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月山水融锦绣

2018-04-13储有明

上海工艺美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卢氏陶氏苏绣

储有明

On the basis of original painting and strong support provided by famous Shanghai-style painters and calligraphers Tao Lengyue, Tao Weihong and Tao Chengzu (three generations of Tao Family), Qingqing; Lv Juying, Lu Meihong and Yu Zhujun (three generations of female embroiders in Suzhou)spare no effort to make elaborate embroidery day and night. As a result, “Beautiful Landscape Integrated in the Embroidery”—Painting Embroidery Art Exhibition on the Basis of Paintings by Tao Lengyue, Tao Weihong and Tao Chengzu and Embroidery Works by Lv Juying, Lu Meihong and Yu Zhujun” is held in Shanghai Yuyuan Garden, a southern garden with time-honored history for more than 400 years.

经过长达一年半的精心筹备,由海派书画名家陶冷月、陶为浤和陶成祖孙提供画稿、倾情配合,经过卢菊英、卢梅红、郁竹君三代姑苏绣娘夜以继日地精心剌绣,《冷月山水融锦绣——陶冷月、陶为浤、陶成祖孙画师,卢菊英、卢梅红、郁竹君三代绣娘画·绣艺术展》在上海豫园这座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园举行。

中国的刺绣工艺源远流长。至迟在唐代,就随着“丝绸之路”载誉西行,传播中亚及欧陆地区。“苏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首,在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明代,就在以沈石田、文徵明、唐寅为代表的吴门画派的影响下,以飞针走线的绣技,替代挥毫泼彩的笔墨,在绣缎上重现中国书画艺术的无穷魅力,被文人雅士誉为“画绣”,使刺绣工艺直接从应用美术提升为观赏美术。从此,“画绣”成为一枝独具风神的艺苑异葩跻身士林,连董其昌这样的一代书画巨擘,也为之击节叹赏。

晚清苏绣工艺巨匠沈寿及其主持的刺绣工艺传习所,在全面继承传统“苏绣”技法的基础上,通过吸收西洋绘画讲究明暗、重视光影效果的艺术特点,以针代笔,画绣相辅,创作出富有立体感的“仿真绣”作品,把苏绣艺术推向新的巅峰。她创作的《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成功地运用飞针走线,在绣缎上表现出明暗强烈的光影效果,立体感强,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光彩照人。不仅在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斩获金奖,还对苏绣这一古老的工艺美术,在技法和技巧上作了新的开掘和提升,并得到清末状元张謇等文化界名流的一致公认和推崇。

月夜泛舟 陶冷月

当代苏绣名家卢菊英和卢梅红母女,是一代绣圣沈寿的第四代传人,也是苏绣非物遗产的传承人。作为苏绣世家,通过母女相承的代代传授和发扬光大,再加上拥有高等学历的孙女郁竹君加盟,卢氏祖孙三代全面继承了苏绣艺术的技法和技巧,并融入了沈寿仿真绣的精萃。通过与海派书画艺术大师陶冷月开创的“冷月山水”传人陶为及第三代传人陶成的合作,以绣针代笔墨,把近代山水画巨擘陶冷月开创的“冷月山水”,毫厘不爽、纤毫毕现地移植到绣缎上,使当年被董其昌啧啧称道的“画绣”技艺,在五百年后的今天重现辉煌。

雪松 陶冷月

绫绢图案手绘设计稿 陶冷月

荷花 陶为浤

千峰照积雪 陶为浤

湖揽升月 陶成

要把书画作品的笔墨韵味不但形似而且神似,并以针代笔地移植到绣缎上去,殊非易事。更何况陶冷月作为海派书画艺术的巨擘,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第一位尝试把西洋绘画的光影效果和明暗关系,融入到中国的山水画艺术中去,并取得了卓越成就的改革者和探索者。他笔下的冷月山水,既有传统中国画的韵味,又能在表现质感、量感及光影效果等方面,超越中国画传统技法和技巧的藩篱。陶冷月在山水画领域内对中国画所进行的革新,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融合中西画派艺术精萃的第一人。

螳螂异色猫 卢菊英

花絮 卢梅红

卢氏祖孙三代通过长达一年半锲而不舍的钻研,亿针兆线、夜以继日。“凭将圣手劈秋毫”,将一根根细如发毫的丝线,先劈成绒,再劈成四十八根丝,并在绣缎上灵活地运用平针、层叠针、透底针、芝麻针、旋游针和乱针等各种针法。刺绣前先反复观摩,领会原作神韵,做到“心中有丘壑”。再以针为笔、以丝线为朱墨铅黄,以涓埃之微的针脚,把自己对“冷月山水”的感悟,展现在一针一线上,使绣品臻达“山随玉指添月色,水逐金针融冷艳”的艺术境界。

卢氏祖孙三代绣娘通过与陶氏祖孙画家的跨界合作,把书画艺术与刺绣工艺的精萃绾合起来,以传承千年的针法来展现今日的创新技艺,以当代的工匠精神来深化固有的传统工艺。在新的艺术维度上,以刺绣为载体,在绣缎上体现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冷月山水”艺术精髓。

陶氏和卢氏祖孙三代通过跨界合作、协同创新,在全球化艺术发展的多维坐标中,创造性地依托“冷月山水”与苏绣交相融合的文化支点,将深具地域文化特征的非物质传承,与传统山水画结合起来,在保持传统文化脉络的同时,以新创意、新题材、新工艺进一步挖掘刺绣工艺的美学潜能。

陶氏和卢氏祖孙三代以他们跨界合作的实践,证明了传统书画与刺绣工艺间的交错融合,不但能为刺绣艺术的创新提供有丰富文化内涵和艺术品味的素材,还能使刺绣作品的艺术意境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更加深远的开拓意义,从而在工艺美术领域内构成新的当代审美意象。

仕女图 郁竹君

陶氏陶氏和卢氏祖孙三代的跨界合作和协同创新,还得到了博雅集团的鼎力相助,并由知名艺术策展人陈萩女士精心策划,假座上海豫园这座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园举办盛大的展览活动。名画、名绣、名园和知名策展人的汇萃,无疑为上海市民提供了又一道文化艺术的饕餮盛宴。

猜你喜欢

卢氏陶氏苏绣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开封卢氏鸡特种养殖助力脱贫致富
2020陶氏公司包装创新奖——亚太地区产品在包装行业久负盛名的独立评选奖项中胜出
苏绣,“秀”出奇迹
陶氏公司完成从陶氏杜邦的拆分
陶氏公司已经完成从陶氏杜邦的拆分
纳兰容若与卢氏:人生若只如初见
王妃没卢氏墀嘉姆赞对吐蕃禅宗的历史贡献探讨
卢氏生态县建设的探索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