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计算机课程体系构建与培养方案优化

2018-04-13马俊

电脑与电信 2018年9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医学院校现实

马俊

(长沙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219)

1 引言

目前国内高等教育主要将强化学生素质当作主要目标,以培育学生创新理念与实践水平为核心。信息与通信技术在目前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无法取代的作用,根据医学院校的现实情况,计算机也是此类院校的重要课程,本文依照笔者积累的教学实践,为医学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系统建设提供一些的参考意见。

2 医学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2.1 利用技术优势,培养全面型人才

传统教育指出,大学教育培育的人才不是专才就是通才。现实发展经验表明,专才与通才即便都有自身的优势,但是也都存在缺点和问题。伴随着技术、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太过狭窄的专才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由于不同学科的融合,交叉学科逐渐变成创新的重点;此外,社会分工更为细致和专业化,没有专业特长的通才无法在就业竞争中取胜。综合考虑上述两个因素,通专融合、文理医融合的教育方式是当代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所以,高校在专业课设置方面丰富课程内容,重视学科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灵活选择选修课程,重视跨学科学习和分析,进而加强基础理论教育,促进交叉学科的进步。通过丰富学生课程内容,让学生拓展视野、延伸思路,提高学生对高新技术发展的反应水平与创造水平,敢于学习和面对新挑战。了解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追踪当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是医学院人才所需要具有的主要能力,也是此类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的助力,有助于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道路。

2.2 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

原本的教育方式关注知识扩散,重视教师讲、学生听和记,不关注学生所具备的主体能力。目前,不仅从教育理念上,还从教育实践上、社会需求上要求我们进行创新,改变原本的教育方式,从素质教育着手,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首先,要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与人沟通和合作的理念与集体责任感;其次,要关注培育学生自学与应用知识的水平、单独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水平。培育可以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经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学生具备主体作用,也是矛盾的重要方面,教学需要以学生为重点。然而长久以来以知识、专业、教师为本的理念盛行。教师使用填鸭式、灌注式等老旧方式,学生只能在上课的时候记笔记,过于依赖老师和笔记的被迫学习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课堂教学过于详细和具体,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过少。很多学生指出:“上学的时候我们就变成学习机器,做题机器,考试机器,没有自己的主动权”。以为大学之后就会改变,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依旧是“上课,做题,考试”,大学生依然是“苦读但非自觉,紧张但不愉快,高分但无创意”。

因此我们指出,在教授计算机知识的时候,也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独立思考,加强创新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性,提高他们的创新水平与独立学习能力。计算机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如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掌握专业医学知识的同时,与计算机应用融合起来,为未来毕业工作或持续深造或转行等职业规划奠定坚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2.3 改革封闭式教育观念,坚持开放教学的新思想

传统教学仅仅培育出“知识库”学生。目前有关专家指出,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需要激励学生独立思考现实问题,使用所掌握的理论研究实践问题,且尽量寻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将理论应用到现实中;其次,需要为学生营造合适的实践环境,要创造开放式环境,让学生去检验自身想法,满足知识经济社会的现实需求。当前社会对文盲的全新定义为:无法自主寻求全新知识或无法将所掌握到的知识使用到实践的人。人们无法也不需要去学习全部知识,然而用昨天的知识教育今天的学生做明天的事,依旧是教育领域的不争事实。根本出路就是让学生不断学习,持续拓展知识范围,这就是终身教育的本质内涵。计算机技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与课程设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实践平台需要跟随社会发展。依照国家教育部指出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目标,符合教育部对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三层次标准,指出:

第一,教材关注系统全面,医学院校计算机课程教材要在专业计算机课程的基础上融入医学应用系统教学内容,将应用开发案例当作动力,无法涉及的内容让学生独立学习。从“以教为主”到“教和学相融合”且持续进入到“以学为主”。

第二,教材内容需要体现出现代化,在教材内容方面,一方面要抓基础内容教育,另一方面要紧跟技术前沿,在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将流行技术融入实例教学中,使学生能够紧跟时代技术发展,为未来寻找工作与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教材内容要重视整体性,关注理论与关键体制。

总而言之,当前我们指出医科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的主要理念为:改变计算机教学理念,进一步促进计算机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式、训练体系和考核体系的改善和创新,创建培育学生创新理念与提升独立思考水平的课程教学新系统。课程主要宗旨是:内容创新,水平提高,效果显著,学时增多。为了满足上述目标,重点是改变教学理念。

3 医学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培养方案优化

3.1 创新培育方案目标

(1)完成教和学的理念创新,培育与提升教师驾驭教学时期与开展教学分析的水平;

(2)提升医学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信息化素质,全面达到医院对此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标准,提高此类学生的综合能力。

3.2 方案优化的详细内容

(1)教学观念的创新,根据现实需求促进人才的培育,人才培育目标是医学和计算机相融合的专业人才。

(2)审查当前医学院校计算机课程的发展情况和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现实需求,依照实际需求研究结果调节教学课程设置。

(3)在第一年度学生中挑选试点班践行计算机课程“1+x”方案,且根据现实效果进行评价;依照评价结果改善第二年度的方案,之后在第三年度正式践行,以点带面,持续依照教学现实反馈来改善后续教学计划。

(4)“1+x”的计算机课程改革。

“1+x”的计算机课程改革通常有下述内容:

①课程教材的优化。依照“面向应用”的理念和对计算机专业理论的需求状况,学习相关医学院校此类课程的开设状况,编撰《计算机应用基础》书籍,不仅包含目前普遍使用的专业知识,此外也增加与Visual Foxpro(或Access)数据库相关的知识,在教材编撰中,关注展现医学特色与现实需求,且邀请有关计算机课程的教师进行审查。

②课程内容的优化。不仅增设计算机专业应用相关课程,此外也依照学院内专业情况增设对应的必修与选修内容。比如增设《计算机在医学数据研究中的应用》,传授统计软件SPSS与SAS的现实应用方式,影像、检验专业增设《计算机在医疗设施中的使用》课程。另外,也增设《VB或VC语言程序设计》、《Flash动画制作》等众多相关内容,满足学生与当前职业发展需求。去除课堂教学之外,也利用讲座等形式为学生叙述HIS医院信息系统,掌握CT、MRI、PACS的主要理论,掌握DICOM 3.0标准,了解新技术、新设施。

③教学过程的优化。在具体教学的时候,舍弃原本的“提出定义—诠释定义—举例说明”的旧教学三步曲,使用“提出问题—处理问题—归纳研究”的全新教学方式,从现实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对应于计算机应用教育的特征与学生学习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水平。

④教学方法的优化。在现实教学活动中,依照各类教学内容,使用互动教学法、协作教学法、研究性教学等众多不同类型的教学方式,持续研究教学,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并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网页进行网络教学,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水平。网页包含不同章节的知识点、理论概念、例题解释与习题实例、参考数据,且供学生在网上进行讨论和答疑。实验教学中有关内容,比如上机演练、示例等都作为网络教学资源的重要部分。

⑤教学评价系统的优化。使用众多教学评价方式,除了笔试、上机操作等传统方式,探究其他高效的评价方式,比如对众多知识的汇总,可利用“小课题”或期末大作业等方式来完成,确保学生在“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处理问题—得出结果”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医学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育方案的优化需要以计算机在相关行业的现实应用作为重点,从学生实际情况着手,探寻信息社会计算机人才的教育方式,进而培育出符合现实需求的计算机人才。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医学院校现实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现实的困惑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