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倪云林山水画树法研究

2018-04-12于芳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倪瓒山水画

于芳

摘 要:文章对倪云林的以树为主的山水画作品进行研究,在元代时期,将树木的的精神映射到人的身上,这一方面是树木自身个性的代表。山水画中的树木形象给予了人们深刻的启迪,代表着深刻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山水画;倪瓒;树法

倪云林,无锡人,字元镇,号云林居士,由于倪瓒把云林堂建造在无锡一代地区。倪云林是元代“元四家”之一的代表画家。家境殷实的倪云林,出生于当地赫赫有名的的富裕人家,所以在倪云林的年少时期过着快乐的日子,对入仕途没有想法。倪云林喜欢创作山水画,其书法师承于五代画家董源,并且倪云林的书法和绘画等各方面也有非凡的成就,同时他的喜好也是较为多样的,他修建的清閟阁中有许多书籍和字画。他的山水画别有一番滋味,受到外界一致好评 ,倪云林的绘画特点也是十分突出。大多数的山水画都是立轴进行布局,画面中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用来抒发自己创作时内心的真实心境,例如,倪云林曾言道:“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

在元代时期,统治者因为很偏爱这种想法,所以元代的画风也是深受影响,与此同时,在清明时期,学习元代画风的文人画家也颇有影响。倪云林性情温和,富有爱心,淡泊名利,端庄持重,超逸阔达,因为倪云林常常过着无拘无束、安适自得的生活。他不仅喜欢观赏字画,而且还喜欢探究学习禅学和佛道观念。由于元代文人画家处于一个动乱不安的社会环境,像倪云林这样的文人士大夫是当时的一位极具代表性的画家,倪云林常常被称之为“君子”以及“高士”。因为倪云林生活在元代末期一个动荡的大背景下,其实他的内心是十分纠结和曲折的,所以能做到他的作品一般的平静是不可能的,而画面塑造出的幽静的画面似乎是倪云林内心向往的理想生活。由于当时的背景下,不仅是农民起义,而且当兄长去世之后,一些官吏借机敲诈欺负,因此使得倪云林的家变得四分五裂。接着就是倪瓒蒙受冤情进了牢房,在出狱之后倪云林内心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于是倪云林舍家避难,到太湖一带居无定所地漂泊着,内心有着无比凄凉悲苦之情。从倪云林赠予朋友张以中的诗句里更能看出倪云林过着这种无依无靠的生活,感受到倪瓒内心的凄凉的心境。

树木的形象在倪云林的山水画作品中尤为常见,倪云林师承于郭熙、李成的树木的画法,并学有所长,描绘作品时常用侧锋、中锋进行皴擦勾勒,墨色分明,画面苍劲,从而营造出恬淡自得的感觉,所以我在创作山水画过程中常常学习倪瓒的用笔方法、墨色的运用,从倪云林的画面中学习到很多的知识。

倪云林的《六君子图》(图1)常用双勾手法来描绘树干外形轮廓,并且外形轮廓勾线细长,用笔偏锋为主,表达流畅的感觉,而在树干的突结处着强力刻画,从而使树干的苍老的感觉刻画出来,在树头小枝干舒展处多用洒脱随意,和突结地方的皴法连贯起来。倪云林刻画的树干大多数都是竖皴,唯有垂点树叶的皴法是螺旋方式刻画,从而把树木本身歪扭的姿态更好地表现出来,而树干看上去更加真实形象,把树干那种苍茫的厚重感表现出来,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意境感。前人曾言道“树分四岐”大抵是表现这个意思吧。 回顾大自然中土生土长的树木,就能知道树木的出枝上下左右前后随意伸展,因此我们在创作山水画中对树木的刻画一定要多观察周围树木的形象以及了解树木的发展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创作自己的山水画作品。在树头常用浓墨去皴点“个”字点以及“介”字,或着两种点法交替刻画,从而增加了画面的厚度又增加了画面的节奏感,后面两棵树离我们稍微远点的用以淡墨皴擦的平头点,使其前后墨色对比拉开空间的距离感,从而使画面更加具有韵律感。倪云林虽然本人的形象没有出现在画面里,但却把这些高枯的树木当作自己一样,就好比是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下,自己虽凄凉伶仃但依然有高士和君子一般的风度,从而映射出倪瓒内心的心境和感受。倪云林的《六君子图》将画面分三段式,中景是一大片空白湖面,然而近景与远景的墨色虽在明显的区分,但却拉开了远景与近景的距离,画面看上去十分的宽阔。在近景的岸边上描绘的六棵树木形象代表其正直坚强的精神内涵。进而元代“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将画中六棵直立的树喻为君子,因此这幅《六君子图》由名而来。”

《幽涧寒松图》(图2)便是一个例子。这幅作品是倪云林给朋友周逊学创作的山水画,倪云林一生淡泊名利,乐于助人,在“白眼视俗物,清言屈时英。富贵乌足道,所思垂今名”的诗句中可以看出,倪云林对尘世间的世俗之事看得极为平淡,所以当倪云林朋友们告诉他有做官的念想,他都是绝对抵触抑制的情绪。而这幅山水画不仅是赠别他的朋友,而且也有规劝朋友远离仕途之意,希望他的朋友过着田园自乐的归隐生活。此图中溪水在山间回旋,远处的山坡低矮,有两棵松树在近景的坡石对垒岸边上生长着,这幅画面,依旧和他的大部分作品很像,有一大片萧瑟空白的画面,从而观赏者留有无限的想像空间。其坡石墨色分明,用笔洒脱,常用折带皴和侧锋的笔法,使画面看上去更有意境感。其松树不仅疏枯,而且姿态扭曲,用笔肯定,其内涵颇为深远。这幅山水画平淡幽深,尽管时间查找不出,但从整幅画面的画风能看出这是倪云林的后期的精品之作。而画面的布局方式依然采用三段式来刻画,如近景、中景和远景三部分。这幅山水画的中景地方是一片空白的湖面,而远景低矮的山坡,墨色接近,画面的效果更加突出。整幅作品是纸本水墨,用水墨来描绘画面景物,从而把画面营造出宁静、安适的空间意境气息。在这种虚无缥缈、若隐若现的“不食人间烟火”环境下,凸显出的生活安逸的内心世界。倪云林的山水画构图基本上都是三段式为主。这幅画面的右上方位置,是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的诗句题跋:“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拥坡陁。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

倪云林的《虞山林壑图》(图3),是现存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一幅精品作品,近景处的两棵树木与后面几棵树木的深浅墨色不同,并且前后树木的树叶大小和外形也都不一样,从而拉开树木间的距离远近。中间的树木较为挺拔直立,丛林间的相互掩映得当,旁边的稍矮的树木歪扭生长,左、右两边树叶从而形成对比。后面和前面的平头点的虚实也做了很好的对比,并且前后刻画的线条的虚实以及笔力都有所不同,笔法灵活,墨色分明,只有前后关系妥当,相配得当才能使树木看上去如同一个整体,不管缺少哪方面都能打破其完美。这就像是一台机器一样,这台机器如果缺少那个零件都不能很好地工作。画面整体也是这样的,所以也就是说一幅好的山水画一定要考虑好它的空间感、整体感和节奏感。

在悠久的中国发展道路上,人们常常习惯于将人的某种品格和精神品质赋予在自然的景物上,例如被称为竹、松、梅的“歲寒三友”;还有兰、梅、菊、竹称为“四君子”。因为松树不怕冰冷,正好松树和君子般正直的品质看起来很像,所以在山水画面中常常将松树描绘在画面里,从而映射出人的那种在逆境中依然保持正直坚强的一面。倪云林生活在太湖一带山水之间,在倪云林创作的山水画中,树木和山在画面中的刻画是至关重要的,倪云林描绘此景物在画面当中也是借此来传达自己的内心情感,给树木赋予生命。

自古以来,山水画中树木的造型在山水画的构成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树木造型的好坏影响着山水画画面的效果与气势。笔者旨在对具体绘画技法的学习及山水画树木造型在山水画构图中的重要性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亲自感受和表达中国山水画的魅力。倪瓒的山水画中树木蕴含着深刻的美学内涵,作者把他具有个性的艺术创作理念以及他对自然诸物的哲学思考都熔铸于他的树石勾勒之中。他的树木形式给予了人们深刻的启迪。

参考文献:

[1][美]威廉·詹姆士.实用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修订本)[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3][美]方闻.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M].李维琨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4]曹院生.谈“树”的文化功能——顾恺之《洛神赋》与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中“树”的比较[J].东南文化,2006,(02).

[5]倪瓒画册[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

[6]东鹏飞.陆俨少话语录[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

猜你喜欢

倪瓒山水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最美中国画100幅》
且有“蜗居”,梦不荒芜
倪瓒,洁癖患者画极简主义
倪瓒,洁癖患者画极简主义
纸巾山水画
图说书法(155)
元末画家:洁癖是—种生活方式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