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种植技术

2018-04-13佟云清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5期
关键词:芽眼结薯切块

佟云清

一、选地整地

马铃薯切勿与茄科、烟草作物连作,尤其避免与甜菜等块根作物轮作,否则会大大增加病虫害发生几率,使土壤微量元素失调,从而引起铃薯的产量、品质明显下降。前茬作物可以是玉米、瓜类等,均有利于增产。马铃薯生长发育对土壤要求不严,土壤pH值在5.0~8.0范围均可栽培;土壤孔隙度对于马铃薯栽培比较重要,切忌选择土质黏重和背阴坡、洼地作种植地块,宜选择土壤疏松、地势高燥、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的砂壤土作种植地块。深耕具有疏松土壤、增加透气性、提高土壤保肥蓄水和抗旱能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的作用,促进马铃薯根系发育和薯块膨大。马铃薯须根穿透力差,疏松的土壤能保证根系充分生长发育,从而促进植株生长,提高产量。

二、选种

马铃薯应选用无病虫、无冻害、表皮光滑、新鲜、大小适中的薯块作种薯,病薯、烂薯、畸形薯以及芽眼突起、表皮粗糙龟裂薯块均不宜作种。在一定范围内种薯大小与最后的产量成正比。小种薯含营养物质少,植株长势弱,产量低。一般应选用50克~100克大小的薯块为好,如种薯不足,也不应低于15克。每亩(1亩=667平方米)一般用种薯120公斤~150公斤,丰产地用种多的可达400公斤。

三、播种

1.种薯出窖与挑选 出窑进间看播期和处理方法及种薯贮藏情况而决定,如贮藏很好,没有早期萌芽,霉烂的,则可视处理方法和播期来确定出窖时间,如已过早萌芽,应在不受冻的情况下及时出窖散温风光,抑制芽的生长。出窖时按要求再挑选一次。种薯的处理:种薯经几个月的冷藏,仍处于被迫休眠状态,如出窖即播种,往往出苗缓慢而不齐,故须进行种薯处理,有利于苗全、齐、壮。(1)困种:出窖经挑选后的种薯放到温暖的室内,用穴席围起或堆起,温度在10℃~15℃,待芽眼刚萌动或幼芽冒锥时,即可切块播种,处理时间约为15天左右。(2)催芽:出窖时已经萌发,芽长1~10厘米时,将种薯平铺在有光亮的室内,芽变绿,失掉一部分水,变得坚韧牢固,即可切块播种。(3)药剂处理:种薯表面常带有疮痂病、粉痂病等菌体可用40%福尔马林对水200份,在催芽前喷洒种薯或浸种5分钟后,用薄膜覆蓋焖蒸2小时,再能风晾干。也可用0.1%的升汞浸种1.5小时或0.2%福尔马林浸种4分钟。

2.种薯切块 马铃薯单株产量与薯块大小成正相关,但切块过大有种量即多,反而不经济,切块过小虽省种薯,但影响幼苗健壮生长和产量。一般切块重20~30克,每个切块需带1~2个芽眼,便于控制密度,切块应多带薯肉,应尽可能利用顶端优势,如切刀被病薯污染,必须进行消毒,在500倍的升汞液中浸泡5秒钟,切后的3~5天内,切块保持在17℃~18℃和80%~85%的湿度下使其伤口木栓化,避免播后烂块。

3.小整薯的利用 应从春播早收或夏播而获的块茎中选出,增产显著,一般比切块增产19%,提高出苗率,减少切块程序和切刀感染,有利实现播种机械化,以20~50克的小整薯为好,太大成本高,因利用整薯播种的植株长势旺盛有迟熟的倾向,故应进行播前催芽处理。

4.播期的确定 适宜播期的确定应有以下几方面考虑:(1)应把块茎形成期安排在适于块茎膨大的季节,即平均气温不超过23℃,每天日照时数不超过14小时。(2)应充分利用当地对出苗有利条件,躲过不利的条件来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干旱地区适当早播,低洼地晚播。

5.密度 一般每亩3800~5500株,种植方式有一穴单株和一穴多株两种垄作,株距15厘米左右,一穴单株可适当密些,一穴多株可稀些,早熟品种可密些,晚熟可稀些,肥力低应密些,肥力高的就稀些。覆土厚7~10厘米,开沟10~15厘米播后镇压。

四、田间管理

1.苗前管理 当幼芽已伸长,还没出土时用耢子将垅顶耢掉一部分,以便提高土温,消灭杂草,利于早出苗,出齐苗。

2.苗后管理

幼苗期,当苗出齐后,要早铲早趟,深铲深趟,浅培土,以便疏松土壤,提高土温,促进根系生长。孕蕾期,此期抓紧铲趟2-3次,同时要加厚培土,使土壤疏松,消灭杂草。如遇干旱则应适当灌水,缺肥时可适当补肥;结薯期,此期应促地下结薯,控制地上徒长,可延长结薯盛期。所以此期应喷药防病或喷矮壮素防止徒长,如有条件可进行掐花掐蕾,避免过快生长消耗养分,这样可提高产量10%左右。

3.施肥。秋翻整地时公顷施优质农家肥45000公斤;种肥,播种时公顷施尿素200公斤,二铵200公斤,硫酸钾400公斤;追肥,在马铃薯现蕾期前,结合第三次中耕作业,公顷追尿素100公斤,硫酸钾100公斤。盖土5厘米厚以上为好;叶面肥,在开花前期,结合防治病害打药进行。每公顷喷施爱丰有机腐殖酸液肥1500毫升和磷酸二氢钾3公斤。在马铃薯开花初期,喷施0.2%浓度的硼酸,可以提高单株结薯数和大薯率,起到增产作用。

4.浇水。保证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间,均匀而充足的供给水分,田间最大持水量保证在65-70%为宜。目前较理想的灌溉方法是喷灌,喷灌时间以土壤持水量低于各时期适宜持水量的5%或中午叶片开始表现萎蔫症状时,就应立即进行喷灌。

5.病虫害防治。马铃薯重点防治蚜虫、螨、叶蝉、地老虎、蝼蛄、块茎蛾、青枯病、环腐病、晚疫病。施基肥时每亩拌人乐斯本颗粒或丁硫克百威3公斤防治各类地下害虫。齐苗后及时喷施扑虱蚜+杀螨特防治蚜虫和螨害。第一次淋肥时每亩加入72%农用链霉素200-300克,预防青枯病、环腐病。在第三或第四次淋肥时再加入90%晶体敌百虫1公斤防块茎蛾。封行后潮湿天气来临时,用80%大生600倍液喷雾,隔10天后重喷一次预防晚疫病,发现中心病株及时喷施50%烯酰吗啉或53%金雷多米尔500倍液,每7天一次,连喷2-3次进行防治。其它时期、其它病虫害依田间发生情况防治。

(作者单位:153000黑龙江省伊春市农业委员会)

猜你喜欢

芽眼结薯切块
椰糠与草炭配比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综合技术分析
费乌瑞它切块与整薯播栽的性状和产量
马铃薯不同基因型试管薯形成能力比较及遗传位点分析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叶面调控对马铃薯新品种微型薯结薯的影响
基于色饱和度三维几何特征的马铃薯芽眼识别
魔芋切块繁殖的生长特性及产量分析
马铃薯芽眼图像的分割与定位方法
发芽土豆带着毒
马铃薯种薯切块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