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栓塞患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研究

2018-04-13排尔达·艾呢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0期
关键词:肺栓塞临床特征危险因素

排尔达·艾呢

【摘要】 目的 探讨肺栓塞(PE)患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结果 60例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较多, 具体包括年龄>50岁

(81.7%)、长期卧床(53.3%)、手术及外伤(48.3%)、合并心脑血管疾病(26.7%)、合并恶性肿瘤(25.0%)、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3%)、合并血液系统疾病(11.7%)、感染(8.3%)、遗传(5.0%)等9项, 且各危险因素均不是单一性的, 具有叠加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咯血、肺部湿啰音、发热、胸腔积液、心悸等7类, 且不是单一存在的, 具有叠加性。结论 医务工作者应准确把握肺栓塞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 这利于提升诊断的准确性, 还能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 控制疾病的发展, 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肺栓塞;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诊断;肺梗死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0.025

肺栓塞又称肺血栓栓塞、肺动脉栓塞, 是因外源性或内源性的栓子阻塞肺动脉分支或主干, 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如不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肺梗

死[1]。该病的致死率高, 隐匿性较强, 不具有特异的临床表现, 易与冠心病、肺部感染等诸多疾病混淆, 在临床诊断时极易发生误诊和漏诊[2]。本文对肺栓塞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进行研究探讨, 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现将研究结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6年

12月接诊的60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 女26例;年龄35~80岁, 平均年龄(54.4±5.2)岁;住院期间死亡3例, 死亡率为5.0%。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的诊断标准, 均实施了CT肺血管造影检查、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等多项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肺动脉内存在血栓。

1. 2 方法 对纳入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具体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检查、血气分析检查、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CT肺血管造影检查、D-二聚体监测、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检查等, 统计分析患者的检查结果, 总结其存在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

2 结果

2. 1 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60例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较多, 具体包括年龄>50岁(81.7%)、长期卧床(53.3%)、手术及外伤(48.3%)、合并心脑血管疾病(26.7%)、合并恶性肿瘤(25.0%)、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3%)、合并血液系统疾病(11.7%)、感染(8.3%)、遗传(5.0%)等9项, 且各危险因素均不是单一性的, 具有叠加性。见表1。

2. 2 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咯血、肺部湿啰音、发热、胸腔积液、心悸等7类, 且不是单一存在的, 具有叠加性。见表2。

3 讨论

肺栓塞是一类临床上常见肺血管疾病, 其诊断难度较差, 致死率高, 其致病因素可总结为内皮损伤、血流淤滞、高凝状态三大因素[3, 4]。该病的确诊方法包括超声心动图检查、血气分析检查、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CT肺血管造影检查、D-二聚体监测、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检查等, 但因该病隐匿性强, 诊断难度极大, 易出现误诊、漏诊[5-7]。因此, 探讨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非常有必要, 对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利于提升诊断的准确率, 并早日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本次研究发现, 肺栓塞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较多且具有叠加性, 其危险因素包括年龄>50岁、长期卧床、手术及外伤、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合并恶性肿瘤、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感染、遗传等。>50岁老年人发病率显著高于年轻人, 患者因长期卧床而造成活动减少, 也易诱发肺栓塞的发生, 如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心肺疾病也会提升肺栓塞的发病率, 手术及外伤患者也会因受伤组织释放某些物质损伤了肺血管的内皮细胞或造成高凝状态而导致肺栓塞, 肿瘤患者造成肺栓塞的原因可能是肿瘤细胞本身可以作为栓子或凝血机制异常, 同时本次研究还发现遗传、感染等因素也会导致肺栓塞的发生, 但不是主要因素。患者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咯血、肺部湿啰音、发热、胸腔积液、心悸等, 其临床症状也具有叠加性。本次研究结果和李峰[4]的研究结果相符。

为减少肺栓塞患者的误诊和漏诊, 临床需做几点如下:要提升对肺栓塞的诊断意识, 尤其是要高度重视有肺栓塞危险因素及患有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 要对长期卧床及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实行静脉血栓栓塞危性评估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 如患者出现无法解释的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考虑到肺栓塞的可能。对于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片的上述改变要高度重视并密切观察。对可疑患者应进行D-二聚体监测, 如有问题则及时进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 以增加诊断的准确性, 防止出现误诊和漏

诊[8-10]。

綜上所述, 肺栓塞患者存在的一系列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 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要重视对肺栓塞的诊断, 争取做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并提升诊断水平, 减少误诊和漏诊。

参考文献

[1] 汪铮, 陈孝谦, 李秀. 肺栓塞患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 临床肺科杂志, 2013, 18(2):255-257.

[2] 徐薛芬, 徐爱晖. COPD合并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 临床肺科杂志, 2013, 18(6):987-989.

[3] 吴永红. 老年与中青年人肺栓塞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对比研究. 新疆医学, 2013, 43(8):64-67.

[4] 李峰. 41例肺栓塞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大家健康旬刊, 2016, 10(11):270-271.

[5] 郭凯. 老年肺栓塞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分层的分析与探讨. 医药前沿, 2016, 6(16):129-130.

[6] 苏晴, 柳士勋, 胡锴, 等. 老年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研究.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5(4):49-50.

[7] 韩勇. 探讨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 医学信息, 2015(10):328-329.

[8] 吉金荣, 郭丹杰, 张静. 老年肺栓塞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分层的分析与探讨. 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27):31-33.

[9] 王同生, 毛毅敏, 孙瑜霞, 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栓塞的临床特征与高危因素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19):2163-2166.

[10] 张艳敏, 冯强, 陈惠敏, 等. 急诊高龄老年肺栓塞患者危险因素与临床特点分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9):

1157-1158.

[收稿日期:2017-12-01]

猜你喜欢

肺栓塞临床特征危险因素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肺栓塞,癌症最易致死的并发症
老年人昏厥要提防肺栓塞
结直肠癌脑转移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
纵隔大B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
荨麻疹患者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探析
重症肺炎临床特征与治疗护理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子宫全切除术后急性肺栓塞死亡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