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少儿折纸工艺活动的实践创新

2018-04-13秦莉

上海工艺美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折纸评价活动

秦莉

折纸课

The Chinese people are currently building a modern country driven by innovation. Origami Art precisely focuses on children’s expectations, let children enjoy happy childhood,helps them find themselves, discover themselves, enlighten themselves and ultimately grow into themselves. This really echoes with the need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一、价值意义

(一)符合当代教育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北京十一学校考察后讲到的三个“心”:小学阶段要开心,中学阶段要活心,大学、研究生阶段要静心,是教学改革希望达到的效果。李希贵说:“小学怎么‘开心’?除了课程本身要更加符合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的认知规律外,我们还要释放出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们拥有快乐的时光。”我们正在建设一个以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国家,而折纸艺术活动正是关注少儿的意愿,让学生具有快乐的童年,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发现自己、唤醒自己,最终成为自己的一项活动。它符合当代教育的需要。

(二)符合纸艺发展的需要

折纸是伴随着纸的发明而自然生成的一项手工活动,已延续了上千年。在近20年中,折纸这枝中国艺术之花却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如日本、美国、法国、西班牙及越南等国家都设立了国家级的折纸协会和研究机构,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和比赛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折纸爱好者和折纸家,令人拍案惊奇的作品多不胜数。放眼世界,当今的折纸充满了探索与发现,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正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进而发展成了一门新的科学,被应用于人造卫星太阳能电池板、汽车安全气囊的收纳方法,甚至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结构设计都得益于折纸的帮助。当今,培育少年儿童关注折纸艺术、体验折纸艺术、热爱折纸艺术、发展折纸艺术、传播折纸艺术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三)符合少儿天性发展的需要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喜欢折纸是孩子的天性,很多人的童年趣事是从折纸飞机、纸船游戏开始的,一张张普通的纸载着我们的梦想在指间赋予了它不一样的神韵。玩折纸,在每个人的童年里总占有那么一段美好的时光。实践证明,折纸具有很好的教育价值,可以开发人的形象定位、程序记忆和空间想象等潜能,促进智力发育,培养心灵手巧、美化环境和创意表现等特质,促进个性发展。据此,它符合少儿的自我需求,符合发展少儿健康的兴趣爱好。

二、概念界定

“少儿折纸工艺活动”是一门以少年儿童为对象,以“做中学”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集工艺、美术、劳技和数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项目。它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性和生活实用性。

活动旨在通过认识折纸、体验折纸和传播折纸等活动内容,让少儿深切体验到折纸艺术的魅力,提升分析判断、动手操作和探究创新等综合能力,促进智力发育和个性发展。

三、实践创新

(一)教材创新

虽然折纸图书近年来市场上不断涌现,但内容大多雷同,表达形式大多为线描式的示意图,图符表达不统一、折纸基本技法不规范、学习内容不系统,给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折纸工艺和程序记忆带来不少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根据时代发展、学生需要,经过一番构思、设计和整理后,适时调整、汇编《创意折纸大本营系列丛书》:《基础入门》、《装饰花卉》、《组合多面体》、《趣味动物》、《炫彩礼盒》共5册。

1.《基础入门》:全书由基础篇、演练篇、鉴赏篇三部分组成,1300多幅图片。主要介绍折纸要领、折纸器材、图符识别、常用技法、基本形技法等基础知识,是一本适合少儿开展折纸兴趣社团活动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折纸爱好者自学的初级读物。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和体验,可以深入地领略到折纸艺术的魅力,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适合于启蒙阶段的孩子进行学习。

2.《趣味动物》:全书由基础篇、演练篇、鉴赏篇三部分组成。演练篇是本书的重点,分为天空飞鸟、神秘萌宠、陆地兽类和海洋生物,精选34种经典创意动物折纸作品,每一步骤都清晰地注解说明。适合于初级阶段的孩子进行学习。

3.《炫彩礼盒》:全书由基础篇、演练篇、鉴赏篇三部分组成。演练篇是本书的重点,分为收纳类、糖果类、爱心类、动物类、礼物类,共精选了36种经典创意折纸盒子作品,按折法的方向和角度有序组合直观翔实演示,每一步骤都清晰地注解说明。适合于初、中级阶段的孩子进行学习。

4.《装饰花卉》:全书由基础篇、演练篇、鉴赏篇三部分组成。演练篇是本书的重点,分为框饰贴画类、盆饰仿真类和摆饰球体类。精选40种经典创意花卉折纸作品,按基本单元和组合方式演示,每件作品都标注了用材提示。适合于中、高级阶段的孩子进行学习。

5.《组合多面体》:组合多面体折纸是一类由若干个重复单元按“插件”和“套袋”关系相互连接组合而成的立体纸艺。具有单元简易、结构多变、配色随意、表现丰富等特点,非常适合大众普及和传播。本书采用多面体结构模型的剖析和实景拍摄,再配以图符的方法将过程予以形象化和直观性表达。适合于中、高级阶段的孩子进行学习。

用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模块、不同的程度、不同的设计,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从单一到系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按照学生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将零星、散乱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合理、科学地归整,让这套教材更适合校外少儿工艺折纸活动的开展。

(二)教法创新

1.层次参差的教学

层次参差的教学,即根据少儿学习层次不同,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以满足他们学习的需要,培育他们的健康兴趣爱好。

案例一

2017年9月份新招收了凌兆小学二年级启蒙阶段的一个社团,通常按照《基础入门》这本教学参考教材实施教学。但是这个社团的孩子水平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强、手脑并用较好,我们就加快教学进度、增加学习难度,确保学生参加折纸活动的兴趣。

当然,由于少儿年龄差异、认知差异、能力差异等多种差异因素存在,当遇到有些学习困难的孩子,我们会适时放缓学习进度、降低学习难度,以促进其学习的发展。

2.动静结合的教学

动静结合教学,即在活动过程中,既有静态的动脑学习,也有动态的动手操作。动静结合、教学相长,很多少儿把折纸和工艺美术的各种表现手法自然地柔合在一起,促进了学生手脑结合并用,身心协调健康发展,真正体现了1+1>2的教学效果。

案例二

在教授《枫叶红了》这一主题折纸活动时,安排了静态教学的三个环节:兴趣环节的《我是谁》短视频、学折枫叶的小视频和情感激发的电脑小动漫;安排了动态教学的三个环节:初次试玩折枫叶、完整体验折枫叶、快速挑战折枫叶。在动静交替的学习中,快乐地学习新技能、掌握新本领。

当然,教学整个体系安排中,既可以带领学生开展静态类的参观、考察等学习,也可以组织参加动态类的主题竞赛活动。

3.长短交融的教学

长短交融的教学,即按照不同折纸爱好者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成年人在活动基地实施的一次即兴活动;有针对少儿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实施的一节开放式教学活动;也有每年一月和六月定期招收6周岁以上孩子组成社团,开展以学期为时长单位的社团活动。一个致力于传授折纸技能、传播折纸艺术和传递折纸乐趣的活动场所——“趣味折纸坊”、“手创乐园”、“纸艺屋”在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创建开放。它为广大折纸爱好者提供了长短交融的互动、体验和交流的平台。

案例三

双休日,折纸爱好者会聚集“趣味折纸坊”、“手创乐园”、“纸艺屋”等活动场所切磋折纸技艺、交流折纸心得、尽享折纸情趣,这是一次即兴活动。也有在“六一欢乐周”、“少先队入队仪式”、“儿童团入团仪式”等活动中,孩子们在中心领略折纸的艺术魅力,这是一节开放式的教学活动。

(三)评价创新

我们采用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发展性活动项目评价作为评价方式。发展性活动项目评价与传统的评价相比,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注重细分能力的评价转向注重学习能力的评价;第二,从注重学习效果的评价转向注重达到结果过程的评价;第三,从面向学生的过去的评价转向学生的现在和未来的评价;第四,从注重学生单一学科的掌握转向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运用。结合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文件,以“融入社会、强调参与、培养全人、健康发展”的校外教育理念为宗旨,以可操作性为目标,根据学生学习内容,按照启蒙、初级、中级和高级不同学习程度,青少年活动中心从演练情况、学习标准、检测标准、巩固作品四个方面对学习评价作了探索,制定了相关的学习评价标准。

球体

樱花球

折纸画

折纸画

拉提琴少女

折纸学习评价标准:

类别 分级目标启蒙级 初级 中级 高级演练等级以“★★”的作品训练为主以“★★★”的作品训练为主以“★★★★”的作品训练为主以“★★★★★”的作品训练为主学习标准会(学会)好(做好)好(做好)快(快速)快(快速)记(记忆)记(记忆)创(创新)检测标准会:以“鹤”为测;好:以“圈边盒”为测好:以“八角盒”为测;快:以“粽子”为测(1’)快:以“星形花”为测(1’30’’);记:以“帆船”为测记:以“大雁”为测;创:以“花轮”为测巩固作品 10种以上 30种以上 50种以上 80种以上评判标准会(学会)——看图能基本独立完成;好(做好)——作品能接近或达到样板图的效果;快(快速)——以1星为一分钟的标准时间完成作品;记(记忆)——巩固作品能保持在3个月以上;创(创新)——能将作品的流程变得更加简便或使作品结果变得更加美观。

四、实施成效

(一)立足学生,助推他们综合素养得到发展

在折纸过程中,双眼聚焦、双手翻折、大脑思维,眼、手、脑协调配合,想象、概括、夸张和创造,这一过程对少儿形象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程序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折纸过程中,各种几何图形在少儿的大脑中逐渐清晰,能提高他们判断的准确性、协调性和空间感知性。在折纸过程中,手部肌肉运动反复刺激手上神经末梢,有助于促进大脑相应部位的发育。同时,一件件作品在自己手中不断呈现,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情感观。

(二)实现“跨界”,挖掘折纸艺术丰富内涵

折纸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手与纸的协同合作,它赋予了“做中学”更多的内涵,与数学的逻辑思维、美术的创意设计、劳技的造型艺术、生物的环保利用等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可以这样说它实现了多学科、多领域的有机整合,实现了跨领域、跨学科的综合教育,实现了教育成效的最大化。

(三)创编教材,确保折纸活动持续发展

折纸系列丛书的开发,不仅满足了本中心教学活动的开展,它也相继在浦东新区浦三路小学、浦东新区凌兆小学、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合庆中学、川沙中学南校、洋泾东校、洋泾菊园实验学校、东方世纪学校、新陆职校等22家单位推广运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创意折纸大本营——基础入门》这本教材已免费发放至浦东新区中小学校。《创意折纸大本营系列丛书》连续两年参加上海书展、上海国际童书展。

参考文献:

〔1〕《努力实现“三心”教育理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原创首发)》,http://bbs1.people.com.cn/,2017年11月。

〔2〕张宁主编:《创意折纸大本营》系列丛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9月。

〔3〕张宁:《让纸片在指间生辉——浦东新区学生创意折纸传播活动》,《上海校外教育》,2015年第4期。

〔4〕金千里:《动静结合工艺美术书法综合教学的实践与创新》,《上海市艺术教育中心工艺中心教研组工艺美术教学活动论文集》,2008年1月。

猜你喜欢

折纸评价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折纸鹦鹉
折纸
折纸图形
折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