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固定在足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2018-04-13钟声
钟 声
(海城市正骨医院,辽宁 海城 114200)
本研究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足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切开复位固定相较于手法复位固定的优势及对足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足踝关节骨折患者中选取56例参与此次研究,将足踝关节骨折患者依照计算机表法分成切开复位固定组(n=28)和手法复位固定组(n=28)。切开复位固定组足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1.27±6.33)岁,患者男女比例为13∶15;手法复位固定组足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2.11±6.25)岁,患者男女比均为15∶13。通过对56例足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基础资料实施检验分析,发现两组足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基础资料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4例患者为左侧骨折(42.86%),32例患者为右侧骨折(57.14%)。
1.2方法
手法复位固定组: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将其患肢足前及足跟固定住,沿着向上的方向对患肢小腿近端内踝骨折部位进行牵拉,使其胫腓骨下端移位处得以纠正,实现外踝复位后,采用石膏在踝关节骨折部位进行外固定。
切开复位固定组:让患者保持平卧位,经由患肢后外侧切开踝关节骨折部位,在仔细观察后,对骨折处进行解剖复位,而后对踝关节外侧实施钢板固定。针对后踝及内踝骨折患者,须先进行跟腱牵引处理,而后沿着内踝下缘做弧形切口,实施解剖复位后,采用可吸收钉进行固定处理。
1.3观察指标
通过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并记录56例足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固定优良率及踝关节功能评分。
1.4判定标准
选择Baird-Jackson改良标准对踝关节骨折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标准中主要包括关节疼痛、关节稳定性、行走、跑动、关节间隙、距骨移位、距骨倾斜、活动范围等。根据Baird-Jackson改良标准对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固定优良率进行判定,评分超过90分,患处肿胀症状消失,患者可正常活动,判定为优;评分超过80分但小于90分,患处轻微肿胀,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判定为良;评分超过70分但小于80分,患处疼痛、肿胀症状明显,活动受到较大限制,判定为可;评分小于70分,且患处疼痛、肿胀严重,难以活动,判定为差。
1.5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56例足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固定优良率比较分析
切开复位固定组患者的固定优良率(89.29%)显著高于手法复位固定组(60.71%),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56例足踝关节骨折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析
切开复位固定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手法复位固定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56例足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固定优良率比较[n(%)]
表2 56例足踝关节骨折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n=28)
3 讨 论
据有关研究显示,人体直立、行走时,踝关节需承受自身体重或超过体重的重量[1]。因此,在进行跑动、跳跃等剧烈活动时,用力不当或外力撞击极易引发踝关节扭伤,甚至骨折。踝关节骨折中,旋后/外旋型发生率最高,远远高于旋后/内收型、旋前/外旋型或旋前/外展型[2]。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复位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手法复位固定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疗效,但难以满足解剖复位要求,复位固定后极易发生并发症或再次移位,不利于踝关节患者的预后恢复。切开复位固定能够在直视的情况下对患肢骨折处进行解剖复位,可增强复位效果,有利于踝关节患者尽早接受功能锻炼,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袁文杰、徐雪平、陆大明[3]在其研究中对60例B组足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固定优良率(91.67%)显著优于接受手法复位固定治疗的A组患者,且复位固定后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A组。而本次研究结果与袁文杰、徐雪平、陆大明的研究报道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相似。本次研究结果中,切开复位固定组患者的固定优良率(89.29%)显著高于手法复位固定组(60.71%),且关节疼痛评分、关节间隙评分、距骨移位评分及距骨倾斜评分均明显少于手法复位固定组,关节稳定性评分、行走评分、跑动评分及活动范围评分显著多于手法复位固定组。
综上,切开复位固定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与手法复位固定治疗相比,更有利于足踝关节骨折患者患处的愈合及踝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
参考文献:
[1]于海洋.切开复位内固定和手法复位外固定保守治疗用于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双足与保健,2017,26(19):162-163.
[2]刘焯敏.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Ⅲ、Ⅳ度踝关节骨折的对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159-160+163.
[3]袁文杰,徐雪平,陆大明.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足踝关节骨折临床对比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9):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