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四维解读*
2018-04-14窦广平周建超
窦广平 周建超
历史定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安身立命的根基和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大地不可或缺的载体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在创造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文化需要时,都会遇到前代传给后代的大量的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包括前代人创造的思想、观念和传统,而后一代人正是在继承这些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历史创造。因此,历史是不能割断的,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巨大历史遗产,在继承与扬弃的基础上做出新的创造,才是我们的科学态度和历史定位。对此,习近平认为:“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①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经验的学习、总结、借鉴和运用。这是因为,一个国家和民族一旦丧失历史的集体记忆,现实和未来就没有了根源,更谈不上文化的积累、智慧的叠加和发展的延续。事实上,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一直以深厚的历史情怀和自觉的文化担当,认识和对待中华文化这一宝贵遗产。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谙熟中国传统文化,很注重继承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故历史观者,实为人生的准据,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②毛泽东一生酷爱中国历史文化,从小就博览群书,即使在战争年代也从不间断。他认为,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但我们不能割断历史,而是要在继承中发展,做到“古为今用”。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充分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强调只有在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新文化。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并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地总结。
在新的历史时代,习近平以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反复强调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有一个正确的历史定位和科学态度,指出,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在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情感表达、生活习俗等都会深深烙印在民族的记忆里,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在习近平看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国度,其优秀传统文化就像无私的阳光和春天的雨露滋养着中华民族文明的进步和繁荣,渗透到我们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安身立命的根基和永不离别的精神家园。他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③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生生不息、繁衍流传的根本,如果丢掉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传统,就等于切断了这个民族和国家延续发展的血液和精神命脉。因此,只有不断从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中华民族才能永续不息、继续前行。
一方面,就引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继承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最先进的文化形态,但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它来到中国之后要被中国人民所接受并扎根中国大地,用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必然会遇到一个如何与几千来孕育中国人民智慧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问题,也就是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而成为中国人民社会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问题。面对这一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理论自觉,站在人类社会发展和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为指导,不断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革命性改造,以适应变化了的时代发展要求,进而成功地实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就,使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复兴的新征程。96年来党的历史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要扎根中国大地,就必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只有这样,才能推进我们的事业不断向前,反之就会犯“左”的或“右”的错误,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到挫折。另一方面,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语境来看,习近平认为,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深深根植于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根植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深刻总结,根植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探索国家发展道路所历经艰难曲折后的经验教训,根植于改革开放以来气壮山河的伟大实践的成功智慧,正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历史和人民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因此,只有坚持从历史中走来,又在民族历史文化的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习近平反复强调,要坚定地捍卫民族文化的历史地位,并采取辩证的科学态度和方法来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他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④对有益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文化精华予以继承和发扬,对有害或阻滞现代社会发展的落后的过时的封建的糟粕给予有力抵御和清除,坚决反对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文化保守主义,做到正本清源。
时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闪耀着历史的光芒,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条件的变化,在现实境域下它是否仍闪耀着历史的光芒,能否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展现应有的时代价值与意义?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对此,习近平明确回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发展如今已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心田,润物细无声地感化着影响着每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今天我们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治国理政历史经验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首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道德资源,使其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价值观是在人类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和发挥作用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性质和内容的价值观。因此,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深厚和持久的力量来自于其自身被全体人民所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因为它承载着这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道德追求,是这个社会判断一切是非功过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提炼概括形成的。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认真汲取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智慧、道德精华、价值理念、人生哲理和人文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其中仁爱民本、修身治平、革故鼎新、天人合一、正义向善的时代价值,使其转化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否则,我们的国家就会像一盘散沙,魂无定所、行无依归。习近平反复强调,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石,它们是“源”和“流”的关系,前者讲治国平天下,这是对国家宏观层面的要求;讲齐家,这是对社会中观层面的要求;讲修身养性、格物致知,这是对个人微观层面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后者与前者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要求,把涵盖国家宏观层面、社会中观层面和公民微观层面的不同维度的价值目标融为一体,既突显了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至今最先进的社会的本质要求,又体现了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现代文明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的思想结晶。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凝魂聚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持续强劲的精神动力和源源不断的道德滋养。
其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政治资源,使其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和智慧。习近平认为,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承、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决定的,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⑤。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坚持不懈的奋斗史,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和政治智慧,既有历代仁人志士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所积累的成功经验,也有治国理论的错误主张和争权夺利而导致社会动荡留下的深刻教训;既有历史担当者对当时社会切中要害的公正陈述和评论,也有后来者对历史故人管理国家成功或失败的思想评判。对此,我们应紧紧围绕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充分汲取历史上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各种有益经验和政治智慧,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今镜鉴作用,以有效维护政治稳定、巩固社会秩序。比如,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刑相辅”“以德治国”“以文化人”的思想,强调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将道德教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个重要手段。又如,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为政之道,任人为先”的理念,强调治国理政必须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把政治立场坚定、办事公道正派、责任事业为上、党和人民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出来,精心培养、合理使用,以杜绝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歪风邪气。所有这些思想理念,都为我们今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政治智慧。
再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资源,使其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强盛具有独特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我们民族几千年来连绵不断的民族精神和理想信念,其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等诸多价值理念,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不断发展的历史源泉,也是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看,文化的强盛是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强盛的前提。同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需要以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前提和条件。中华民族曾将辉煌的历史文明贡献给世界,只是到了近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才沦落到被动挨打和任人欺凌的地步。中国共产党以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为使命,紧紧团结人民、依靠人民,使中华民族重新走上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繁荣富强的道路,并以“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激励中华儿女为之奋斗。而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首先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汲取精神资源。“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⑥正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了我们民族特有的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品格,并成为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命之源、动力之源。
(187)瓦鳞苔 Trocholejeunea sandojcensis(Gottsche)Mizt.马俊改(2006)
实践路径:新时代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任何社会的文化都是历史继承性与现实性的结合,历史继承性决定了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定性,现实性则决定了文化的发展是随着一定现实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中国人民创造的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必然面临一个如何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实践路径问题。因为既然任何社会的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都是历史地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存在,那么一定社会的文化包括政治意识和思想理论都不是永恒的,都必然要随着现实社会的生产实践发展而发生变化。正是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习近平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和基本方略的高度,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⑦。这就是说,习近平把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的历史继承性与现实性有机结合起来,并明确其关键在于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标志着习近平对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认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发展条件下必须进行创造性转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反映的文化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长期历史的积淀,需要随着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并结合时代特点和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否则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这就是说,我们要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和参照系,着眼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传统美德、思想精髓、民族精神等进行当代阐释,并赋予其时代价值内涵和新的表现形式,从而形成符合人民大众精神需求的、喜闻乐见的新文化形式,使之与当代社会、时代精神和先进文化相协调相适应,进而创造性地转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传承与创造性转化的关系。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匡扶正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尊老爱幼等民族精神与道德品格,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历史价值,需要我们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使其创造性地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实践条件下必须进行创新性发展。任何文化都是一定时代的社会实践产物,现实的生活条件、生存方式、社会关系改变了,文化的发展也必须发生相应的改变,并且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创新性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成于中国人民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与一定的历史阶段相适应,因而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发挥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作用,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丰厚的思想道德滋养,就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不断借鉴、汲取当代世界文化有益元素,对其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和完善,以创新和发展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否则其就发挥不了影响力和感召力。这是继承与创新性发展的关系。当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既不是标新立异,也不是复兴“儒学”,用“国学”代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是强调要正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社会实践需要将其精华部分创新和发展成为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也是其延续与发展的内生需要。
再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环境条件下必须进一步加强挖掘和阐发。这是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缺失了这一点,前两者的目标就难以实现。那么,如何才能更好更有效地深入挖掘和阐释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呢?一是要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利用和宣传的力度,做到开发利用、普及弘扬并重,把挖掘出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精髓用当代民众所能接受的方式、语言等通俗地表现出来,以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二是在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加强对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以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由,造成对国家重大文化遗产基地、重点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的破坏,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建立完备的保护制度,对代表性传承人要实施扶持计划等。三是要深入挖掘和弘扬根植于群众的优秀民间文化,以广大农村和基层为重点,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大力建设和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同时发挥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打造一批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交流互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在国际交流中彰显魅力
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表明,任何民族文化要得到进步发展,都面临一个正确处理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即如何正确对待世界各国民族文化的问题。事实上,随着“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其目的就是取他国文化之所长,补本国文化之所短,进而增进本民族文化发展之活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是一个立基于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中合理有益成分而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开辟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活跃期,那时首都长安有大批来华的使臣、商人和留学生,玄奘等西行取经,文化交流频繁。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推动了中国与沿途所到国家的友好交往,传播了中华文明。明末清初,许多有识之士积极学习西方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大大开阔了当时国人的知识视野。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融入了许多外来文化的有益因素,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我们必须实施更加开放的文化发展战略,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外一切有益于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同时要坚定文化自信,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国际魅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一方面,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中华文化虽博采众长而历久弥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故步自封,闭眼不看世界,拒绝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⑧这一论断告诉我们,一是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具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我们必须积极吸纳其中有益成分为我所用。在当今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激烈,中华文化要适应这一世界历史文化发展新趋势,就必须加强同世界多种文明的对话与交流,这是中华文化面向世界的现实要求,如果自我封闭、排斥外来,中华文化就会失去活力甚至走向消亡。二是吸纳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取长补短、择善从之。换言之,学习世界各国先进文化必须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人类一切优秀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相协调,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通过与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加深理解、增进共识,而不是崇洋媚外、生搬硬套,这是增强我们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前提。
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实现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实际上是一个中华文化如何“走出去”,把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推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迫切需要提高文化的开放程度与水平,拓展中华文化的发展空间。一是要努力向外传播根植于我们民族深厚土壤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它体现了中华儿女世代相传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凝聚在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之中,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二是要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优势与魅力。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传媒手段,挖掘、整理和出版中华优秀典籍,努力推进其数字化建设,使古老的中华优秀文化遗产重新“活”起来,走向世界,展示魅力。三是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国际价值,努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话语权,为解决当今全球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习近平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⑨例如,中国古代儒家强调的“天人合一”和道家推崇的“道法自然”,有利于当今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克服生态环境危机;关于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思想理念,有利于当今世界不同国家的和平共处、相互学习等。所有这些,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用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语言和生动的表述形式,向世界各国人民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总之,习近平关于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和重要论述,既面向历史又面向未来,既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又放眼世界文明历史发展趋势,彰显了其治国理政实践中正确判断和科学把握“新的历史特点论”的政治智慧⑩,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意识,为我们在新时代正确处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世界文化发展的关系,推动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提供了思想指导和方法论启示。
①《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
②《李大钊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7页。
③④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4、164、105~106页。
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1页。
⑥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6页。
⑦《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9页。
⑨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6页。
⑩参见尚庆飞《“新的历史特点论”:党中央治国理政科学体系的历史基座》,《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