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行超声乳化术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其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的影响

2018-04-13曹永潇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期
关键词:乳化白内障角膜

曹永潇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病。临床研究表明,该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若长期居高不下,就会对其角膜的形态和代谢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易导致其发生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可出现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眩光、视物重影等症状。目前,临床上对该病患者主要是进行超声乳化术。但该病患者在术后易出现角膜水肿等并发症,从而可影响其术后视力的恢复[1]。临床研究表明,加强对接受超声乳化术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降低其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探讨对接受超声乳化术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其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进行超声乳化术的100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这100例患者的排除标准是:1)术前合并有青光眼、角膜炎或葡萄膜炎。2)有角膜塑形镜佩戴史、眼部手术史或眼外伤史[2]。3)病历资料不全或合并有精神疾病。4)不愿参与本研究。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观察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24例(占48%),男性患者26例(占52%);其年龄为51~82岁,平均年龄为(63.88±5.13)岁;其病程为5~14年,平均病程为(8.15±2.23)年;其中,有晶体核硬度分级为Ⅲ级的患者13例(占26%),为Ⅱ级的患者22例(占44%),为Ⅰ级的患者15例(占30%)。在对照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22例(占44%),男性患者28例(占56%);其年龄为52~80岁,平均年龄为(63.25±5.35)岁;其病程为6~12年,平均病程为(7.49±2.61)年;其中,有晶体核硬度分级为Ⅲ级的患者14例(占28%),为Ⅱ级的患者20例(占40%),为Ⅰ级的患者16例(占32%)。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超声乳化术,具体的手术方法是:术前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对患者进行散瞳,用利多卡因对其进行局部麻醉。在其角膜上做一个2~3 mm的透明胶膜隧道切口,在其前房内注入粘弹剂。对其进行连续环形撕囊和水分离。用美国生产的Alcon超声乳化仪将其晶体和残留的皮质吸出,对其后囊膜进行抛光。在其囊袋内植入折叠型人工晶体,对其进行缩瞳。将其前房内的粘弹剂吸出,在其结膜囊内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对其术眼进行遮盖,完成手术。

1.3 护理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方法是:1)术前护理。(1)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术前,协助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及血压等常规检查,同时协助其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进行视力、色觉、眼压、视觉电生理及眼部B超等检查)。若患者的收缩压≥170 mmH、舒张压≥110 mmHg或其空腹血糖≥8.3 mmol/L,则不能对其进行手术,应对其进行降血压或降血糖治疗,待将其血压和血糖的水平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后再对其进行手术。在手术前3 d,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为患者滴眼。在手术前1 h,用散瞳药对其进行充分的散瞳(每隔10 min为其散瞳1次,共散瞳5次)。2)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患者易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如紧张、恐惧等),从而可影响手术的顺利实施。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然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同时,将进行超声乳化术的必要性、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等告知患者,以提高其对手术的信心,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2)术中护理。提前调节好手术室的温度、湿度和光线,准备好手术所需的物品和器械。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认真核对其身份,并给予其安慰和鼓励,以缓解其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协助患者保持正确、舒适的体位和头位,嘱其术中不可随意挤眼。术中密切观察其头位的变化情况。若其头位发生偏移,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将其头位再次摆正。3)术后护理。(1)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和眼部护理。术后,协助患者取平卧位,严密监测其各项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脉搏及体温等)。在术后的1~2 d内,注意观察患者术眼的敷料有无松动及其术眼是否出现渗液、渗血等情况,保持其敷料的清洁、干燥。若发现其术眼出现渗液、渗血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告知患者切勿用力咳嗽、大笑或伸腰,嘱其不要触碰术眼。2)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术后,告知患者控制血糖对改善其病情的重要性。嘱其注意用眼卫生,不要长时间的低头或看手机、看电视。告知其加强保暖,避免感冒。同时,告知其忌食辛辣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忌食海鲜等“发物”,让其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多食用清淡且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法是:术前,明确患者的过敏史、疾病史及是否存在手术禁忌证,同时准备好相应的急救药品和手术器械。术中,在调试好显微镜后,将其放置在最恰当的位置,将超声乳化仪放置在操作台上,并调好其各项参数。积极配合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对患者进行麻醉和手术。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注意察看其术眼是否存在渗液的情况,同时指导其合理安排饮食。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率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患者有11例,其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为22%(11/50);观察组患者中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患者有2例,其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为4%(2/50)。观察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的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性白内障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3]。该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该病。相关的研究表明,相较于正常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功能较差,因此其在进行超声乳化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几率较高[4]。朱宗霞[5-6]等指出,对接受超声乳化术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降低其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缩短其术后视力恢复的时间。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对接受超声乳化术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显著降低其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率。

[1]朱佰传,吴善君,姚红艳,等.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36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9):3009-3011.

[2]冯丽华,赵秉鑫,尉露露,等.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治疗及护理[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4):93-94.

[3]刘德华.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观察与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8):185-186.

[4]刘爱华,范云秀.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3):258-259.

[5]朱宗霞.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观察及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101-103.

[6]帕合尼沙·马木提江,高海燕.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临床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2):31.

猜你喜欢

乳化白内障角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变形的角膜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陕西的应用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SBS改性沥青的乳化及应用
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病的效果分析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超薄角膜瓣LASIK与LASEK的观察对比
超薄角膜瓣与普通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