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禹州市古城传统空间格局构成分析

2018-04-13安,苏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禹州护城河街巷

周 安,苏 省

(1.郑州大学建筑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2.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1)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颍河从西至东横贯全境。禹州古称夏邑、阳翟,后改名为禹州。禹州历史上常被设为地方郡治或州首,偶尔也为府治,可见其一直是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清代禹州药市兴起,成为我国重要的中药集散地,以晋商为代表的诸多药帮,争相建造会馆,使得药商会馆成为禹州城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禹州市展开了全新的建设运动,使得古城内文物古迹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现今的禹州古城仍然保持了明清两代的基本框架。1989年,禹州市成为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1 古代城池形态

禹州古城最早建于汉代,时为土城,绕城一周筑以城壕、城雉,框定了古城的规模和格局。古城基本成方形,东北角因颍河的缘故,有明显的缺角。古代禹州城一直为土城,直至明朝才以砖石修葺,城墙外设有城壕和城郭。古城北面背面依托颍河的河湾为城壕,其余三面为人工壕沟。城壕从西北角引入颍河水,沿人工壕沟绕城一周,再入颍河,城内雨水也从城壕排出。禹州城郭在城墙和城壕之间的空地上。古城开有4个城门,城门之上各建有重檐5间歇山式城楼。城门外设有月城(图1)。明朝时期城内增设重门,形成瓮城[1]。民国后,禹州古城城墙大部分被拆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城池寨堡失去防御功能。城门、城楼和部分城墙逐渐被毁弃。现只在城东有部分旧城墙遗存。

明代时期禹州城内已形成了大小17条街巷。至清朝,街道增至27条,同时城内药商会馆等建筑随着药市的兴起而发展起来。以钧州大街为界限的城西侧,中药商铺云集,形成中药4大区域市场。

图1 禹州古城楼(来源:《禹州故城》)

2 禹州古城传统空间格局构成

禹州古城基本沿袭了明清时期的空间格局。随着城市发展,原本十字主干路被拓宽,失去了传统空间特征,但仍是禹州古城繁荣的商业聚集区。以药商店铺为主的城西南片区逐渐被居住区替代,只剩下部分街巷和建筑遗存。目前护城河、传统建筑和几条风貌较好的传统街巷是组成禹州古城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图2)。

2.1 护城河

禹州古城依颍河而建,颍河是禹州古城的饮用水源,也是防洪排涝的渠道。护城河城壕始建于汉,明清时期经历了数次修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导致护城河污染严重。2011年前后,禹州市相关部门对于东南西3段护城河进行了治理,改善河道水质,现在,护城河是禹州古城重要的休闲场所。

2.2 传统街巷

现今禹州的街巷框架在明清时期街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明末清初,禹州城内主街道由丁字交叉的南北向的南大街、北大街和东西向的东大街、佛爷街、辛安街、西大街组成,主街道承担着交通组织、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南、北大街各自延伸形成新的主干路,古城的主要道路由原来的丁字交叉,拓展为十字相交,南北向主干路增加为两条。尽管古城主干路网有所调整,但是道路网结构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

古城内现存比较完好的传统街巷有四角堂街、三官庙街和东大街等。这些街巷基本保持着传统的街巷尺度和风貌。街道两侧为商业店铺,店铺后有二进式住宅院落,构成了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私有空间的三级空间结构,形成清晰的街区社会组织的基本模式。四角堂街是禹州较为古老的商业街,他与三官庙街均位于禹州西南面,是禹州古城药商集中的区域。东大街商业种类繁杂,除药铺外还有日杂百货、餐饮、车马店等服务行业。街道两侧有三皇庙等宗教建筑,常举行庙会古会等,是古城重要的社会文化场所。

图2 禹州古城传统空间格局构成(来源:作者自绘)

2.3 传统建筑物

禹州古城现存的传统建筑物主要包括会馆建筑、宗教及礼制建筑、传统商铺和民居等类型。药帮会馆是禹州药业繁盛的历史见证,现今禹州城内还有3座药帮会馆遗存,分别是怀邦会馆、十三帮会馆和山西会馆。其中,怀邦会馆古建筑群是禹州会馆建筑中建筑艺术和质量最高的一所,其大殿上的“西洋”彩绘图案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宗教及礼制建筑是禹州重要的空间构成,也是禹州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现存的较为有价值的宗教及礼制建筑有古钧台、文庙、城隍庙、天宁万寿寺等。其中,古钧台是禹州市的象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禹州古城内传统民居建筑主要集中在城西三官庙街片区和城东东大街片区,民居以院落形式为主,临街民居多为前店后居。

现今较为有价值的民居有王氏民居和马慤别业。其中,王氏民居位于禹州市光明街南段路西,坐西朝东,是一处比较典型的清末民初时期建筑,雕刻工艺精湛,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工艺、手法的重要实物资料。

3 古城传统空间格局保护建议

3.1 保护古城平面形态

保护禹州古城平面形态,首先要对阳翟古城墙和护城河的保护。阳翟古城墙遗址周边可设立遗址公园,以古城墙保护为前提,对于古城墙的利用要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展示禹州老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将其打造成为科学研究、历史传统教育的基地和居民休闲娱乐观光的场所。同时,遗址公园可与其西侧钧窑遗址博物馆以及东侧颍河景观休闲带结合,形成历史文化遗址游览线路。

护城河和建筑之间要留有足够的缓冲地带,治理河道周边,加强护城河与城墙遗址之间的联系,强化古城平面形态。同时划分沿河的休闲景观带,增加古城公共空间,形成古城区的景观视廊。

3.2 梳理保护传统街巷

古城区道路系统的保护对于古城空间格局有重要意义。城内街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风貌保存良好,且其走向和尺度均未改变的街巷;另一类是街巷保持原有走向,但传统空间尺度已经改变的街巷。对于前者,要严格保护,改建或拆除影响风貌的建筑或构筑物,如东大街,要统一规划其两侧的建筑形式和建筑高度,避免现代建筑影响其整体风貌。对于后者应保护现有走向、路名,恢复其历史价值。例如仁义巷,相传此处并没有街道,明弘治年间,住在这里的马、王两家本因一墙之争而告到县衙,后来两家各自将自家院墙向后移动1 m,遂成仁义巷。现今虽然街巷已不具传统风貌,但其展现的“谦让”的精神却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因此,在保护时,可采用树立指示标牌等形式,将其路名和历史故事展示出来。

在街巷整体保护时,应遵循老城区道路骨架不能改变的原则,为满足居民现代化生活需求,可在老城外围增加环路和联络线,将机动车导流至老城外围,缓解老城交通压力。

3.3 加强古城建筑遗产的保护

古城建筑在空间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建筑高度、风格、体量对城市的空间格局影响极大。现有传统建筑呈点状分布,大多缺乏保护措施,周边环境杂乱,严重影响了建筑遗存的景观价值和完整性。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在保护建筑本体的同时,也要加强历史建筑的整体性联系,充分发挥历史建筑的“场所”功能,在历史建筑周边开辟活动场所,恢复古代庙会等活动,展现禹州民俗文化,激发城市活力[2]。其他传统建筑的保护应以政府主导,制定鼓励和优惠政策,倡导房屋产权所有人积极参与到建筑遗存的保护和修缮当中。同时加强宣传,提高居民保护意识,帮助改善老建筑基础设施建设,或给老建筑植入新功能以激发其活力。

4 结束语

禹州是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禹州古城内较为典型且保存完好的空间要素包括护城河,传统街巷和传统建筑等。本文对禹州古城空间构成要素现状的梳理,提出保护古城平面形态、梳理保护传统街巷和加强古城建筑遗产的保护3个方面的保护建议。

[1]董立民.禹州故城[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

[2]刘韶军.河南省孟州市老城传统空间格局构成分析[J].华中建筑,2011(12):186-190.

猜你喜欢

禹州护城河街巷
王纬华
我爱家乡的河
“老干妈”的商标护城河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边走边唱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昆仑寺壁画的揭取与修复
“五项举措”做好新时代禹州人大工作
共同建设美好禹州新家园
雨中的街巷
《巴菲特的护城河》:为投资资金找一条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