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四十年代侯外庐中国社会史研究及其理论意义

2018-04-13

关键词:亚细亚社会史马克思主义

周 鑫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学术和史学取得长足发展,形成延安和重庆两个研究中心。侯外庐学术观成熟于重庆时期,其重要著述和基本思想观点均成于此时。重庆时期马克思主义学者学术活动较频繁,周恩来组织“读书会”,侯外庐、许涤新、胡绳、杜国庠、翦伯赞、王寅生等人常参加;侯外庐、郭沫若、翦伯赞、吕振羽、吴泽、华岗等组织“新史学会”并创办刊物《理论与现实》。侯外庐与郭沫若、翦伯赞、吕振羽等相互影响,学术活动有强烈战斗性和政治性。马克思主义学者通过系列学术活动争取民主人士,为中共统战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侯外庐在社会史研究领域成就卓著,重庆时期其中国社会史体系初步形成。侯外庐研究中国社会史有一重要特点,即深入研究比较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准确把握马克思本意,积极探索将唯物史观和中国历史实际结合,在世界史范围内,在中外历史比较视野下,运用社会经济形态理论探索中国历史发展道路与规律。与同时代其他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郭沫若、翦伯赞、范文澜等人的中国通史著作相比,侯外庐有其独特研究路径。

侯外庐在中国史研究领域,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结合中国现实,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中国化。并在研究思路、写作方法、行文风格和逻辑架构等方面另辟蹊径,其著作不仅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且能把握中国历史特点,加速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1]。侯外庐治史重在社会史和思想史。张剑平在《侯外庐社会史和思想史研究的成就》一文中言:

社会史和思想史是侯外庐学术研究主要阵地,社会史研究使侯外庐思想史论述有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思想史研究又丰富和深化了侯外庐对社会历史的深刻认识,二者相得益彰。侯外庐社会史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中国古代社会史论》和《中国封建社会史论》两部重要论著。他的思想史研究成果集中体现是五卷本《中国思想通史》。侯外庐研究以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探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路径和中国封建社会特点,他的思想史研究,注重用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析中国思想家思想,他的治学方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显著风格[2]。

白寿彝则对侯外庐社会史研究评价很高:

侯外庐的贡献主要是在社会史方面而不是思想史方面,他的代表作应该是《中国古代社会史论》。后来,《中国思想通史》写得那么大,量那么多,但写这书的史学思想是受《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指导的[3]。

一、侯外庐中国社会史研究代表作——《中国古典社会史论》

《中国古典社会史论》是侯外庐史学奠基之作。20世纪30年代初,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出版,引起史学界关于中国社会史的论战,此为侯外庐学术切入点。早前著《中国古代社会与老子》一书是其转入社会史、思想史的开端[4]。此后重要成果是于1941年完成、1943年出版的《中国古典社会史论》。侯外庐言:

在近十余年来,著者治学的诸科目之中,中国古代史一课题占居了重要的一部分。这里面分做了三个内容:一是亚细亚生产方法的确定概念。关于这种理论延长的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经过著者的长期研究,相信把这一古代史的秘密得到一个结论了,想推翻这一结论颇不容易;二是中国古文献学上的考释,关于这部工作,著者在主要材料方面亦弄出些头绪,而前我为斯学的王国维、郭沫若二先生是我的老师;三是理论与史料的结合说明,这一工作必须以独创精神贯彻一个体系[5]。

侯外庐作《中国古典社会史论》动机始于此前十年中国史学界的论战,苏联学者将亚细亚生产方式作为“空白”史提出讨论。侯外庐并未直接参与论战,而是于中国古代史领域潜心学术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照中国古代社会情况,为探索己路赢得了时间。《中国古典社会史论》引起学术界重视,原因在于:郭沫若从甲骨文和青铜铭文中发现奴隶社会,侯外庐从理论上加以论证。该书主要从亚细亚生产方式入手谈各民族历史发展路径:

要研究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确定这一阶段的生产方式总是先决条件。我在研究中,形成一个确定的认识,各民族所经历的古代奴隶制,有着不同路径,即有“古典的”和“亚细亚的”之别。“古典的古代”是革命的路径,“亚细亚的古代”是改良的路径。中国古代的奴隶制,是“人惟求旧,器惟求新”的“其命维新”的奴隶制。

《中国古典社会史论》完成后,侯外庐随即转向先秦诸子思想研究,开始写作《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其言:“我写《中国古典社会史论》时进一步感到,在亚细亚古代社会发展规律探明的前提下,对先秦诸子思想学说产生、发展的背景和实质作出科学说明的条件已经具备。”[6]他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深入剖析中国古代社会,建立古代研究系统,形成研究特色,实现思想史与社会史的贯通。

二、侯外庐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意义

侯外庐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社会史虽困难重重,但从未中断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的道路,始终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以“韧”的精神书写人生。其在《饱尝甘苦的十年》中言道:

从翻译《资本论》到研究史学的转变,在我身上,过渡得十分自然。从少年时代起,我就癖好史学。三十年代初开始的中国社会史论战,以及郭沫若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对我产生很大影响。从《资本论》中探得唯物史观的真谛,诱发我萌生一个新的理想——用唯物史观作工具,去探索中国历史规律的奥秘。由此,我进入了中国社会史领域[7]。

侯外庐关注经济状况、生产方式、阶级关系,以此考查社会历史,并进一步考查思想史。此外,还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影响人类历史发展。侯外庐社会史研究体系此时渐趋成熟,对当时及以后史学界产生深远影响,其重要理论意义可从三方面加以论述:

(一)以“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开辟社会史研究新方向

《资本论》翻译对侯外庐社会史研究产生重要影响。他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高度概括中得到启示,具体而言,社会形态是多因素综合作用之果,社会生产方式是决定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要素。因此,认识并解读生产方式尤为重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它是一种“特殊方式和方法”,先由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分离,分离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的因素,然后在资本家手中将二者结合。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方式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情况,侯外庐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史即从探讨“亚细亚生产方式”性质入手。许苏民在《早熟与滞后:侯外庐对中西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途径及现代思想启蒙道路的比较研究》一文中言:

侯外庐不仅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运用于中国古代奴隶制社会的研究,而且把这一理论运用于中国封建社会研究,全面比较中西社会形成和发展历史途径的异同;此外,他还试图参照西方近代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揭示中国社会走出中世纪的思想启蒙的规律性。所有这一切,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统一的观点[8]。

侯外庐以社会史为基础构建其史学思想,在深度挖掘中国古代社会文献资料基础上,于1946年完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该书在肯定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奴隶制社会性质前提下,提出“路径说”。相对原始社会说、东方封建社会说、东方独特社会说等不同观点,“路径说”更切合中国实际。

侯外庐此方面贡献在于:首先,在辨伪、考证基础上,整理、爬梳古代社会原始资料及后人代表性论著,证实历史记载中邦、封和城、国同义。不仅如此,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方法论原理,联系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政治文化状况,揭示其中社会历史内涵。其次,侯外庐比较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之异同,尤其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切入点,观照奴隶制社会整体研究后指出,周人之“封建”不被认为是封建社会有多方面原因,除政治法律思想、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方面难与封建社会固有特征契合外,关键是其并无“以农村为出发点”的经济基础。再次,揭示都鄙制度即国野之分实质。与“革命路线”不同,中国“亚细亚的古代”走的是“维新路线”,中国历史文化有自身特色,古代城市建立在“宗子维城”宗法政治基础之上,形成农村与城市的特殊统一。居于城市的统治氏族与居于农村的被统治氏族间结成主奴关系,彼此依存、不可分割。较之“古典的古代”城市与农村相分离的历史,判然有别。时至今日,侯外庐“路径说”对中国古代史研究仍具一定参考价值。

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一波三折。1958年到1961年极“左”思潮冲击学术界,侯外庐因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受到攻击。改革开放后,史学界重新讨论亚细亚生产方式,有不同以往的背景和动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优良学风,当然也与此时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有关,学术界更重视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经典、尤其是《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一文,此外还受六七十年代国外学术界有关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研究成果影响,此次争论取得前所未有的学术成果。

(二)以封建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新发展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结合中国客观实际,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运用于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史,是侯外庐史学研究一大特色。“侯外庐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封建生产关系的普遍原理,不但适用于西方封建社会制度研究,同样适用于中国封建社会史和制度史研究,诸如封建土地权力结构决定并制约品级结构,封建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划分等。”[9]中国封建制产生有其复杂内外部因素,侯外庐在史学研究中,非常重视社会经济条件对社会形态性质的影响,他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封建生产关系普遍原理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史,并探索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

封建生产关系根本问题是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马克思把“封建的土地占有”看作“占有私有财产的基础”。基于此,侯外庐的中国封建社会史研究重在探讨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并同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规律问题联系[10]。为此,侯外庐根据封建土地所有权普遍原理,深入考查秦汉以来历代土地制度,指出:封建土地国有制是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的形式。他所言封建土地国有制,是指“皇权垄断的土地所有制”[11]。中唐以前,其以军事政治统治形式为主;中唐以后,则以经济所有形式为主;至明末清初,最终结束此土地所有制历史[12]。侯外庐并不否认封建土地国有制下私有土地的存在[13]。但他认为,在皇权支配下,土地私有权随时有被剥夺危险,因此不稳固。侯外庐提出封建土地国有论,是为阐明中国封建专制主义长期存在的真实社会经济根源,此为中西方封建社会主要区别所在。现今而言,侯外庐提出封建土地国有论的意义不仅在于理论本身,还在于其引发的思考和讨论,引导人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和中国封建社会史相关问题,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实际结合。侯外庐中国封建社会史研究十分重视封建社会品级结构问题,认为此为建立在土地权力之上封建地主阶级形态的特色所在。按“身份性”,中国封建地主阶级可分为:皇族、豪族和庶族三阶层。无论豪族地主还是庶族地主,均在不同程度上依附于皇权。因此,豪族地主与庶族地主势力此消彼长,反映封建社会不同阶段思想文化、意识形态、政治和经济发展特点,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前期向后期转变的重要标志。显然,阶层分析更能深刻反映封建地主阶级内部各派之间相互关系的本质。

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是侯外庐研究的另一重点。他试图从社会史与思想史结合角度,分析不同时期农民战争纲领口号,揭示其基本特点,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封建剥削方式主要是徭役地租,通过暴力手段和宗法关系形式使农民附着于土地而实现[14]。此时期农民战争主要表现为反徭役、争人身权,其口号往往包含狂暴式的“财产共有”或“共同劳动”的教义[15]。在后期,封建剥削方式主要是实物地租,通过租佃关系实现。此时期农民战争主要表现为反对封建特权和争取土地,其口号不限于争取人身权,还包含争取平等权和平分土地要求[16]。关于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后来用“拆散”两字概括,认为它“打乱了”封建统治秩序,起“拆散”作用,可又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彻底摧毁整个封建制度而代之以新的社会制度。即便如此,农民反抗剥削压迫的思想,是封建时代的革命思想,也是我国优秀思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侯外庐关于农民战争历史作用的评价,对当前历史研究仍有重要启示。

从分析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入手,结合整个封建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中后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在中西比较视角下,探索中国社会近代化的难产及早期启蒙思想晚出原因,是侯外庐运用唯物史观理论研究中国史的重点课题。自明朝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夕,自然经济在社会经济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举步维艰,主要体现在封建国家限制甚至打压私商贸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言:“世界商业与世界市场是在十六世纪开始资本的近代生活史的。”[17]十六世纪的中国,封建社会盛极而衰。资本主义社会在中国为何行不通,存在许多错综复杂原因,归根结底是与中国国情不合。毛泽东在研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后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18]

(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历史实际结合为基础,提出系列特殊认知理路

与范文澜等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一样,侯外庐既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又重视分析中国历史资料;既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历史问题的论断,又充分关注立足于欧洲历史的经典作家观点。他们既承认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普遍意义,又重视探讨中国历史自身特点。因此,他们既有别于当时处于主流地位的史料考据学派,亦非教条主义者,而是真正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历史实际结合的历史学家。如林甘泉所言: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根本目的在于阐明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侯外庐同志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一向比较注意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关系,并把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列为自己的重要课题……他既反对以公式对公式、教条对教条,不以中国的史料做基本立足点,也反对在形式上占有一些古代的材料,实际上却忽略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法则。他希望使历史科学中关于古代社会规律的理论中国化,并且用中国的具体材料来丰富和发展这个理论[19]。

又如刘宝才所言:

侯老的科学态度集中表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历史实际的结合上。他既不孤立地用马克思主义的某个结论代替对中国历史的具体分析,也不轻易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原理适用于中国。他以中国历史实际作为基本立足点,探讨中国社会的基本法则,重视掌握中国丰富的历史资料,把它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结合做统一的研究,从中总结出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特点[19]。

就此而言,比较同时代其他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侯外庐更关注历史重大问题和关节点,其了解马克思经典作家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和东方社会理论的探讨、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路径、剖析与阐述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等,无一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之下,结合中国历史实际,经过深入研究和独立思考提出看法。

总而言之,研究中国社会史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方面因素,许多马克思主义学者均经过深入缕析与探讨。侯外庐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古代社会生产关系的普遍原理,运用地上资料与地下文献参照考证的学术研究方法论,结合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历程及盛衰原因,在探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用功甚勤,为中国社会史研究做出杰出贡献。

猜你喜欢

亚细亚社会史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亚细亚世界的可能构造
《大调和·亚细亚文化研究号》十月号封面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❸A super business girl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展现社会史研究的视角与方法——评《宋代社会史论集》
李大钊的新亚细亚主义评析
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党史研究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