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蓝耳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2018-04-13四川省盐源县农牧局白乌镇兽医站6157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科学合理耳病养猪场

四川省盐源县农牧局白乌镇兽医站 615700

近几年猪蓝耳病的频发,给我国猪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积极寻找猪蓝耳病的发病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防疫意识缺失、猪舍管理不规范、抗生素药物使用不合理和不良应激反应几方面分析了诱发猪蓝耳病的病因,提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生猪疫苗注射、严格有序地进行猪舍消毒工作和科学合理饲养方案的构建等一系列防治措施。

1 猪蓝耳病的病因

(1)防疫意识缺失。有些养猪场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降低养殖成本,购买价格便宜的劣质饲料,长此以往会造成生猪体内营养成分的缺乏和机体免疫力下降,无形之中加大了生猪患猪蓝耳病的几率。

(2)猪舍管理不规范。有些生猪养殖场的饲养人员没有养成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打扫、通风和及时处理粪便等良好习惯,环境污染严重,加大了生猪患猪蓝耳病的概率。

(3)抗生素药物使用不合理。大部分养殖场为了避免生猪患有猪蓝耳病,经常会对其盲目地进行抗生素注射,长此以往会使生猪的抗药性逐渐增强,不利于今后猪蓝耳病治疗工作的有序开展[1]。

(4)不良应激反应引发猪蓝耳病。生猪患有猪蓝耳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就是高温度和高湿度,加之猪舍内部通风不佳,无形之中也增加了生猪患有猪蓝耳病的几率。与此同时,生猪在饲养过程中饲料和水源供给不及时,以及驱赶等应激反应都会降低生猪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增加了患病的可能性。

2 猪蓝耳病的防治措施

(1)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案。猪蓝耳病是影响猪养殖的重要问题,若想对猪蓝耳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就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案,通过提高生猪的存活率来逐步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入。首先,养殖场应该合理安排生猪的养殖密度,避免猪蓝耳病的大面积暴发与传播。其次,要在猪舍内部设置良好的通风装置,为其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同时,养殖场的工作人员还需要科学配制饲料,保证幼猪生长时期的营养供给充足,逐步提高生猪的免疫能力,减少生猪患病的可能性。最后,养殖户在对生猪进行引种时,需要对引种猪进行严格且规范的检疫检查,防止将患有猪蓝耳病的幼猪引进到养殖场内[2]。

(2)严格有序地进行猪舍消毒工作。猪舍作为猪生长与繁殖的重要场所,其内部的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对细菌的滋生以及致病源的传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养殖场内部的工作人员应该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防疫工作,以此来避免猪蓝耳病的发生。首先,养猪场的饲养人员要对猪舍以及养猪所用的具器进行严格的消毒;其次,饲养人员还需要及时对猪粪便进行处理,并做好通风工作,避免细菌的交叉感染与传播。

(3)生猪疫苗的注射。对生猪进行及时有效的疫苗注射是避免猪蓝耳病发生与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养猪场的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疫苗注射的流程对生猪进行疫苗注射,还需要对那些体弱多病的生猪进行重点关注,通过加强饲料营养来逐步提高生猪对猪蓝耳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与此同时,饲养人员还需要格外注意已感染猪蓝耳病病毒的生猪,避免对其进行疫苗注射,防止加剧猪蓝耳病的恶化并造成蔓延。

(4)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对患有猪蓝耳病的生猪进行药物治疗是防止猪蓝耳病蔓延与传播最有效的方式。目前,大多数养猪场的饲养人员都会对患有猪蓝耳病的生猪使用退热药物进行治疗,退热药中含有的胺类物质会逐渐降低生猪的体温,因此要严格控制退热药物的用法及用量。其次,养猪场的饲养人员在发现疑似患有猪蓝耳病的病例时,应该尽早将其进行隔离,避免病情扩大和蔓延,同时要采取合理的用药方案对其进行治疗。用药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用含有氨基比林成分的药物和多维电解质进行混合联用来降低病猪的体温,进行补液以及机体免疫力的增强;将干扰素与免疫球蛋白类药物联用,增强病猪的抵抗力。若病猪经过短时间治疗后仍未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应该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请求帮助处理,防止病情的扩大和蔓延[3]。

综上所述,通过对猪蓝耳病患病病因的分析,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猪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和增加养殖群体经济收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科学合理耳病养猪场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才激励中发挥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
猪蓝耳病的防控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1961年刘少奇湖南农村调查:在养猪场住了6天6夜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