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意境在现代乡村景观营造中的应用研究
2018-04-12张楠
张楠
摘 要:在人类文明开始的阶段就有了部落的概念,部落是乡村的最早的雏形,是人类聚集、生活和发展的场所。随着现代化城市进程的加速推广,乡村的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呈现老龄化、耕地荒漠化及建房凌乱等特征,使乡村的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第一次把乡村问题作为一个全会要点,并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解决方案,并将乡村的发展与建设设立成战略目标。乡村是传统中国地域的一个缩影,而中国画是传统中国文化的象征,是中国传统美学和传统哲学的结合体,因此,将国画意境科学地布局到现代乡村景观建设中,将极大提升现代乡村的艺术气息及审美意境。
关键词:国画;意境;现代乡村;景观
一、乡村景观的特征
(一)乡村景观的多元化
乡村景观不仅仅是乡村建筑结构的布局,更是乡村经济、乡村人文、乡村社会、乡村生活以及自然景色等多种元素的综合体。最早,美国地理学家索尔认为文化景观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之后,欧洲的地理学家将乡村文化景观扩充到乡村景观中。乡村景观,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正在彰显着乡村的文化景观艺术。“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是宋代大诗词家王安石笔下的村居景象,同时也是人们对于传统乡村旅游景观记忆的模样。因此,乡村景观是多元化的聚合体,是人类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劳动产物。
(二)乡村景观的天然性
在劳动工具和生存设备匮乏的古代社会,因为社会生产力的限制,大多数乡村都分布在江河流域,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是乡村发展最基本的物质保障。乡村建筑的重要特征就是天然性,乡村景观随着河流的流向和地势的分布与走向而产生,例如乡村景观中的农田、森林、江流湖泊等,都是依赖地势天然形成的。
(三)乡村景观的亲切感
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延伸,乡村中的常住居民数量较少并且分布不集中,建筑格式以及街道角度都是为了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建设的。乡村的平房小楼都是借助宽径窄巷连接起来的,沟壑小溪在乡村田野间交错横穿,近距离的空间设计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使村民间的交流更加頻繁,使乡村景观具有一种独特的亲切感,促进了人们之间的日常交流,使人们可以隔着道路相互促膝而谈、嬉闹欢笑,提高轻松安逸的乡村生活质量,使人与人相处更加融洽,使人与自然相处更加和谐。
(四)乡村景观的实用性
乡村景观包括乡村的聚落景观、乡村的文化景观、乡村的自然景观,不同背景下形成的景观构成了乡村的景观环境体。传统乡村是从原始狩猎文明向农耕文明过渡进化中不断发展形成的,乡村景观由此顺势而生,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进而对自然和区域加以升级和改造。乡村景观一般诞生在水源、光照、土壤肥沃的区段,这种分布,是原始人类经过长期生活总结出来适宜生存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方式,这是顺应自然并加强人类繁衍的最佳方案。乡村建筑的布局、沟壑河流的设计以及道路桥梁的构建,都是结合大自然,结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天时、地利、人和”,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这是将实用性放在第一位的体现。因此,乡村景观是中国传统美德——勤俭节约最经典的案例,即乡村景观极富有经济实用性。
二、国画意境的定义及内涵
(一)国画意境的定义
“意境”是艺术辨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美学中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这一艺术辨证法范畴内容极为丰富,“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在两个统一过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就形成了“意境”。“意境”是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和理念,是在艺术及散文、诗歌等文学艺术创造过程中,创造者从外界美感向内求的过程,使作品的内涵得到升华和提升,惯用的表现手法有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和融情于景,使作品具有高度灵活的生命韵律,使其更具有韵味和灵魂,使观赏者回味无穷。《易经》是传统中国朴素哲学的集大成者,是伏羲总结天地变化规律创立的八卦的升级版。“周文王拘而演周易”,可见《易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因此,《易经》中“圣人立像以尽意”对中国美学领域的发展具体深远意义,是意境论的启蒙。《诗经》中的意境创作已经较为全面完善,在意境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取境”“缘境”“境外有境”以及“意境荣彻”等诸多理论,推动了国画意境的发展和创造。
(二)国画意境的内涵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中国的几千年历史中不断传承和发展,并具有特别的审美价值以及鉴赏魅力。中国画最显著的艺术特征就是写意,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注重意境的塑造。中国画不仅仅是对物象外在的勾勒,更是一种描写内在主观感受的艺术,对个人情感进行阐述、浓缩并修饰,因而使作品自身的情感得到升华。国画意境需要艺术家结合个人的国画情怀,并通过艺术家灌输个人的内心情感,使观赏者与艺术家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思想上的碰撞。国画的意境是区别于其他种类的画的重要特征,通过丰富的情感意境使国画源起于传统文化,但是高于传统文化,使其更明显地凸显国画的艺术魅力。
三、国画意境在现代乡村景观营造中的共同点、
意义、启示
(一)国画意境和乡村景观的共性
乡村景观,对于乡村而言,是乡村表面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了该乡村在该地区的地理特征,以及在乡村整个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特有的地域文化。乡村景观是人类活动的历史记录以及文化传承的载体,国画意境是中国画精神所在,是中国画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两者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乡村景观而言,自然是环境的主体,人为的干扰因素较少,景观的自然属性较强,国画意境都是画家们随心所动,由感而发的情感,而不是可以临摹的,是一种出于自然的行为和习惯,因此,两者都具有着明显的天然性;乡村景观,是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产物,能展现出地域的特色性以及差异性,国画意境是绘画与传统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以此体现国画的独特性和审美价值,因此,两者都需要以历史文化的背景为前提。
(二)国画意境在现代乡村景观营造中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乡村间的原始建筑、景观正在消亡,使老一辈人和当下的年轻人逐渐丧失了对于“老家”的记忆,使人们对于乡村的归属感以及认同感逐渐模糊起来。伴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传统的民风民俗也不再受到人们的重视,生活的时尚化变成了人们盲目追崇的对象,传统的地域民风离我们愈来愈远。在城市化进程的冲击下,乡村的特色和静谧渐渐褪去了,蜿蜒的胡同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马路,淳朴的特色民居被拆毁,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洋房,硬性的道路将农田划分得支离破碎。将国画意境应用于现代乡村建设中,使乡村能够摆脱城市化的限制,使其具有一种宁静悠远的韵味,使乡村更加灵活生动,脱离刻板化、同质化的乡村景观营造特征,并最大限度地传承传统文化,使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乡村景观营造中。
(三)国画意境在现代乡村景观营造中的启示
1.虚实相生的空间意境
中国画塑造意境的常用手法就是虚实相生,以虚致实,通过相反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出对立而统一的美。在中国画的领域中,“实”代表着一种客观真实的存在,“虚”代表着一种相对含蓄、飘忽不定、隐隐约约的意像,虚需要创作者通过艺术加工、弱化、隐藏等手段,从而达到艺术效果。在国画中,留白、去墨、稠密相间以及深浅交替的技法都是为了衬托出虚实相生的微妙意境。通过“虚”与“实”的结合丰富中国画内容和意境,達到真实与抽象的对立统一。
在现代乡村景观中引入虚实相生的空间意境,能够使观赏者既充分感受到实物的美感,又能够在现代乡村中体验到一种别样的意境美。乡村景观中的“实”指的是物质世界真真切切存在的物象,比如乡村中的林荫小道、花鸟鱼虫、小桥流水和楼台小榭,而乡村景观中的“虚”是实的对立面,往往是从“实”中引申出来的,需要设计者花费大量心血构思冥想得出,再通过隐约的手法表现出来。虚实是一对矛盾体,对立而统一,相互映衬相互修饰,从而打造出意境与客观物象完美融合的乡村景观。
2.神韵灵动的氛围意境
“神韵灵动”最早是由宋朝诗人及画家苏东坡提出的,在中国画的画技中居于首位,是中国画鉴赏的重要指标。神韵即是中国人一直推崇的“气”,在道家思想中,万物本源即是“气”,一个人的运气、性格及年限都与“气”息息相关,神韵也是一种中国所具有的独特精神。在中国画的创作中,艺术家通过各种手段将神韵灌输到所描绘的人物和物体上,从而增强中国画的整体内涵和意境,使画面中的环境与景色更具有朦胧美。这种灵动的神韵使艺术品更能展现宇宙进化的规律,自然万物变迁的法则,更体现了人类的宝贵精神,使创作者的最本真的生命灵动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神韵是中国画传统艺术家追求的最高境界。
乡村文化景观是乡村的文化标识,具有深厚文化的乡村,能够构建出极具竞争力的乡村景观。乡村文化景观的升级,要注重对于乡村文化的显性表达和隐性传承,构建具有品赏价值的乡村景观。乡村是大自然和人类共同成长进步的结晶体,人类的活动对乡村景观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建设具有审美价值的乡村景观,设计者不能单纯地围绕着乡村的住宅、楼台、沟壑渠田以及树林花草进行加工修饰,更重要的是提升乡村整体的神韵,加强乡村居民的精神素质,从而使乡村呈现出神韵灵动的氛围意境。
四、结语
乡村景观不仅仅是一种景观,它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对于历史的鉴证。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乡村的物质景观以及非物质景观都在逐渐被吞噬。纯粹的乡村景观随着时间的流逝只能在每个人的回忆中模糊看到,因此,乡村居民必须要加强对乡村景观的解析、发展与传承,将国画意境贯彻到乡村景观的营造中,全面促进乡村景观空间意境和氛围意境的整体提升,使乡村景观更具有独特的魅力,并升华乡村景观的审美价值,使观赏者能够沉浸乡村中,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拓展提高乡村的经济发展的渠道。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