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措施对妇女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
2018-04-13陈雪平
陈雪平
【摘要】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措施对妇女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60例产后护理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盆底肌力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性生活的满意度90%高于对照组的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妇女产后盆底功能的康复效果, 也能够强化产妇的盆底肌力以及对于性生活的满意程度, 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护理干预措施;妇女产后;盆底功能;影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0.107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这一疾病是指患者盆底内的支持结构发生了功能障碍、损伤、缺损, 表现为性障碍、子宫脱垂、尿失禁等疾病。女性由于盆底手术、分娩、缺乏雌激素、妊娠等原因都可能会引发这一疾病。从当前的现状来看, 产妇出现这一疾病的整体趋势还在持续的上升, 急需社会及医护人员的重视。其不仅对于患者的身心素质产生较大的危害, 也会降低产妇的工作与生活质量。根据当前的临床效果显示, 将护理干预这一措施加以适当的采用, 能够对其盆底功能加以进一步的改善, 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本研究探究护理干预措施对妇女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8月在本院进行产后护理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2~35岁, 平均年龄(28.5±6.5)岁,
怀孕周期37~42周。观察组患者年龄22~33岁, 平均年龄(27.5±5.5)岁, 怀孕周期37~42周。产妇均为单胎初产且未出现急性、慢性、合并症等传染疾病。两组患者年龄、怀孕周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措施, 具体如下。
1. 2. 1 产前接受盆底肌肉培训 在生产前, 由孕妇学校、孕妇建册来指导孕妇进行产前体操, 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加强骨盆所具有的韧性程度, 会阴、阴道以及腹部的收缩能力及弹性;对孕妇的盆底肌肉进行相应的运动培训, 具体内容包括肛门与阴道的收缩运动, 盆底肌肉的锻炼运动, 每次应控制在3 s内, 2~3遍/d, 150~200次/遍, 1个疗程为6~8周;传授孕妇一些正确的收缩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也应避免大腿肌、臀大肌、腹肌等进行同时收缩。妊娠到28周之后, 对孕妇进行分娩练习, 从而有效的降低会阴及阴道的裂伤程度, 加快产程, 以最大程度的减少与预防盆底损伤[1-3]。
1. 2. 2 实施保护盆底健康教育 出院前, 以患者文化程度、年龄以及职业等因素对产后孕妇开展座谈会, 住院期间, 相关的负责护士也应大力进行一些关于盆底保护的宣教, 宣传内容主要包括:2个月内不能有性生活、不宜使用盆浴、不参与过于繁重的体力劳动等。使患者在此过程中能够对治疗的意义、目的等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以强化患者的配合性及依从性, 使其可以积极的接受治疗, 对最终的康复效果起到推动性的作用。护理组长在其中也应开展好相应的跟进作用, 保障健康教育得以有效的实施[4, 5]。
1. 2. 3 及时检测盆底功能 产后42 d左右, 产妇应回院对盆底功能进行一次常规性的检查。在此过程中, 相关的专职人员也应对于盆底肌肉训练所具有的重要性加以二次强调, 并传授给产妇一些正确掌控盆底肌肉与进行阴道哑铃过程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定期对产妇的康复情况加以电话随访, 并对其的回执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 过程中也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给予一些技术方面的指导, 以对康复效果起到积极的影响[6, 7]。
1. 2. 4 开展阴道哑铃训练 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一个哑铃的使用型号;在使用之前将哑铃与手部进行一次干净的清洗;将润滑型的导电膏均匀的涂在哑铃的外部, 采用蹲位或者仰卧位的姿势, 将哑铃的头部超前插进阴道, 直到一个小指头的深度, 胶绳应留置在阴道之外, 以便于在结束后取出;对阴道肌肉进行收缩并进行站立, 两腿的宽度应与肩部保持平齐, 在确保哑铃不会滑落之后, 就可以开展相应的训练;在行走锻炼中, 可以控制哑铃不会在阴道内滑落下来, 并模仿一些咳嗽、跳动、搬重物、上下楼梯、下蹲等动作;每次训练时长应为10~20 min左右, 假如可以轻松的完成动作, 就证明肌力正在上升, 在这时, 就可以适当的加大哑铃的型号来进行训练;在取出哑铃的过程中, 仍然要采用蹲位或者仰卧位的姿势, 将手放在阴道外部的胶绳上, 缓慢用力, 将其拉出;最后, 要使用沐浴露将其进行二次清洗并擦干, 以便于下次使用[8, 9]。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产妇干预3个月后的盆底肌力及产妇对性生活的满意程度。盆底肌力评定标准参考文献[10]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产妇对性生活的满意程度根据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盆底肌力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对性生活的满意度90%高于对照组的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选取60例产后护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研究,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干預3个月后的盆底肌力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性生活的满意度90%高于对照组的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妇女产后盆底功能的康复效果, 也能够强化产妇的盆底肌力以及对于性生活的满足程度。一方面, 盆底康复这一训练方法, 能够有效的减轻产妇出现阴道膨出、子宫脱垂、尿失禁等不良现象, 加强产妇阴道所具有的紧缩程度、提升性质量、减轻背痛腰酸等。另一方面, 也可以帮助产妇更好的强化自信心, 减少损伤、痛苦等, 并具有较强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无论是对于产妇的心灵, 还是体质都有着较强的积极作用。因此, 此方法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梁晶心. 护理干预措施对妇女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 中国卫生产业, 2014(13):36-37.
[2] 林丽霞. 护理干预措施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 全科护理, 2017, 15(1):61-62.
[3] 龙会艳, 肖敏, 代忠辉. 护理干预措施对妇女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分析.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5(9):115-116.
[4] 郑映红. 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A02):868.
[5] 朱小玲, 陈琳. 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 33(11):1539.
[6] 李乡梅, 王建英. 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 2015(31):263.
[7] 肖华英, 冉光银. 护理干预在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中的效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4):125-127.
[8] 邓俊杰. 探讨护理干预对孕妇产后盆底肌康复的影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57):189.
[9] 黄丽霞, 谷玉红, 房桂英, 等. 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河北医药, 2017, 39(9):1436-1437.
[10] 李秀金, 蚁持缨. 护理干预措施对孕妇产后盆底肌康复的影响研究.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24):200-202.
[收稿日期:201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