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觉之美女性陶艺家的独特表达

2018-04-13陈明霞

上海工艺美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陶艺家陶艺植物

陈明霞

Female potters Qiu Ling, Qiu Hong, Gao Wei, Shu Dongdong, Huang Minmin and Xiong Longyao combine their life experience with natural features, make use of ceramic materials as the carrier, and convey their own emotions, consciousnesses and ideas in the form of modern art.

培根曾说“艺术,就是自然与人”,而陶艺家邱玲、邱红、高薇、舒陈栋、黄敏敏、熊龙遥正是通过把生活经历与自然形态融合,利用陶瓷材料作为媒介,来表现她们自己对于情感、意识、观念的现代艺术形式。她们从江城武汉走来,与泥土邂逅,以女性独特的感觉和视角,让许多生活在武汉的人,重新感受这城市的“温度”,为我们诉说着她们和泥土之间的故事。

她们热爱大自然,寄情抒怀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她们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物之间的和谐。用心欣赏慢慢回味邱玲、邱红、高薇、舒陈栋、黄敏敏、熊龙遥的植觉之美,在这个银装素裹的冬季,想必无限暖意涌上心间。

女性陶艺家看待和理解事物的角度是与男性陶艺家完全不同的。拥有女性独特的感知和思维方式,具有对自然细腻的感知能力,丰富的创造力和生活经验以及对生活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她们都擅长发掘自然中植物的表情符号,却都有着不同的创作风格与意味,各自传达着自己独立的创作观念,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她们对人生、对世界的观念。

一、植觉之美──“花之灵”

邱玲(华中师范大学)的《花之灵系列·马蹄莲》、《花之灵系列·鱼戏莲》、《花之灵系列·鸡冠花》、《花之灵系列·因果》系列陶艺作品,借助传统民间文化符号和植物、花卉、果实作为创作母题,以当代观念、当代语言尝试多种展示方式。作品中虽呈现了植物的基本生命形态,却又力争超越其在自然中的具体形态,来表达人、自然与生命神秘的内在关系。

莲 陶 熊龙遥

花之灵系列 陶 邱玲

迭嬗·花 陶 高薇、舒陈栋

在这个系列作品中,《花之灵系列·因果》以果实作为装置艺术进行呈现。在这里果实并未按照植物果实原有的结构去塑造,而是在自由重组中让果实解构形成一个个果盘。这个系列的作品颇有哲学意味,寓意一切事物皆有“因果”。我认为,在这些作品中,植物已不再是传统或现实中的植物原型,而是表达作者情感和意念的介质。通过组合,在每个作品中构成了各种不同形态,成为作者的特殊观念符号。

如作者感言:“一花一草一世界,一种永恒的境界、一种对大自然的热爱、一种对生活的态度。这就是我的器物精神。”

花语灯系列 陶 邱红

浊生 瓷 熊龙遥

花之灵系列 陶 邱玲

二、植觉之美──“花之灯”

从有感于各地自然风光出发,借助风光景象的感受创作陶艺作品,这是邱红(中南民族大学)创作最为显著的特点。将心中的美好图景,通过泥土完美地演绎,创作在兼具装饰性的同时也赋有功能性,向我们传达着浓浓的人文情怀。透过欣赏作品的图景,映射的更是创作者对待自然、生活的人生态度。

《花之灯》系列作品有感于集安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花草元素,其“高句丽式”的创作表达更是对集安风貌的高度体现。创作以集安市的高句丽王城文化遗址为出发点,赋予作品“高句丽式”的色彩氛围,提炼出高句丽色彩中的黄、青、赫为作品主色调,辅以光元素以及材质肌理的对比,无不呈现出美好的光景。其花头镂空纹样表现更是吸收了高句丽的“金节约”雕刻装饰纹样,给人以精致优雅的感触与把玩的妙趣。

《花之灯》系列作品可装饰室内环境,也可融入庭院草坪,让庭院园林景观更富有情趣,作品在具有功能的同时也表达了风景文化的诉求。

三、植觉之美──“迭嬗·花”

高薇、舒陈栋(武汉大学)的陶艺作品注重体现“马口窑”的文化因素,虽然有意识地借鉴传统工艺、装饰方法,却又极具本土性和鲜明的当代性,一方面具有对传统艺术的反驳,另一方面也蕴含着对传统的继承与突破。

《迭嬗·花》这一系列作品,在运用花朵元素上将这一意像3D化,让花从坛罐中生长出来,寓意着美妙的新世界在传统的文化技艺之中源源不断地吐纳出新、风生水起,有着“迭嬗”之意。“嬗”字古代同“禅”,有着更迭之意,更有一种生命力,让人对未来世界充满憧憬。“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作品“迭嬗·花”把物象和情感联结起来,体现自在恬然的心境与清幽静谧的物象交融为一的诗意。

用陶瓷语言来表达创作者的一种心境、思想,给大家带来一番新奇的、独特的视觉感受,探寻自身的内心世界,传达自然与人的和谐之道。

四、植觉之美──“花好月圆”

身为江南女子,耳濡目染江南园林秀雅的黄敏敏(华中师范大学),因设计和国画跨专业的学习使她的思考和表现手法显得更加多元和新颖。

《花好月圆》系列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宋画小品和江南园林里的借景。宋画小品众多的圆形构图,折枝或花鸟的表现主题,伴以深沉的黄褐色调有着浓烈的时间味道;江南园林擅长利用窗格借景,对空间进行延展,窗中景物自成一格,十分雅致。创作将宋画的画意和设计的语言进行了解构与重组。从作品的构成语言上来说,运用窗格形态的圆形构图、宋画的黄褐色色调、植物元素的拓印与折枝的国画题材相融合,最后通过点、线、面的语言将所有元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作者将自己对于生命、对于生活、对于自然的关注与热爱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从而为我们呈现出了一种不同于男性审美的独特视角,并以此来观察生活、展现自己。

五、植觉之美──“繁生”

熊龙遥(武汉理工大学)说“创作陶艺作品,可以表达我的情绪,表达我的思想。创作‘未知植物’可以让我的内心得到丰富和满足,从中去找寻自我生存的方式和意义。”

植物的形态特征是无羁的,不受任何局限。将植物形态的抽象变异带到陶艺创作里,由有限通向无限之美,传达于我们的是生命力的顽强和生生不息,使一个有着短暂生命周期的植物变得永恒。

相较于瓷泥,熊龙遥说更喜欢用陶去创作作品,因为它朴实无华,平淡无奇却又透露出生机,而陶土表面不光滑的颗粒,仿佛静静地流淌着一段婉转的故事,禁不住想仔细探寻一番。

邱玲、邱红、高薇、舒陈栋、黄敏敏、熊龙遥这六位个性独特的陶艺家带着自己的陶艺语言“走入”现代陶艺,在纷繁喧嚣的时代艺术大潮中不断探索个人的陶艺之路,硕果累累。同时丰富了现代陶艺的创作类别,拓宽了表现方式,增加了它的艺术内涵和文化内涵,为更多的女性提供了一个可以表达自己的媒介,使现代陶艺不再只充满男性的“阳刚之美”,而为它平添了一抹“女人味儿”。

宋韵系列 陶 黄敏敏

花器系列 陶 邱玲

猜你喜欢

陶艺家陶艺植物
“疯狂”的陶艺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当代陶艺
中外现代陶艺家作品
陈烈汉陶艺
中国当代陶艺家作品
对现代陶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