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市花卉白粉病调查*
2018-04-13王凯涛方治豪任毓忠
王凯涛,海 艳,方治豪,李 妍,任毓忠
(新疆绿洲农业病虫害治理与植保资源利用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 群众对于城市园林花卉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花卉不但具备欣赏作用,而且美化环境,愉悦人们的心情,还有着经济甚至使用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对于花卉的喜爱程度也在逐渐提升,人们对城市环境的美化越来越重视[1]。但随着花卉植物的引进和大面积栽植,许多花卉病害的传播扩散和危害加剧,而白粉病就是其中之一。
白粉病是由白粉病菌专性寄生于植物上导致的真菌病害,不仅使花卉的观赏价值降低,而且使植株的生长也受到影响。白粉病菌主要侵染花卉植物的地上部分,包括叶片、花器、嫩梢等,引起叶片卷曲、枯焦,嫩梢枯死,花不能开放或花姿不整,影响切花的观赏价值和产量。病菌主要以菌丝或闭囊壳在病梢、病叶、病蕾上及芽内等处过冬[2-5]。近年来,随着花卉植物在石河子市区种植规模不断增加,花卉白粉病的种类不断增加,危害程度逐年加重;但关于石河子市区各种花卉白粉病的病原特征、发生和危害情况、流行规律及其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对石河子市区花卉白粉病进行一个全面的普查,确定石河子市区花卉白粉病的种类、危害现状、主要流行规律等,为病害的综合防控奠定基础和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时间和地点
石河子市区花卉白粉病的调查时间从2018年5月开始至2018年10月结束。
调查地点主要是石河子市区栽植花卉主要公园、道路边景观带、市区内各企事业单位和生活小区的花坛及居民房前屋后的自种花卉。
1.2 危害程度调查
发病率调查:在花卉白粉病发生初期开始,先对市区主要花卉白粉病情况进行普查,对于发病的花卉标记好种植区域,每隔10 d 左右观察记录1 次种植区域每个发病单元病害的发生情况,待种植区域病害发生严重程度不再增加时,对每个发病单元的病害发生率和危害程度进行全面调查,确定每种花卉白粉病在石河子市区总体的发生普遍性及危害严重程度。
花卉白粉病的发生普遍性以发病率表示,即整个发病单元中发病植株占总植株中出现的频率的估计值为指标,用百分比表示。
病害危害程度以分级标准表示,调查分级标准如下[6]:
Ⅰ级:发生不普遍,寄主部分部位位置有少量的白色斑块,白色斑块较浅。
Ⅱ级:发生不普遍,寄主整株均有少量的白色斑块,白色斑块较厚。
Ⅲ级:发生普遍,寄主部分部位位置有大量的白色斑块,白色斑块较浅。
表1 石河子市区花卉白粉病调查
Ⅳ级:发生普遍,寄主整株均有大量的白色斑块,白色斑块较厚。
Ⅴ级:发生普遍,寄主整株均被白色粉状物覆盖,白色斑块较厚。
1.3 病原鉴定
将新鲜采集的病样标本带回室内,采用胶带粘帖法观察和测量病菌无性时代的特征;用水做浮载剂,显微镜(MOTIC BA300)观察和测量菌丝体和附着胞的形态、分生孢子梗的形状和大小,分生孢子的着生方式、形态、大小等。待病株上产生闭囊壳后,用解剖针挑取或用胶带粘帖闭囊壳,显微观察并测量闭囊壳的形状和大小,附属丝的形态、数量和长度,闭囊壳内子囊的数量、形态、大小以及子囊内子囊孢子的数量、形态、大小等。依据观察和测定结果,参照白粉病菌鉴定特征和已报道的各种花卉白粉病病原[7-10],确定引起石河子市区各种花卉白粉病的病原。
2 结果与分析
石河子市区花卉白粉病的发生危害情况及病原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石河子市区花卉白粉病的发生非常普遍,本次调查总计有9 个科18 种花卉受白粉病的感染和危害,其中受危害的菊科花卉 8 种,分别为大花金鸡菊(Coreopsis grandiflora)、黑心金光菊 (Rudbeckia hybrida)、荷兰菊(Aster novibelgii)、蛇鞭菊 (Liatris spicata)、秋英(Cosmos bipinnata) 旋覆花 (Nula japonica)、百日菊(Zinnia elegans)和大滨菊(Leucanthemum maximum);蔷薇科花卉 3 种,分别为月季(Rosa chinensis)、紫花重瓣玫瑰(Rose rugosa)和黄刺玫(Rosa xanthina);景天科的长药八宝(Hylotelephium spectabile),千屈菜科帚枝千屈菜 (Lythrum virgatum)、石竹科石竹(Dianthus chinensis)、毛茛科芍药(Paeonia lactiflora)、花荵科(小天蓝绣球(福禄考)Phlox drummondii)、忍冬科金银花 (Lonicera japonica) 和玄参科穗花婆婆纳(Veronica spicata);且发生白粉病的花卉大部分为市区主栽的花卉,如荷兰菊、大滨菊、月季、紫花重瓣玫瑰、长药八宝、帚枝千屈菜、小天蓝绣球以及忍冬等。
石河子市区不同花卉白粉病的发生普遍性及危害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其中大花金鸡菊白粉病、荷兰菊白粉病、秋英白粉病、月季白粉病、芍药白粉病和小天蓝绣球(福禄考)白粉病发生非常普遍,田间发病率100%,几乎所有植株都被病菌感染,且寄主的整株或植株大部分地上组织均被白色粉状物覆盖,白色斑块较厚,严重影响了花卉的生长及观赏价值;旋覆花白粉病、百日菊白粉病、大滨菊白粉病、紫花重瓣玫瑰白粉病、黄刺玫白粉病和金银花白粉病田间发病较轻,发病率40%以下,且病害大多只感染叶片或幼嫩的茎秆,对花卉的生长和观赏价值影响不大。
通过对不同花卉白粉病病原鉴定结果显示,引起石河子市区花卉白粉病的病原有3 个属,11 个种或变种,单囊壳属(Podosphaera)3 个种,分别为棕丝单 囊 壳 (Podosphaera fusca)、毡 毛 单 囊 壳 (P.pannosa)和单囊壳白粉菌(P.fuligine),高氏白粉菌属(Golovinomyces)4 个种,分别为菊苣高氏白粉菌(Golovinomyces cichoracearum)、紫苑高氏白粉菌紫苑变种 (G.asterum var asterum)、高氏白粉菌属(G.magnicellulatus)和奥隆特高氏白粉菌(G.orontii),白粉菌属 (Erysiphe)5 个种,分别为景天白粉菌(Erysiphe sedi)、千屈菜白粉菌(E.lythri)、剪秋罗白粉菌(E.buhrii)、芍药白粉菌(E.paeoniae)和忍冬白粉菌(E.lonicerae)。不同白粉病菌存在明显的寄主专化性,一般每个病原菌的种只专一感染同一个各科的花卉植物,如棕丝单囊壳(P.fusca)和菊苣高氏白粉菌(G.cichoracearum)只感染菊科植物,毡毛单囊壳(P.pannosa)感染蔷薇科花卉,其他花卉白粉病的病原都各有不同。另外,在病菌鉴定中还发现,在石河子地区的花卉白粉病菌,既能以无性时代在寄主上繁殖、扩展和危害,后期还能产生有性时代的闭囊壳等休眠体;而有些病菌在寄主上只以无性时代进行周年循环,不产生有性时代,如荷兰菊白粉病、黑心金光菊白粉病、大滨菊白粉病和月季白粉病。同一病菌在不同的寄主植物上的生活史也有所不同,如危害蔷薇科植物的毡毛单囊壳(P.pannosa),在紫花重瓣玫瑰和月季植物上只出现无性时代,而在黄刺玫上除无性时代外,还大量产生有性时代的闭囊壳,这可能与寄主的营养状况对病菌的影响有关。
3 小结
通过本次对石河子地区花卉白粉病发生情况的调查,发现白粉病在石河子市区花卉植物上发生非常普遍,共有9 个科18 种花卉受白粉病的感染和危害,且不同花卉白粉病的发生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有些花卉白粉病的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而有些花卉白粉病发生相对较轻。引起花卉白粉病的病菌分属3 个属,11 个种或变种,不同白粉病菌存在明显的寄生专化性,病菌的生活史也存在明显差异。
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种类的花卉发病的时间差异也较大,发病最早的荷兰菊在4月份,芍药、月季、黄刺玫、金鸡菊也紧随其后相继发病,发病较晚的大滨菊和旋覆花在8月份才发病,所以要根据植物的不同发病时期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防治,并且尽量在发病前期进行,以防止白粉病原菌的蔓延,影响花卉的观赏。
在防治的同时更要做到统防统治,一种病原同时危害多种不同的花卉植物,则应对这些花卉白粉病进行统一防治,例如蔷薇科的月季、玫瑰、黄刺玫都是由毡毛单囊壳白粉菌属危害发病,并且这3 种花卉种植间隔的距离相对较近,发病时间几乎相当,所以在防治的同时更应做到统防统治,以避免白粉菌产生的分生孢子能够在不同寄主之间持续地危害和存活。
本次研究还发现许多在新疆之前没有的白粉病菌,如景天白粉菌(Erysiphe sedi)、千屈菜白粉菌(E.lythri)、剪秋罗白粉菌(E.buhrii)和忍冬白粉菌(E.lonicerae),这些病菌在新疆的传入途径与近年来的花卉苗木引进关系密切,因此,在引进花卉幼苗时,应对其引进地的花卉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解,避免引进携带病原菌的花卉幼苗,从而减少病害的传播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