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效果对比

2018-04-13冯一平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期
关键词:肺栓塞抗凝肺动脉

冯一平

(山西省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急诊科,山西 长治 046000)

急性肺血栓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此病的发生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及时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其死亡率。临床上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主要方式是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和抗凝治疗。肝素是临床上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抗凝药。近年来,临床上常用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治疗。低分子肝素具有生物利用率高、副作用少的特点。为了比较用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山西省长治医院附属和平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急性肺栓塞的相关诊断标准。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4例;其年龄为25~65岁,平均年龄为(47.1±7.2)岁。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其年龄为24~67岁,平均年龄为(46.7±7.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肝素(生产企业:成都市海通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1021209)进行治疗。普通肝素的用法是:每次按照18 IU/kg 的剂量对患者进行静脉泵注。每日为患者静脉泵注1次,共治疗7~10 d。在为本组患者使用普通肝素进行治疗期间,要密切监测其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为观察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生产企业:深圳市天道医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6846)进行治疗。低分子肝素的用法是:每次按照100 IU/kg的剂量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每日为患者皮下注射2次,共治疗7~10 d。每日在为两组患者使用肝素进行治疗的24~48 h后,为其均使用华法林进行治疗。华法林的用法是口服,初始剂量为0.5~2.0 mg。从进行治疗的第2 d开始,每次服2.5~7.5 mg,每日服1次。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血小板粘附率、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肺段堵塞率。2)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对患者进行肺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其肺动脉内的血栓消失。2)有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对患者进行肺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其肺动脉内的血栓减少>50%。3)无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在加重。对患者进行肺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其肺动脉内的血栓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各项临床指标水平的比较

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粘附率、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肺段堵塞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粘附率、肺段堵塞率、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凝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其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各项临床指标水平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各项临床指标水平的比较(±s)

观察组 对照组 t值 P值血小板粘附率(%)治疗前 37.69±15.20 38.15±15.12治疗后 28.21±10.70 35.27±13.70血浆纤维蛋白原(g/L)治疗前 4.64±0.67 4.63±0.71治疗后 3.62±0.65 4.23±0.70凝血时间(min) 治疗前 7.81±1.82 7.86±1.85治疗后 12.25±1.62 13.56±1.73凝血酶原时间(s) 治疗前 11.96±1.75 11.87±1.74治疗后 13.64±1.35 12.69±1.71肺段堵塞率(%) 治疗前 51.14±22.31 51.20±22.35治疗后 16.79±4.78 20.36±5.1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在进行治疗期间,在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的注射部位出现皮下瘀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在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尿血的不良反应,有3例患者的注射部位出现皮下瘀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3 讨论

急性肺栓塞的发生是由于脱落的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肺动脉或肺动脉分支所致。呼吸功能和肺循环出现障碍是此病主要的病理特征。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死亡率较高[1]。目前,临床上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通常进行抗凝治疗。此疗法适用于治疗非大面积的急性肺栓塞。目前,临床上常用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是普通肝素的短链剂,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相结合来发挥抗凝的作用[2]。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的抗凝血因子Xa的作用更强,但是其抗凝血酶的作用相对较弱。低分子肝素的生物利用率较高,其半衰期是普通肝素的2~4倍。因此,低分子肝素在抗凝治疗中的优势更为明显[3]。

用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均有效,但易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这是因为普通肝素的抗凝作用比较复杂,与抗凝血因子Xa进行结合的位点比较多,这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血小板的功能和数量都会造成影响。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液中凝血因子的影响相对较少,这使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出血的几率较低。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与用普通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效果相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的效果更为理想。

[1]李建文.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1-2.

[2]范宏军.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1):1453-1454.

[3]伦艳荣.普通肝素联合低分子肝素在重症肺炎合并急性肺栓塞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2014(9):109-110.

猜你喜欢

肺栓塞抗凝肺动脉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56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以肺栓塞为主要表现的抗磷脂综合征1例报告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分析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