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春小麦区域试验
2018-04-13王玲
王 玲
(兵团第二师二十一团农业科,新疆 和静县 841111)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参试春小麦品种(系)9 个:银春10号、陇春41号、13M6445、13ZM604、喜麦 1号、酒春 8号、陇春42号、巴麦 15号、农麦 730,以宁春 6号为对照。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在和静县二十一团团部老菜地,土壤类型为壤质土,前茬作物辣椒,试验地地势平坦,灌水方便,经秋灌、秋耕、秋平,播前进行人工细平。
1.3 试验设计
参试春小麦品种(系)随机排列,设3 次重复,小区面积15.6 m2,行长6.0 m,宽2.6 m,行距20 cm,13 行区,全试区净面积667 m2。
1.4 田间管理
3月5日进行人工开沟条播,各重复均于当天播完。
种肥:将磷酸二铵8 kg/667 m2和三料过磷酸钙10 kg/667 m2播前混拌均匀,于播种时人工撒施于种子行内;追肥:将尿素39 kg/667 m2分3 次随水滴施,其中一水滴施10 kg/667 m2,二水滴施15 kg/667 m2,三水滴施14 kg/667 m2。全期采用移动式首部加压滴灌,毛管间距60 cm,共滴水5 次,滴水时间依次为 4月 15日、4月 26日、5月 21日、6月 7日和 6月22日。
其它田管措施:生育期间人工锄草及拔除大草各1 次。4月22日化除,机力喷施二甲四氯水剂300 g/667 m2。6月 12日防治蚜虫,无人机喷施“特福力”10 g/667 m2。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与茎蘖动态调查
从表1 可以看出,参试春小麦品种(系)生育期在 106 ~ 112 d 之间,相差不大。其中 13ZM604 生育期最长,为112 d,其次是陇春41号、喜麦1号和酒春8号,生育期均为109 d,银春10号生育期最短,分别为106 d,其余春小麦品种(系)生育期均在109 d。
各参试春小麦品种(系)出苗情况较好且均匀一致,基本苗数在39.3 万~45.0 万株/667 m2之间。陇春42号的基本苗数最多,为45.0 万株/667 m2。银春10号总茎数最多,为149.5 万/667 m2,其余参试春小麦品种 (系) 总茎数在 84.8 万~109 万/667 m2之间(见表1)。
2.2 生长势及抗逆性状调查
通过对各参试春小麦品种(系)生长势调查可以看出,参试春小麦品种(系)在苗期和中期长势均较好,在抽穗后尤其是进入6月以后,随着温度升高,蚜虫开始发生,个别春小麦品种(系)蚜虫点片发生较重,叶片早衰,以致生长势有所减弱。
从表2 可以看出,在抗病性方面,抽穗后部分春小麦品种(系)有零星散黑穗病发生,但均无锈病和白粉病发生。在抗倒性方面,参试春小麦品种(系)中陇春41号和酒春8号有5 级倒伏,倒伏面积分别为25%和5%。
2.3 株高、穗部及籽粒性状调查
参试春小麦品种(系)中春小麦酒春8号株高最高,为101 cm,其次是喜麦1号,为100 cm,陇春41号最矮,为86 cm,其余春小麦品种(系)株高在87 ~98 cm 之间。陇春 42号主穗粒数最多,为 55.0 粒,其次是陇春 41号,为 49.9 粒。SYZ14206 千粒重最重,为 47.0 g,其次是中试 3号为 46.3 g。2018年参试春小麦品种(系)容重最高的是喜麦1号,为847 g/L,其次是 13M6445,为838 g/L,陇春42号容重最低,为 770 g/L(见表3)。
表1 参试春小麦品种(系)生育期与茎蘖动态
表2 参试春小麦品种(系)生长势及抗逆性状
表3 参试春小麦品种(系)株高、穗部及籽粒性状
2.4 产量情况
从表4 可以看出,参试春小麦品系13M6445 产量最高,折合单产780.9 kg/667 m2,较对照新春宁春4号增产30.39%,居各参试春小麦品种(系)之首。巴麦15号产量位居第二,折合单产为697.4 kg/667 m2,较对照新春宁春4号增产16.45%;酒春8号产量位居第三,折合单产672.8 kg/667 m2,较对照新春宁春4号增产12.34%。
表4 产量结果
3 小结
本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春小麦品种(系)产量与对照宁春4号相比,有7 个春小麦品种(系)表现增产,且增产幅度较大,在1.52%~30.39%,其中13M6445 产量最高,超对照宁春4号30.39%,其次是农麦730,超对照宁春4号16.45%。只有陇春42号和喜麦1号2 个品种表现减产,减产幅度不大,分别为1.05%和3.64%。13M6445 产量最高,穗部及籽粒性状均表现较好,分蘖成穗率高,无效分蘖少,穗层整齐,株高适中。农麦730 产量位居第二,该品种产量虽高,但其籽粒品质较差,籽粒颜色红色,粒质为粉质,田间整齐度差,穗层不整齐。银春10号居第四位,各方面性状表现也不错。
宁春4号作为西北春麦水地组试验的共同对照品种,在西北地区属于大面积推广种植品种,但其产量水平在本地区属中等水平,与本地主栽品种新春6号产量相比是一定差距。因此,各参试春小麦品种(系)的增产幅度并不能代表其在当地的实际增产水平,且2018年仅为第一年试验,试验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