在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如2016年3月江汉大学校报在“世界读书日”之际,登载了新闻调查《让读书不再成为节日》,对大学校园阅读现状进行了报道。刊发后编辑把稿件推荐给武汉晚报记者,立刻引起极大关注。以江大校报的报道为主要素材,晚报记者分别补充采访了武汉其他几所高校的校园阅读状况,在4月10日整版登载了题为《不管纸质书还是电子书,我们只在乎爱读书》的深度报道,实现了校报新闻从校园小众传播向社会大众传播的辐射升级,既扩大了传播受益面,也彰显了校报的价值。
其次,可以借鉴国外校园社区报的办报经验,结合院校特色,把高校科研、文化成果信息广泛提供给当地社会群体。这样既扩大了高校校报的目标受众群,也可以通过校报平台和传播渠道,帮助学校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文化资源的社会共享。大学校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世界,校报应该利用其信息传播的独特优势,有所作为,在探索高校如何深入基层、服务社会方面作出大胆地尝试。
最后,提升校报影响力,应该加大各级新闻行业协会对高校校报的专业指导与政策支持。尽管全国已经建立有各级高校校报协会,但机构组织结构相对松散,行业的管理和专业资格的认证、培训也不像大多社会专业媒体那样严格,这就形成了校报既像正规刊物,又不像正规刊物那样正规的尴尬局面。有的高校随意安排没有专业资质的行政管理人员从事校报工作,造成队伍不稳定、人员不专业。有的高校任意撤销校报机构,四川某大学校报两年前还是正处级独立部门,学校领导于2015年撤销了校报编辑部,该校一位编辑坦言:“幸好2014年评了新闻系列主任编辑(副高),目前打杂是主业,校报是副业。”湖北某学院校报编辑部原来是正科级机构,最早挂靠党委宣传部,后来变成了新闻宣传科(校报编辑部),连独立设置都取消了……[3]这些种种不重视校报体制建设的现象,亟需有关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加强监管与约束。此外,在有关新闻出版评比中,各级专业协会应该给予高校校报支持,在报送篇目、获奖作品分配上都应该一视同仁,不分内外,甚至可以制定合理的倾斜鼓励政策。
(二)拓展信息来源,增强新闻时效
大多数高校校报刊载的会议报道比较多,新闻题材陈旧、内容周期性地重复,写法缺乏新意,而且编辑在编排稿件时通常会以出席领导的身份来区分版次的显著程度,不能完全从新闻的重要性来取舍,这就极大削弱了读者对报纸的阅读兴趣。一方面,要大力拓展校报的新闻报道范围,坚持“贴近师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报道原则,多角度、多层次反映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的新鲜事。另一方面,新闻报道要接地气,讲好“校园故事”,把报道重心转向普通师生群众,不能把眼光只盯着领导,要提倡采编人员多报道一线教职工、学生的事情,这样才能提高校报的关注度,产生读者共鸣。
校报的新闻报道除了要关注校内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实时信息,还应该具有大视野、大教育观和前瞻意识,涉及与高校发展密切相关的政策走向、行业动态、学科发展等前沿信息。只有报道面拓宽了,新闻的信息来源才会增多,才能不断满足受众更多的阅读需要,提高校报的吸引力。还要通过不断促进报网融合,把校报的即时新闻第一时间在新闻网、微信等媒介及时推送,以增强校报新闻的时效性、可读性。
(三)做好新闻策划,办出精品报纸
高校校报的新闻不仅出版周期长、时效性差,而且报道形式单一,内容定式化,缺乏应有的影响力。特别是面对新媒体的巨大冲击,校报的影响力在不断弱化,读者在不断流失,因此,高校校报要发展,一定要走精品办报、差异化发展之路。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校报权威性、导向性的公信力优势,努力打造特色品牌栏目,精心进行新闻报道选题策划,用新闻的深度、温度、力度弥补其在传播时效上的劣势,以满足新闻的差异化阅读需求吸引广大受众。另一方面,要注重深度报道,做好“精品”文章。高校校报应充分利用好深度报道内容详实、没有严格时效限制等优点,使校报较之其他校园媒体报道的新闻内容更有高度与深度。要善于透过新闻现象发现新闻事件的本质,发挥校报版面集合信息的特长,通过新闻事件链接、背景介绍、新闻述评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解读新闻事件。比如,江汉大学校报近年来,以月末推出的深度报道为突破口,加大新闻内容改革,差异化发展,彰显校报新闻的深度与厚度。结合校园热点和师生关注话题,进行了连续的新闻深度报道,分别聚焦大学生心理健康、世界读书日、学科竞赛、大学生创业、一年级工程、校园网络诈骗、江大博士服务团等热门话题,多角度、多层次展现江大人的精神风貌与校园文化,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四)整合新闻资源,推进报网融合
面对日益激烈的新媒体竞争,高校校报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吸纳校园其他媒体在资源开发、传播途径、读者互动等方面的长处,大力整合校报新闻资源,不断促进报网的有机融合。一方面,高校校报开办新闻网、电子报、手机报、微信号等网络传播平台,不仅新闻发布迅捷,新闻时效性显著增强,受众还可以根据阅读需求及时存储下载,便于交流、传播、利用,可以极大地弥补纸质校报新闻传播的滞后效应。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校报的新闻资源,对校报新闻产品进行延伸式报道,在网上开设贴近师生需求的专栏,增设网上评论、网上投稿等读者互动功能,最大限度地为广大受众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精准服务,逐步实现校报传播手段的多元化。
校园媒体是所在高校重要的思想文化宣传阵地,要有效整合与优化校园新闻媒体资源,推进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必须要从管理体制着手,整合优势资源,做大做强。可以成立高校新闻中心,将校报、校园新闻网、校广播站、有线电视等各种媒体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使之成为调配各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还可以尝试组建各高校联合校报或联合网站[5]。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高校校报要实现可持续良性发展,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新闻软实力和办报硬实力建设,为新闻改革创新奠定基石。就增强软实力而言,要加强新闻采编队伍建设,提高新闻传播主体的整体素质。一方面,引进人才充实校报队伍,可以利用高校智力资源优势,将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聘请到校报中来,走专家办报的路子;还可以聘请社会媒体的精英骨干担任校报名誉主编或顾问,为校报注入全新的办报理念。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校报采编人员的思想政治素养、业务技能水平;加强通讯员、读报评报员队伍建设,激发群众参与办报热情;建立健全校报内部管理机制,使校报工作不断规范化、制度化。就增强硬实力而言,要加强高校校报的硬件投入,从办报经费、工作环境、设备器材等诸方面为校报适应新闻传播的高技术化、高竞争化、高强度化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保障。
(六)明确体制定位,强化组织保障
当前,体制定位模糊是困扰高校校报发展的关键。针对这种现实状况,校报的主管部门和主办单位应对校报的体制定位给予高度重视。首先,要保证专业人做专业事,根据校报正常采编业务需要,严格按照编制配备校报专职人员,明确校报为专业技术岗位。保证校报出版、发行及稿费拥有相对独立、固定的稳定经费来源。其次,要切实解决好校报人员的职称职务等问题,贯彻落实好国家教育部[2005]13号文件精神,支持校报专职采编人员参加出版、新闻或研究等系列的职称评审,只有解决好了这些关乎个人职业发展的问题,高校校报才能留得住人、用得好人。第三,可以建立校报编委会,以增强校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形成一个集思广益的咨询决策群体,为校报工作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
(七)制定政策措施,参与社会服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高校办学模式日益转变,办学功能不断拓展,与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科技进步等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日益联系紧密,迫使高校校报必须“走出校园、开门办报”,将新闻触角伸向广阔的社会天地,不仅要为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服务,更要充分发挥校报新闻传播媒介的辐射优势,直接为学校参与社会服务作出贡献。实践证明,目前采取的经费拨款、发行赠阅、不允许刊登广告等计划分配模式和行政指令的办报模式已严重束缚了校报走向社会的步伐。从1999年国家确定高校校报国内统一刊号后,校报尽管有了公开刊号之名,却无公开刊号之实,仍然一直作为“内部粮票”使用。因此,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应该认真研究高校校报的媒体特性,制定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措施,采取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办法鼓励高校校报大力探索市场化、社会化办报的新路。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大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增强意识形态工作时代感和吸引力。多元媒体的激烈竞争,使我国高校校报的发展在这股时代洪流中既面临巨大挑战,也催生了新的发展机遇。高校校报只有立足自身优势,锐意改革创新,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才能不断拓宽生存发展空间,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